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25日訊 據南方都市報消息 前天(5月23日),《還是鍾南山》新書首發式與廣州市第111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購書中心舉行。
活動現場,在鍾南山之子、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 鍾惟德講述了他眼中的父親鍾南山。
「他既是普通的人,也是嚴格律己的科學家。我們是普通的醫學家庭。他的付出使得他對我們的病人、群眾有更高的信任,這是我們作為家人值得驕傲的。」鍾惟德說。
談鍾南山日常:飲食簡單,運動是信條
「很多人都會問我,父親在家中有沒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我的名字有什麼樣的含義?」鍾惟德說,「『惟德』之名是祖父起的,祖父也是中國兒科的創始人、奠基人,在中山醫科大學俗稱的『八大教授』之一。我的名字來源於《陋室銘》,惟德是以德為重。他也是希望父親,嚴格要求我。」
鍾惟德還表示,因為小時候比較調皮,所以挨過的打也不少。工作後,鍾惟德下鄉扶貧,用便宜的藥給人治病。「雖然不是很高級的研究,但父親很高興。」鍾惟德說,因為鍾南山院士認為,做這件事很有意義,使得廣大貧困病人都得到治療的機會。
「在飲食上,我們家的菜比較固定,唯一的要求是比較軟。蝦蟹的東西不能吃,因為易過敏。吃飯是很簡單的。」鍾惟德表示,父親注重運動,運動是他的信條。每天無論多忙多晚都有20分鐘運動。家中專門騰出一個房間作為「健身房」,有划船機、跑步機器、自己做的雙槓。
鍾南山從事內科研究,鍾惟德卻自主選擇了泌尿外科領域。他坦言,不想讓別人認為,自己是仗著父親而在醫學界取得成就。
談對父親印象:十年沒有為親人加過號
「他既是普通的科學家,也是嚴格律己的科學家。我們是普通的醫學家庭。他的付出使得他對我們的病人、群眾有更高的信任,這是我們作為家人值得驕傲的。」鍾惟德說。
「其實我們是普通的家庭,生活比大家要簡單,因為彼此都很忙,相處的時間不多。」他講述了自己對父親的印象。
「第一,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對科學態度嚴格,必須要有證據才能相信。但他同時不輕易否定一個東西。這就讓他有強烈的動力去探索,同時尊重事情的規律、真相。因此他的判斷是建立在證據和科學之上。」鍾惟德說。
以連花清瘟為例,鍾南山曾表示:「進行實驗後,我有底氣、有證據來說,連花清瘟真的有效。」鍾惟德強調,鍾南山指出的是,連花清瘟在治療新冠肺炎方面為「有效」而非「特效」,這是基於實驗結果的審慎推斷。
「第二,對別人:現在找他看病差不多要排到兩年後。很多人、親人都想問我,能否加個號?近十年都沒有。因為是這樣,我們的排隊還這麼長,他看病細心、耐心,無論是對領導幹部、群眾都一視同仁。」鍾惟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