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本周五去看昆汀的《好萊塢往事》的影迷們恐怕要失望了,該片日前傳出了緊急撤檔的消息,而這次的撤檔倒不是因為昆汀一貫的極致暴力,而是因為片中對於李小龍的塑造引發了李小龍女兒的不滿。
據悉,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向中國相關部門申訴,要求更改片中對父親李小龍的描繪,因為在李香凝看來,片中的李小龍顯得淺薄狂妄,成了一個「傲慢、愛吹牛的蠢貨」。
《好萊塢往事》由索尼影業和中國的博納影業聯合出品,有中國資本注入,本以為這次的上映妥妥地,然而卻出了意外,片方目前對於該片何去何從保持沉默尚未最終官宣撤檔,但從外媒的報道可以推測,片方希望昆汀能夠重新剪輯一個版本,然而,「性格人士」昆汀的回應是,自己不會在乎李香凝的想法,不會對電影進行剪輯,電影就是那樣了,現有的現有版本能上就上,不能上就算了。
李小龍成為影片的一處尷尬
《好萊塢往事》是昆汀自編自導第9部影片,故事設定在1969年的洛杉磯,記錄了好萊塢不再復返的黃金年代。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期,嬉皮文化盛行,好萊塢大製片廠制度瓦解,新的好萊塢明星紛紛崛起。電視明星里克·道爾頓(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與他長期合作替身搭檔克里夫·布斯(布拉德·皮特)如何在逐漸陌生的娛樂圈裡,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正力圖揚名電影圈,卻發現這個行業早已不是他們想像的樣子了……
影片的一條重要線索是歷史上著名的殺人狂「曼森家族」在1969 年8 月9 日殘忍的殺害了莎倫泰特以及她和波蘭斯基的腹中子。然而在這個案件的背後,其實是昆汀在全景式地描繪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電影史,而那個年代,也是功夫巨星李小龍在好萊塢發展的鼎盛時期,很多明星都是他的徒弟,其中就包括波蘭斯基的妻子莎倫泰特,她也在跟李小龍學習格鬥。
李小龍在影片中的出現是符合歷史背景設置的,然而,在細節上昆汀不知道為何開始放飛自我,讓李小龍成為了影片中的一處尷尬。
根據看過影片的觀眾的描述,李小龍在片中狂妄地稱自己可以打敗拳王阿里,他還與布拉德·皮特扮演的角色互懟,李小龍自誇自己的雙手是致命武器,而布拉德·皮特顯然不屑,兩人於是開始動手,李小龍抬腿將皮特擊倒在地,然而,皮特又若無其事地起身,待李小龍再次衝上來時,皮特抓起李小龍將他拋向了汽車。兩人戰平。待繼續再打時,導演出現了,讓二人住手,並且批評皮特不該這樣,此時,皮特正抓著李小龍的手臂,而李小龍卻很虛榮地吹噓皮特根本碰不到自己。
昆汀把他的戲謔或者玩笑的橋段放在李小龍身上,這顯然讓很多功夫迷難以接受,李小龍的標誌性叫聲和移動防守的動作反而使得他像一個虛張聲勢的小丑,而且李小龍的扮演者邁克-毛的體態和架勢不似李小龍的挺拔英武,這也讓李小龍的形象有點受損。
昆汀
李香凝指責昆汀捏造諷刺李小龍
李小龍女兒李香凝與昆汀的口水戰已經打了好幾次,今年六月,李香凝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就曾表示,昆汀將「李小龍」這一角色加入到影片《好萊塢往事》之前,並沒有與自己及李小龍遺產委員會溝通,但卻通知了其他原型的家屬。
對於李香凝的指責,昆汀曾回應表示,這些內容並非其個人杜撰,是來自李小龍妻子琳達·李·卡德維爾(Linda Lee Cadwell)的回憶錄里《李小龍:只有我知道》(Bruce Lee:The Man Only I Knew)。
不過,有美國媒體指出,這本回憶錄中,卡德維爾並未說過類似的話。
在影片上映後,李香凝表示自己坐在影院裡,聽到觀眾在觀看上述那段情節時發出的笑聲時,覺得刺耳,「這讓人很不舒服,這是對我父親的嘲諷。李小龍在當初的白人好萊塢被邊緣化,被當作討厭的人,就像現在昆汀對待他的方式一樣。」
李香凝表示自己對飾演李小龍的邁克·毛沒有意見,她指出這段情節是一種捏造的嘲諷,「我父親當年的真實情況根本不是這樣,真實情況是,那個時候確實有很多人找我父親挑戰,但父親總是試圖避免打架。但在影片中,李小龍卻時刻在吹噓自己,還主動挑釁布拉德皮特的角色,他根本不是這樣的人,他也從來不會詆毀阿里,因為他很敬重阿里站的位置。」
對於李香凝的指責,昆汀曾回應表示,這些內容並非其個人杜撰,他稱李小龍就是一個傲慢的人,「我有聽過他說打敗穆罕穆德·阿里那種話,不僅他說過,他的妻子蓮達·李也絕對在李小龍傳記中說過。」
昆汀還解釋說他對李小龍的設定就是如此,「布拉德皮特扮演的Cliff是一個特種兵,曾在二戰中徒手殺人,他是個戰士。如果是在武術巡迴賽上,李小龍能殺死他,但如果是在菲律賓叢林裡,Cliff能殺死李小龍。所以,布拉德-皮特本人不能打敗李小龍,但Cliff可以,因為他是一個虛構的人物。」
昆汀曾經在採訪中稱自己是李小龍的鐵粉,人生中看到的第一本傳記就是《李小龍傳》,眾所周知,在《殺死比爾》中昆汀也有致敬李小龍的橋段,但在《好萊塢往事》中,如果說昆汀這樣拍攝李小龍是因為電影的非真實的話,但奇怪的是,電影中很多好萊塢符號式的原型人物出場,且都是自然的的、生活化的樣子,唯獨李小龍顯得那麼誇張,這就難免讓人多心了。
昆汀在中國的電影之路並不平坦
《好萊塢往事》變成現在的局面,可謂是兩敗俱傷,片方巨大損失,影迷們也難免失望。其實,昆汀與中國電影圈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
昆汀多次說過大愛香港電影,香港電影的風格、造型、運鏡技術等也不止一次出現在他的電影中。昆汀還以「塔倫帝諾出品」的名義,將香港電影《重慶森林》和《英雄》推介至美國發行。
在拍攝《殺死比爾》的時候,昆汀還在北京呆了6個多月,混跡於北影廠,學了幾句諸如「牛掰」之類的北京話,與姜文、張藝謀、馮小剛等導演也是把酒言歡。
然而,昆汀在中國的電影之路看來並不平坦,2013年,昆汀的《被解救的姜戈》成為了首部被引進內地的電影,但在4月11日上映當天因為「技術原因」而遭遇撤檔下片,有的影院甚至已經開始放映一分鐘而不得不請退觀眾。一個月後,該片於5月12日再次復活上映,但票房重挫,只有1600多萬的票房。
此次,《好萊塢往事》成為昆汀·塔倫蒂諾第二部在中國上映的影片,7月26日在美國上映,首周末票房創造昆汀導演作品最高北美開畫成績,全球票房已破3.66億美元,不過,該片需要達到全球4億美元票房才能回本,原本可以在中國電影市場上馳騁一番,但目前卻成為了一樁懸案,希望最終能有轉機。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