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則:別不信,和別人拉開差距的都是小事

2020-08-26     港港有趣事

原標題:1%法則:別不信,和別人拉開差距的都是小事

我們總是高估自己一年內能做的事情,卻又低估自己十年能做的。

很多人想把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放到一年做完,或者把一年能做完的事情放到一個月來做,完不成、看不到效果就覺得努力無用。

你努力種一棵樹都要耐心等待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如果真的如此輕鬆就能完成,那麼就沒有那麼多人焦慮痛苦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對我來說很鼓舞的真實故事,在《原子級習慣》這本書里,作者講了一個英國自行車隊從「中流」躍進到「冠軍」的故事。

戴夫·布雷斯福德是英國自行車隊的主管,在他上任之前,英國隊在環法自行車賽上已經百年沒有拿過好成績了,但就是這樣一個車隊在戴夫接手5年後,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上,公路和賽道自行車賽項目中,6成獎牌是屬於英國人;四年之後的倫敦奧運會,他們創造了9項奧運紀錄和7項世界紀錄。

這真的算是一個奇蹟,就像班級里,學習成績處於中流的學生,卻在高考考上了清華北大一樣。

奇蹟到底是如何發生的?

戴夫的答案是:「把騎車這件事分解成你所能想到的每一個小環節,然後你針對每個部分提高1%,當你把這些改善放在一起時,你會得到顯著的提高。」

他們做了很多改善,不僅僅是針對運動員的體能訓練;

為了坐起來更舒適,重新設計了車椅;

還重新設計了阻力更小的騎手服;

……

甚至把運送車隊的卡車內部漆成白色,以及時發現清除灰塵,避免灰塵進入自行車內部,影響車的性能。

就是這數百個看起來不起眼的微小改善,長期積累,引起了巨大的變化。

後來英國車隊成為一支所向披靡的車隊。

一件事情,給不同的人做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有些人能把它做成,有些人能把它搞砸。別不信,很多時候,我們和別人拉開差距的就是堅持那一點點的微小改善。

作者在講述這個故事時,列出了這樣一組數據:「如果你一年內每天都能提高百分之一,那麼一年過去,你的成績就會提高37倍。相反,如果你一年內每天的情況每況愈下,你將下降到幾乎為零。」

生活中微小的努力,你每天都在做,可能察覺不出它有多麼重要,但是如果一次次向自己的惰性妥協,那麼別說進步了,最後什麼都累積不下來。

最近看了《琉璃》,被男女主圈粉,特別是男主成毅,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會突然大火。

但是很多事情都是有跡可循的,他把演員當作一份工作,詮釋好每一個角色,用10年磨練演技,今年他遇見《琉璃》,《琉璃》也成就了他。

在娛樂圈滿是小鮮肉、流量,靠著製造話題、熱度的今天,演員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和所塑造的角色,然後得到成績,反而讓人動容。

別忽視微小改善,別忽視時間複利的加持,有時候慢慢來,才能越來越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sjpK3QBURTf-Dn5-7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