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造了結構複雜、步伐魔性的仿生巨獸,被稱為當代的「達文西」

2019-10-03     手望Sowarm

引言

如果你幸運地看到「巨型昆蟲」或者「史前猛獁象」在海灘上行走,請不要驚訝——它們只是在海灘上棲息漫步,並不會傷害到你。

在漫步的海灘怪獸

當然,你可以走近它們距離觀察,你會發現這些巨獸比想像中大得多、靈活得多。它們以風為食,風吹向哪裡,它們就走到哪裡。身體隨風蠕動,一步兩步,一步兩步,似魔鬼的步伐,摩擦摩擦,在這細幼的沙粒上摩擦。(《我的滑板鞋》神曲已上線)

這些漫步在荷蘭希凡寧根海灘邊上的動物,被稱為「海灘怪獸」(Strandbeest)。它們的「爸爸」是有「當代達文西」之稱的荷蘭藝術家泰奧·揚森(Theo Jansen)。

魔性的海灘怪獸

「1990年9月的一個晴天,PVC塑料管進入了我的生活,從那時起,海灘怪獸便統治了我的生活。」泰奧·揚森如是說。

一開始,他來到沙灘上只是為了關注海水持續上漲的問題。為了貢獻些微薄的力量,他嘗試付諸行動。於是,他用隨處可見的PVC塑料管,製作了可以將沙子從低處搬運到高處的骨架子。在風的驅動下,骨架運作得非常省力。

海風吹拂,沖呀~

但當海風吹得比較猛的時候,固定不好的骨架子被吹著跑了。這時,他突然意識到:只要將骨架稍作改良,一種以風力驅動的新物種便能誕生了!與其杯水車薪地運沙子、建堤壩,還不如創造一個新物種來得實際。

就是因為這樣奇葩的想法,他的關注點開始跑偏了。就像家裡養的狗一樣,起初只是給家裡看門口的,結果卻喜歡得不行,一天不「吸」都覺得難受。

攜伴同行

‍如今,他的夢想是:在他離世前,這些動物可以像其他生物在自然界一樣,在沒有他干預的情況下能獨立自主地生存,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的時間很短,也許我還有20年活著的時間,所以我很著急於這些怪獸的進化。」在他看來,這些塑料品就像有生命一樣。

泰奧·楊森曾造過一個要靠推拉才能移動的「大笨象」

每一隻降臨在世上的動物,都必須經歷蹣跚學步的過程。對於海灘怪獸來講,學會行走更是生存的首要條件。為此,泰奧·揚森操碎了心。

一條腿需要要多少根PVC塑料管?每根塑料管的比例如何?哪些位置需要固定,哪些位置需要變動?這些都是泰奧·揚森設計「步行動力」時要考慮的基本問題。

三角形是最穩定的多邊形,而其餘的多邊形可以靈活地變動。按照這個大原則,泰奧·揚森用了11根PVC塑料管拼成了一條腿,最終實現轉動一個軸心可以走出的三角形步伐。(當然還有更複雜的)

一條腿的行走示意圖

也許有人說,為什麼不直接用輪子呢?輪子不用這麼複雜的設計,還能要多遠跑多遠。

輪子的方案,泰奧·揚森也不是沒考慮過。雖然輪子滾動方便,但遇到了坑坑窪窪的地面就有可能開不過去,而模仿生物腿部的動作就可以跨越更多不規則的障礙物。

更重要的是,對於泰奧·揚森來說,海灘怪獸不是簡單的動態雕塑,而是有生命的動物。海灘怪獸的靈魂就在於魔鬼般的步伐啊!

N條腿的行走示意圖

而之所以能把海灘怪獸稱之為「有生命的動物」,是因為它不僅有行走的功能,還有自主的「意識」。

在「脊椎」主心骨的聯動下,多組走肢協調並進,這讓怪獸行走時看起來仿佛萬馬奔騰。披上風帆的怪獸可以隨風驅動,沒有風時,怪獸可以釋放水瓶中的壓縮空氣作為動力,這好比它的「肺」。

感應時扭動頭部和尾巴

怪獸還有一個簡單的「腦子」。PVC管的開和關實現了邏輯門和計步器功能,而當前肢的感應器感應到前方有水、石頭等障礙物時,它會帶動一系列的可伸縮的結構使怪獸掉頭。即使遇到了危險,怪獸也不會盲沖沖地過去。

看到這些精巧的設計,還真不得不讚嘆一句:「厲害了,我的哥!」

老男孩泰奧·揚森

到底是怎麼樣的人,才能幹出這樣的事?

