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警70年| 臨江門崗亭:市民眼中永遠的「重慶第一崗」

2019-08-08     平安渝中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毒辣的驕陽,在千萬次微笑與敬禮時灼傷你;我如果愛你,絕不像凜冽的寒風,在千萬次轉身與揮手間阻擋你;20年,經受烈日、霧霾、寒潮;分享霓虹、飛塵、喧囂。只願是你身旁的崗亭,以守望的姿態,與你站在一起。」——致重慶第一崗

2014年8月7日晚8點,曾經服務渝中區臨江門地區1.2公里範圍交通指揮,被譽為「山城第一崗」的臨江門崗亭,完成了20年的使命,正式退役。

五年了,解放碑商圈更加繁華,迎接著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八方遊客,地處交通樞紐的臨江門路口,在智能交通組織系統的指揮下,即便每天車流量達數十萬,依然有序而快捷。

五年了,不少市民途經這裡時,依然會習慣性地望向路口中央,仿佛曾經站在崗亭中交警的帥氣揮臂,才是確認通行的真正信號。

時至建國70周年,這個曾20年持續保持「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的特殊崗亭,即便早已「退役」,如今崗亭的那些人、那些事兒依然令人津津樂道,「它」永遠烙印在了重慶市民的心中。

第一篇 重慶第一崗

這裡,是重慶交巡的第一戰線。這座載譽最多的崗亭,主城最老的手勢崗,延續著幾代青年民警二十年的風雨兼程。

從早上7點,到晚間凌晨,工作的時鐘沒有將他們程序化,因為緊湊的生活,才會不斷前進,所以每一次敬禮、你好、微笑、解釋,祝福平安,也變得很有效率。

嚴整的警容、端莊的舉止,嚴肅而認真的揮斥方遒,飛馳的汽車疾行穿梭,一個手勢,一聲哨響,奏響了道路流暢的樂章。

第一,是自我要求的完美高度,站在這裡的每一位青年民警,都歷經千錘百鍊而留下。他們明白,道路上的每一秒都必須保持絕對清醒,才能確保暢通。所以每一個手勢幅度、每一次動作力度、每一種臉部表情、每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揮方法,都在不斷強化和鞏固中,盡善盡美。

第一,是榮譽和責任的傳承。小小崗亭,讓民警的青春歲月,在這裡發光、發熱。一屆屆崗組人愛心接力,是延續老傳統、永葆青春的根源。

從扶老攜幼,到交通安全宣傳,再到流動車管服務站,愛民如親,回饋社會,已成為這個優秀青年集體最可貴的基因,這樣的第一,才無愧於群眾的期待。二十年如一日的付出,默默無名,趨於平淡,但他們收穫的,是人民的認可。

第一,是用青春的韌勁抒寫的美好記憶。二十年,在創領第一的道路上,小小的崗亭站出了許多的精英、骨幹。奔赴於各崗位的中堅力量,把苦澀與喜悅的回憶,都留在了不足5平米的崗亭上。從這裡走出去的每一位民警都會自豪的說起:我站過臨江門,在那裡打過手勢。

從青絲,到白髮,曾站在這裡的每一個瞬間,都歷歷在目,冥冥之中,青春,已註定與崗亭牽絆一生。

站在這裡的每一位民警知道,臨江門崗,已成為他們從警生涯里,最濃墨重彩的一筆,青春無悔。

第二篇 崗亭里的那些人

自1994年開始創建青年文明號以來,崗組民警用20年「接力式」的公正執法和周到服務,為他們贏得了「重慶第一崗」的美譽。 2014年8月7日,崗亭則已經完成使命,就要結束「服役」,而2014年又是臨江門崗組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20周年,當時各屆崗組組長及民警代表來到崗亭,既是來紀念這來之不易的20周年,又是同崗亭來做最後的道別。現場有些傷感,因為每位民警都曾和崗亭「親密接觸」,或長或短,這裡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回味……

第一屆(1994年——1997年)

