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如何處理好與同事的關係,永遠是讓職場人最頭疼的問題。
本以為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能在職場上生存,可闖蕩過這個「江湖」之後才知道,職場是人與人的總和,你的工作能力是你的智商,但是你的為人處世就是你的情商。
如今社會,情商才是最好的智商,高情商的人能在職場混的風生水起。
如果你也有和同事相處難的問題,如果你也想讓同時喜歡你認可你,那麼文學家曾國藩的幾句話,值得你細品和學習。
1、「為人不可過於聰明」
職場上有兩種聰明人,一種是「偽聰明」,做出一點業績就居功自傲,逢人就炫耀,賣弄自己的才華。而另一種聰明人是學會低調,聰明不外露,甚至是大智若愚。
馬雲曾說過自己經歷的一件事:
他曾經去見一個大老闆,約在一家酒店吃飯。吃飯期間,一個長得很帥的服務員突然托著盤子走到馬雲身邊,對他說:「馬雲,我認識你,我用你的支付寶綁定信用卡進去,然後慢慢付錢,三天之內可以套多少多少利息……」
這小伙子就當著馬雲的面,侃侃而談,想得到他的誇讚。
馬雲卻想著這小伙子腦子這麼聰明,卻還在端盤子。他算了半天,不過是從中間賺走了一毛二分錢的利息罷了。
馬雲時候對著大老闆說:「如果他不這麼算,也許他今天是總經理。」
服務員的小聰明和馬雲的大智慧,哪個更值得學習一目了然。
職場上,那些小聰明只會讓人反感,你只是見過一點小場面。
那些真正聰明的人,懂得低調,更懂得必要時刻裝糊塗,與人相處時沒有壓迫感,保持舒服的距離,更招人喜歡。
所以,想要同事喜歡你,切勿賣弄你的小聰明,一時糊塗也未嘗不可。
2、「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為人處世最重要的就是溝通。有的人一開口就得罪人,而有的人說話就令人如沐春風。
說話是一門藝術,做事做人更是一門學問。
與人相處,不能以自我為中心,更多的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共情」。
曾國藩奉行「戒多言」的原則,只說有價值的東西,沒有必要說的話他一概不講。
在職場中與同事相處,切勿說惡話。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別做出口傷人的惡人,更別標榜自己「刀子嘴豆腐心。」
曾國藩經常告誡子女,做人要厚道,說話做事要給他人留一些餘地。積口德,是尊重別人,更是包容自己。
惡話的殺傷力是我們難以想像的,阮玲玉在遺書中寫道:「我一死何足惜,不過還是怕人言可畏。」
你一句無心的話可能給人帶來不可磨滅的陰影。
在說話前,一定要在腦中思考一下,說出的話是否照顧過別人的感受,是否合乎場合。
海明威說:「我們用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你會說話的程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3、「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
時常聽到有人向我哭訴:「我真的不會安慰人,明明說的話都是為她好,可是別人就是不領情,吃力不討好。」
其實這就是說話之道。曾國藩說:「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
簡單來說,就是勸人的時候,不要居高臨下的指出別人的錯誤,容易讓對方產生牴觸心理,我們要先誇他,告訴他你並沒有那麼差勁,等他容易接受了之後在指出不足,對方才能聽得進去。
職場上,溝通能力差的人安慰人往往是火上澆油。比如,「我就知道是這樣,讓你不聽我的話。」真的不討人喜歡。
與人交往,多一些讚美少一些苛責,你才能給人好相處的印象,會交到更之心的朋友。
4、寫在最後
與人相處,其實都藏在細節里。
人與人相遇,靠的是緣分。人與人相交,靠的是信任。人與人相知,靠的是理解。人與人相處,靠的是真心。
希望你能悟透以上三句話,能在職場上做個有情商受人歡迎的人!
更多乾貨內容, 請關注公眾號【秋葉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