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個比上海還大25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到底有多少條公交線,恐怕除了公交公司沒人知道。
但可以知道的是:南京曾經是全國唯一一個公交線路填滿1-100的城市。後來線路精簡,15路38路取消,1-100的記錄保持者換成杭州。
南京公交精簡的不止是線路,還有名字。曾經以起訖站命名的XX線郊區線路,在2014年青奧會來臨之際,全都變成冰冷的數字番號。很多人一時間都不適應,線路對應不上,一坐車就懵。
不少人覺得很可惜,XX線這些好聽的、帶著回家方向的名字只能留在記憶里了。雖然那些年鄉下進城可沒少受魔鬼般的摧殘。
還記得以前,每輛公交都有一位玩命的司機,擠一次公交就等於訓練一次散打柔道摔跤等等十項全能運動,又破又舊還沒空調一坐就是一兩小時…如果你覺得生活乏味,擠擠郊區公交就知道生活的美好。
後來空調車也有了,車次也增加了,線路也優化了。但那些年擠XX線公交的痛與樂,卻在記憶里盤旋。
鼓揚線
鼓樓—揚子乙烯,現為D2
那些年大廠人和浦口學生們都是擠這趟鼓揚線進城,車廂的空間就像海綿,擠擠總會有的,即便擠上車免不了會堵在大橋上看煙波浩渺,來回一趟簡直就是折磨。這條線路承載了太多人的回憶。
鹽葛線
鹽倉橋—葛塘,現更名D3
以前很多江北人進城,除了鼓揚線就是鹽葛線。雖然天天擁堵沒有座位,但它改成洋氣的大站快車時,心裡還是充滿了不舍。
漢江線
漢中門總站—江浦客運站,現為D15路
10號線沒通時,南工大和南審的學生要去客運站才能坐上這趟漢江線進城,當年多少人一起臉貼著玻璃差點擠跳窗。如今再提漢江線只能提示我們已畢業多年。
新九線
新街口—9424
那些年,等半天才能來一輛的新九線,載著梅山人晃悠悠的去新街口。後來新九線不見了,去新街口需要先坐公交再換地鐵。
清安線
清水亭東路—安德門,現為711路
清安線是去南航或河海,約會對象的線路。車子一開起來哐啷作響,總是和137,105這兩班高富帥一起停在地鐵高架下,那時不但無人售票,竟然還不支持刷卡,特立獨行的很。
寧井線
雨花台南門—界碑,現為707路
馬鞍山離南京究竟有多近,公交告訴你,早在2011年就實現了馬鞍山到南京公交無縫對接,乘坐的就是這趟寧井線。
安銅線
安德門—銅山,改名709併入851路
安銅線承載著金城學院人的青春,同時安銅線也是被吐槽很厲害的線路:等候無極限,車快堪比F1。
雨谷線
雨花台南大門—谷里總站,現為710路
以前這班車又破又舊晃晃蕩盪還漏雨,後來谷里薰衣草大火,終於換成空調車,夏天再也不用熱的汗流浹背去南京。
安丹線
安德門—丹陽車站,現為712路
南北跨度50Km,安丹線大概是江寧最長公交線了。路長站多車少,一等公交可能就得40分鐘,車內擁擠氣味怪異,回想那些年乘坐安丹線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淚。
東上線
江寧汽車客運站—上壩,現為743路
曾經橫穿棲霞區,停靠88站,全程71Km,往返5小時,幾乎是南京到鎮江的距離,全省排名第二長度,奪得「南京最恐怖公交線路」稱號。
漢六線
漢中門總站—方舟廣場東,現為502路
漢六線是六合人進城的大戰快車路線,能擠上車的都是狠人,偶爾遇有空位就跟感覺天上掉餡餅一樣開心。
中六線
中山南路—六合北站,現為503路
90%的線路與漢六線重合,但並不是大站快車線。有時等上1個小時也不稀奇,讓家在六合的人回家之路更加漫長。
鼓珍線
珍珠泉—鼓樓,現為168路
2000年以前,珍珠泉附近幾十平方公里竟然沒有一條進城線路,這一帶浦口人進城竟然需要乘坐安徽長途。後來投放幾輛公交也不能滿足需求,趟趟爆滿,大家只求能車上能有一錐之地就謝天謝地。
新善線
新街口—省林科所
該線途經四個公墓和南唐二陵,因此被稱為南京最嚇人公交線路。開這條線路的時候,據說有女駕駛員因為心裡害怕,還特地請來警察老公穿上制服陪駕!
南金線
南京火車站—江寧東山,現為D8
在地鐵沒開通之前,在交院上學的孩子都要乘坐這趟南金線花上幾個小時進城。它以前還有一個兄弟南廣線,現在早已離開公交世界。
雨石線
雨花台南大門—石橋客運站,現為515路
雨石線以坑爹著稱,人多到爆就不說了,關鍵一個小時一班車,遇到車壞的情況等兩三個小時那是常事,不知道多少曾經被坑過?現在是長江三橋現在唯一的公交路線,它的兄弟雨烏線早在2010年改為長江隧道行駛。
除了這些線路,還有南棲線、鹽浦線、玉六線、雨浙線、南湯線、金陸線等等幾十條線路。
現在大家還記得這些XX線嗎?你經常在哪一站上車下車?留言區回憶一波吧~
內容來源:南京全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