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股工兵營 壹曲財經
國家統計局三季度重磅數據來了,大盤立刻下挫了近0.5個百分點。
下午開盤能否穩住,尚不清楚。大盤咱們能不如此勢利麼?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的解讀來了。簡單地說,經濟有下行壓力,通脹有上行壓力。
關鍵因素,豬牛羊肉價格溫和上漲;央行降息期望值下降;受益於結構性漲價,食品消費類存在一定盈利空間——
通脹壓力升溫,加大了貨幣政策決策難度。9月CPI環比+0.9%,同比+3%,同比較8月上行0.2個百分點,高於我們預期0.2個百分點。
9月食品CPI同比達到+11.2%,繼續創下2012年2月以來新高;非食品CPI同比小幅回落到+1%。我們認為受經濟順周期下行的影響,年內非食品類CPI同比可能延續小幅回落;但食品端豬肉同比漲幅持續擴大、牛羊肉替代消費使得漲價呈現一定的結構擴散,四季度CPI有可能持續高於+3%。截至10月14日,農業部口徑的豬肉均價達到42.3元/公斤,10月初以來,豬肉價格環比繼續上漲。由於2018年10月~2019年2月基數較低,我們認為一直到明年2月,豬肉CPI同比上漲壓力或將持續較大,對期間CPI持續形成較強上行壓力。
央行在今年一、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持續強調關注通脹風險,9月CPI上行至3%,今年四季度至明年初持續存在通脹壓力,將制約降息節奏,因此預計央行儘量不會使用降息操作。
短期經濟類滯脹的情況下,政策可能適度提高通貨膨脹的容忍度。我們認為,明年政府工作報告存在較大機率將CPI目標值上調至3.5%。結合明年CPI翹尾因素較今年走高,以及豬周期仍在快速上行階段的分析,明年通脹中樞繼續上行、高點可能突破+3.5%都是較大機率事件。同時,經濟增長在需求端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經濟有下行壓力、通脹有上行壓力。我們認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宏觀經濟政策穩增長可能是工作重心,在短期經濟類滯脹的情況下,國家可能適度提高對通貨膨脹的容忍度,但缺乏需求側邏輯配合這一因素,可能也約束了通脹出現大幅度、持續上行,只要不出現「豬油共振」的風險,漲價在各商品和服務類別間廣泛擴散的可能性不大。
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我們認為,CPI上行預期對當前債市無風險利率走勢影響較大;且CPI同比維持高位,四季度央行對下調政策利率的操作將較為審慎。CPI-PPI當月剪刀差較前值擴大,對應食品飲料、農林牧漁相關行業仍可能受益於結構性漲價,以及剪刀差擴張帶來的盈利空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