一個沒有按套路完成學業,卻天馬行空、總想搞點事情的老男孩——泰奧·揚森。

荷蘭藝術家泰奧·楊森

小時候,他想當一名飛行員,期望可以在雲中度過餘生。可是他的眼睛還不夠好,於是便不得不尋找其他事情來做。他大學時主修物理,結果讀了7年,沒有獲得學位便離開了學校。

不搞物理就搞藝術吧。荷蘭的風景很美,但大多是人造的,只有沿海地區的沙灘是自然界的創造物。泰奧·揚森畫了幾年的風景畫,當他意識到,如果一生被固定在這些風景中的話,那麼人生總好像還缺點意思。

他想到了他兒時的飛行夢——就算自己飛不成,也可以造個東西飛上天去。

搞事情,放飛UFO

1980年,泰奧·揚森造了個4米高的UFO,然後約了一班朋友在草坪上歡樂地將它放飛。

實際上,這個UFO是個非常輕盈的黑色塑料碟盤,下面懸掛著塑料油漆桶,裡面裝了發聲裝置。UFO充滿氦氣後便升到了空中,一路發出怪異的嗶嗶聲,然後越過小鎮,最後消失在了雲端。

那天晚上,整個警察局都出來了。他們向鎮上的人搜集信息,有人還很誇張地說,他看到了像代爾夫特核反應堆一樣大的不明飛行物,差不多有30米寬。(但實際上沒有)

這效果讓泰奧·揚森很高興:「我還想製造更多的機器。」

噴繪機的「掃描列印」功能

從1984年到1986年,他專注於開發「噴繪機」。噴繪機是一台光敏噴槍,它可以感受到光線,並將其畫在牆上。那時候還沒有印表機,因此能噴繪出相當真實的照片是很不尋常的。

到目前為止,泰奧·揚森也算半個物理學家和藝術家了。讓他好奇的是,物理和藝術結合起來會得到什麼呢?

泰奧·揚森得到的答案是:物理+藝術=生命。

趁其不備,溜了溜了

‍即使沒有獲得學位,但泰奧·揚森讀了7年的書也不是白念的。憑藉其紮實的物理基礎,從90年代開始,他深入研究了行走動力學,創造和改良了一代又一代的海灘怪獸。

如今,怪獸家族已經發展到了40多位不同形態的成員,每一個都起了好聽的名字:Uminami、Mulus、Chalips、Omnia、Proboscis、Turgentia、Suspendisse、Calceamente、Apodiacula、Gubernare、Longus、Modularius ……

偷溜是吧,抓你回來

雖然泰奧·揚森時不時以受害者的身份抱怨著:

「我是它們的奴隸,是這些海灘怪獸強迫我去製作它們的……」

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只是他心甘情願為此著迷的藉口罷了。於是他又改口說道:

「很多人認為我瘋了,但這是我一生的工作!」

後記

能花一生的精力去干自己喜歡的事,是多麼難得的呀。有趣的是,泰奧·揚森的工作並不是單純地陶冶情操,而是要為自己創造的「海灘怪獸」操心各種事兒,還頗有點「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意味。

泰奧·揚森和海灘怪獸的關係,就像父母照顧自己的子女一樣。泰奧·揚森創造了海灘怪獸,並終身對它無微不至的照顧,而海灘怪獸的成長也離不開他的陪伴。把自己的作品當作生命一般看待,由此產生相互依存的關係,讓人欽慕。

那麼,你也有沒有一個值得花費大量精力去珍視和守護的東西呢?

參考文獻:

《海邊,他養了一群吃風的怪獸》文/良倉

《動態雕塑「Strandbeest」:一種新的生活方式》Theo Jansen

《Strandbeests by Theo Jansen》文/John Engelen

藝術家官網 https://www.strandbeest.com/

內容為『手望Sowarm』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zKZmG0BMH2_cNUg9n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