崗組組長:姜瑞華

崗組成員:姜瑞華、陳剛、景鴻、賀運靈、郭斌、楊琦、梁軍、王康、余寧、沈偉、蔣勇、劉東、楊曉明、 廖再興、劉斌、周其平、陳倫

主要創建工作及成績:建立創建制度和規劃;立足崗位,苦練基本功,樹立形象;與各公交路隊簽定共建協議,提高執法水平;與社區貧困家庭接成幫扶對子,服務群眾。

第二屆(1997年——2000年)

崗組組長:郭斌

崗組成員:郭斌、辜文學、邱羽、曹勇、張渝、盧傑、王洪剛、李雪冬、古啟源、馮濤、劉德坤、李春雨、張超、陳為祺

主要創建工作及成績:推行文明執法、普通話服務和掌握基本英語對話,糾正違章時堅持「一上前、兩個禮、三個請、四句話」;建立「臨江門崗組榮譽室」;建立「少年交警學校」;資助「交警希望小學」的彭世蘭等四位學生完成學業。

第三屆(2000年——2002年7月)

崗組組長:辜文學 副組長:張渝、古啟源

崗組成員:辜文學、張渝、古啟源、盧傑、汪洋、王洪剛、馮濤、劉德坤、李春雨、張超、陳為祺、李涵、趙宇

主要創建工作及成績:推行「交接班儀式」並使之成為當時的一道風景線;在全市交警系統率先向全社會發放「青年文明號服務承諾卡」、「民意測評表」和聘請「警風監督員」;與其他行業系統的青年文明號積極開展共建活動;在「暢通工程」中與公交路隊和周邊單位開展「共建文明暢通路」和「共建文明站」活動;開展「警務進社區」活動,深入社區街道、「棒棒」公寓、建築工地、公交路隊開展宣傳活動。

第四屆(2002年11月——2005年6月)

臨江門隊隊長:蔡渝 副隊長:李涵

臨江門隊成員:蔡渝、李涵、張渝、古啟源、周傳農、汪洋、李雪冬、馮濤、陳為祺、李常江、楊益、姚恆江

主要創建工作及成績:根據交通情況的變化,延伸崗組的管控範圍,由點到線進行交通宏觀調控,並總結創造出「可變車道」、「停車線前移」等科學疏導交通的手段,在交通流量大於道路通行能力的情況下,確保了臨江門地區的交通暢通;將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和「五進」宣傳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在轄區11個居委會、6所學校和24個有車單位設立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室和派駐宣傳民警,並延伸出「交通安全進餐廳」、「交通安全進車廂」等新的交通安全宣傳形式。

第五屆(2005年6月---2007年8月)

臨江門隊隊長:唐輝

副隊長:李涵、馮濤

臨江門隊成員:唐輝、李涵、馮濤、陳為祺、楊益、姚恆江、李春雨、吳達勇、趙衛、王靜、江男、游祥志、

主要創建工作及成績:系統總結崗組十年來創建青年文明號的歷史和經驗,收集整理崗組十幾年來的檔案資料,進行系統的歸類和建檔,實行電子化管理,重新修繕崗組榮譽室。致力於將臨江門崗組打造成為青年交通民警的教育、培養基地。在五進活動中拓展思路,開創新方法。組織青年民警加強對業務知識的培訓,對法律知識的掌握,提高自身素質。學習英語、啞語,提高為特殊人群服務的能力,延伸服務的觸角; 2006年6月崗組開始資助市聾啞學校學生,並直至其完成學業。加強與共建單位的交流與共建,讓臨江門的精神發揚光大。

第六屆(2007年8月---2010年2月)

臨江門崗組組長:楊益

崗組成員:何亮、胡麟、馬野、劉長明、黃朝陽

主要創建工作及成績:繼續傳承和發揚崗組好的做法和經驗,著力打造崗組精神。

第七屆(2010年2月至今)

臨江門崗組組長:馬野

崗組成員:鄒昌傑、石小犇、周俊、唐治國、陳興文、徐碧

主要創建工作及成績:著力探索新型勤務模式下的崗組工作。繼續加強崗組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傳承崗組好的傳統。

