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八路軍三大主力師,為何115師「盛產」將帥?
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
回看我軍的發展史,是十分艱辛的,剛開始成立的時候只有不到8萬人,其中這8萬人中作戰部隊大約只有3萬左右,但是後來隨著我軍的不斷發展,等到了解放戰爭事情,我軍已經發展到百萬之眾,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場面讓人驚嘆。在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的時候,八路下下轄只有三個師,分別是115師、120師和129師。這三大主力師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很大的基礎,其中抗戰時期,115師殲敵18.2萬,120師殲敵12萬,129師最多為42萬。
但是後來發展的最好的莫過於115師了。115師是由原來的紅1、紅15軍團和紅74師混編而成的,下轄343旅和344旅兩個旅,但是在後來55年授銜的時候,出來了三位元帥(林聶羅),2位大將(徐海東和黃克誠),12位上將(蕭華、楊成武、陳士榘、楊得志、鄧華、李天佑、楊勇、韓先楚、劉震等),35位中將,少將300餘人,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盛產將帥的部隊,那麼為何都是紅軍三大主力之一,115師發展的這麼好呢?
120師由於任何和分工和其他兩個師不一樣,所以我們對比129師和115師,單論和日軍的戰鬥數量和頻率,129師可以說是遙遙領先的,因為129師面對的是華北地區,而且是直面日軍,所以說129師也是最兇險的,115師出名的有平型關大捷,廣陽伏擊戰、午城、井溝伏擊戰等,但是後來在林帥受傷後,115師戰績就不如129師了。但是後來兩個部隊的發展卻是不一樣的,小編認為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
1:總部的分工不同。120師當時主要是負責保衛總部和狙擊日軍渡過黃河,129師是在華北作為主力並且和體軍作戰並且阻擋日軍西進,115師先由聶帥建立了晉察冀軍區,後來又建立了山東等其他的革命格局地。
2:所處位置不同,129師當時因為是抗戰前線,所以骨幹等受到的損失就大,而115師相比較好很多
3:領導。115師可能更加的擅長培養人才。其實我們回顧後來解放軍八大野戰軍都和115師脫離不了關係,華北野戰軍直接就是用115師發展的,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併的三野。其中山東野戰軍是115師發展起來的,四野的8萬骨幹都是從山東八路軍抽調的,雖然115師在抗戰時期表現沒有129師那麼亮眼,但是在後來的解放戰爭卻是很搶眼的,三大戰役打了2個,而三大戰役期間四野有100多萬兵力,是一野的4倍,二野、三野的三倍左右,所以說後來後授銜的將帥多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後來很多的人都是從115師出去的。大家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