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過多個孩子的朋友都會有這種感受:從第二個孩子長到七八歲開始,原本一個孩子時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兩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尷尬、窘迫和麻煩,一下子就會突顯出來。
很多人在生孩子前都會想,孩子還小,又是跟自己爹媽生活在一起,能有多不方便?但是當這種小孩的數量增加到兩個的時候,這種不方便絲毫不會比成年人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更輕。你會覺得走到哪裡都能撞到孩子,絲毫沒有個人空間——巧了,孩子心裡也是這麼想的。
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選擇一個適合兩代人居住的房子。如果你有錢,請儘可能選擇大房子。倘若是普通人(特別是沒什麼積蓄的年輕人),則應該在選擇戶型時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衛生間
能擁有多個(大於一個)衛生間最好了,倘若沒有,我們可能需要日後在衛生間裡做三分離隔斷——隔斷方法有兩個,把洗手台搬到衛生間門外(需要看好衛生間外的空間夠不夠);或者直接在衛生間裡大兩道隔斷(需要看好衛生間面積夠不夠大)。
這麼做,是因為人多了,特別是兩個孩子都在上學的時候,早晨對衛生間的爭搶是非常嚴重的。只有同時擁有多個衛生間,或者提高單個衛生間的利用率,起碼保證可以一個人上廁所一個人洗漱,才有可能緩解這種壓力。
二、臥室
選擇一個三室,或者三室以上的戶型,是最理想的。這樣可以保證每個孩子都擁有一個自己的房間,不要怕房間小,再小的房間也能放進一張單人床。
如果買不到三室的,則需要考慮能否在其它公共房間裡(比如客廳)再隔出一個臥室來,如果客廳足夠大,這種戶型也可以納入考慮範圍。
另一種解決方法,是選擇兩室,但是其中一個臥室比較大的戶型。把這個大臥室讓給孩子們,擺上兩張單人床、兩個書桌、一道隔斷(布簾之類的),把大臥室一分為二,讓兩個孩子共同使用。
小孩依賴家人,但是也非常渴望一片獨立的空間——特別是在青春期的時候。千萬別想不開,讓兩個孩子睡在同一張雙人床上,這除了讓兩個人關係變差以外,沒有任何作用。
三、餐廳
不僅僅是二孩家庭,只要家裡的人口比較多,都應該這樣選——兩個比較極端的選擇:要麼餐廳比較大,要麼餐廳非常小。
大餐廳,可以直接在餐廳里擺放餐桌吃飯;小餐廳,可以在茶几上吃飯,餐廳做其它用途。只有不大不小的餐廳才最尷尬:人口多,在這裡吃飯太擁擠;面積不小,放棄不用又太可惜。
評判餐廳的大小,不可只看面積。比如臨近廚房的餐廳,完全可以通過做開放式廚房,讓廚房分擔餐廳的壓力,讓餐廳變得更大。
又比如臨近玄關的餐廳,雖然看起來不小,但玄關真正投入使用時,各種衣服、鞋子擺在外面,依然壓縮了餐廳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