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年長者對抗孤獨 新加坡鼓勵銀髮族加入綠化活動

2019-07-23     新海外生活

新加坡是全球老化速度第2快的國家,僅次南韓,但成千上萬老人在都市化的同時感到孤苦伶仃。為遏止節節攀升的長者自殺率,當局推動綠化活動,通過 讓長者栽種植物打擊寂寞。

隨著人均壽命延長,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到2050年,60歲以上人口將達20億,不僅是2015年的2倍,更占總人口1/5。新加坡政府甚至估計,到2030年,國內1/4人口將超過65歲,是2016年的2倍。

但根據公益團體新加坡援人協會(SOS),2017年60歲以上自殺人數高達129人。研究顯示,包括失智及早期死亡症等不健康心理狀態,導致高齡者易感孤獨。因此如何讓銀髮族樂活成了迫不容緩的問題,而高度都市化及人口迅速老化的新加坡則成為最棒的試驗場。

致力防範自殺行為的新加坡援人協會表示,新加坡老人自殺問題由缺乏社會連結和日益擔心成為家庭負擔所致。因此有人想到,要讓更多年長者走出戶外,減少獨處的時間。

新加坡從2017年開始,在全民共享的可耕種小型土地上實施花園計劃,希望激起遊客對園藝的熱愛並建立更緊密的社會連結。

結果非常受歡迎。在充斥高樓大廈的新加坡,各地居民以每年57新加坡元(約新台幣1300元)承租1000多個位於國有公園裡的小花園。

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有超過2/3世界人口會居住在市區,都市規劃師表示,更妥善的都市設計與更友善的公共空間,能重新喚醒社區共同感,並增加心理健康。

另一項名為「療愈花園」的計劃,則將以芳香植物與藥草刺激附近護理之家區域的感官,試圖減少失智或阿茲海默症等老化相關疾病。

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s Board)社區花園負責人潘柯泰(Kay Pungkothai)表示,這樣的公共空間有助喚醒「村裡」(kampung)精神,這在馬來語中代表傳統村莊的緊密連結。

潘柯泰表示:「人們齊聚一堂栽種植物時,對綠化的熱情帶來團結的精神。我們稱之為現代『村裡』,也就是人們聚集的地方,他們擁有能夠前往且期待前往的公共空間,這確實處理了孤獨與憂鬱問題。」

關注「新海外」 海外資訊一手掌握

聲明:本頁面內容,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免費提供,並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內容,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tsgPGwB8g2yegNDY_z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