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之間經常有一些魔力,有時候孩子的一個表情,一個眼神,家長就會把他想要的擺在他面前;而孩子一皺眉,就會擔心孩子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或者想上廁所之類的。
本以為只有家長會對孩子的行為觀察入微,卻沒想到,家長平時的一舉一動,也全都印在了孩子的眼裡。
孩子們經常會在父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做出一些讓父母刮目相看的行為,這種行為的來源方式就是模仿,會模仿是孩子的生存技能之一,孩子們通過模仿來學習和吸引別人的注意。
「將頭髮梳成大人模樣,再換上帥氣西裝......」這是電影《那些年》里的經典歌詞,形象的說明了孩子是怎麼模仿大人的樣子的。
之前在一期綜藝節目上看到過有人這樣調侃:「你一定穿過你媽的高跟鞋,塗過你媽的口紅,用過你爸的剃鬚刀往臉上比划過,雖然你沒有鬍子。」
確實,我們小的時候幾乎都有這樣的經歷,偷偷穿媽媽的旗袍和高跟鞋,一晃一晃的到爸媽面前求誇獎,這其實是一種很典型的模仿行為了。因為覺得媽媽好看,所以就也照著媽媽的樣子打扮。還有一些父子之間的神同步,其實也是孩子的模仿行為,是不是很可愛呢。
其實孩子們除了模仿家長的一些行為或打扮之外,對於家長們說的話,他們也會有意無意地去模仿。
周末,小路帶著女兒在家做手工,孩子奶奶來看孩子,小路就讓女兒給爸爸打電話叫他早點回家。女兒非常嫻熟地撥通了爸爸的電話,告訴爸爸奶奶來了,早點回家。
一切都是這麼的自然,小路還在和婆婆聊天的事就聽到了女兒說:「早點回來哦爸爸,晚上回家伺候你。」
聽到這句話的小路當場石化在原地,這不是昨天自己跟老公打電話的時候說的話麼,怎麼讓孩子學會了!回頭一看婆婆的尷尬症都犯了,忙咳嗽兩聲說去上廁所,留下小路在原地凌亂。
鄰居強哥帶著兒子去吃燒烤,一坐下兒子就扯著嗓門喊:「服務員,點菜!快點的別墨跡。」
強哥驚呆了,問兒子是從哪裡學的這些話,孩子一臉天真地說:「跟你學的啊爸爸,有一回你喝多了就是這麼說的。」
由此看來,大人們有時一句無意的話,也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家長們在平時的言談舉止上一定要注意注意再注意,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要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最佳模仿對象。
今日互動:你家寶寶模仿過最奇葩的行為是什麼?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