第三篇 崗亭的那些事兒

作為重慶最老的交通手勢崗,臨江門崗亭從1994年正式成立,一直到2014年正式「退役」,20年來崗亭曾經歷過6次大變臉。

·第一個崗亭:水泥樁插傘(1994年以前)

僅僅是塊有個插傘洞的水泥樁,雨天或太陽天,民警便找來一把大傘當頂。幾個小時站崗下來,民警不是被雨澆得透濕,就是被曬得汗流浹背。崗亭底座很矮,車輛似乎就在眼前呼嘯而過。

崗亭很小,管轄區域也小,只有臨江門路口及崗台周邊50米內區域。儘管如此,那時的臨江門崗組,就開始樹立形象:與各公交路隊簽訂共建協議,提高執法水平;與社區貧困家庭接成幫扶對子,服務群眾。

·第二個崗亭:有了亭蓋(1994年-1997年)

等到有頂的崗亭來到臨江門路口時,臨江門崗組已成功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第一屆崗組組長姜瑞華從北京捧回的「全國青年文明號」獎牌,就懸掛在崗亭的頂樑上。

由於解放碑地區車流增多,崗組管轄範圍也開始延伸,五四路路口也被納入管轄範圍。這個時候的崗組民警,在加強業務素養的同時,有了「雙語」要求,不僅要掌握普通話,還要求掌握基本英語對話。

·第三個崗亭:裝上空調(1997年-2000年)

崗亭雖小,卻加裝了空調,極大程度緩解了崗組民警「夏天流汗,冬天手僵」的執勤環境。臨江門崗組也把更多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在全市交警系統率先向全社會發放「青年文明號服務承諾卡」、「民意測評表」和聘請「警風監督員」;在管轄區域不變的前提下精簡人員,保證效率最大化。

·第四個崗亭:底座升高(2000年-2005年)

臨江門崗組的管轄範圍再度延伸:滄白路—臨江支路(含江家巷、五四路)—臨江路—臨江門路口—北區路,全長1.2公里。路面交警執勤危險係數增加,為保障執勤交警安全,崗亭將底座提升兩步台階。

根據交通情況的變化,延伸崗組的管控範圍,由點到線進行交通宏觀調控;創造出「可變車道」、「停車線前移」等科學疏導交通的手段,確保了臨江門地區的交通暢通。

·第五個崗亭:大方頂崗亭(2005年-2007年)

2007年,服役3年有餘的第五個崗亭開始變臉。這個崗亭見證過臨江門崗組最「人丁興旺」的時候。這一時期,崗組人數多達12人,管理範圍也從最初的1.2公里,延伸到約10公里的轄區範圍。

作為服役時間較長的崗亭,這座大方頂崗亭頻繁遭受過往車輛的「親密接觸」——崗亭上多處被汽車擦傷。

·第六個崗亭:集眾家之長(2007年-2014年)

2007年12月18日,第6任崗亭正式投入使用。這個崗亭,變方頂為圓頂,並集聚了前5任崗亭所有功能:增加了電子顯示屏,可用來發布溫馨提示語,放置了收音機,可隨時收聽路況,便於民警隨時調整臨江門路口的交通組織;加裝了5個風幕機和兩台冷暖空調,解決了執勤交警的暴熱之苦;為防止崗亭再度被過往車輛「親密接觸」,建築上,專門採取了一些特殊辦法,使其基礎牢固。

崗亭退役,但是崗組的民警將繼續在臨江門區域開展正常的交巡勤務,一如既往地維護道路安全、暢通。十多個寒暑的更迭,十多個歲月的沉澱,臨江門崗組正邁著穩健有力的步伐在新的征途上開拓進取,也許會遇到荊棘,也許會經歷風雨,但是臨江門人傳承下來的精神將激勵我們繼往開來、奮勇向前,為開創臨江門崗組的美好未來努力拚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oTcCW0BJleJMoPMs3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