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綠色能源助力綠色農業產業升級

2020-03-30     人民日報數字安徽

2020年3月25日,在銅陵市普濟圩現代農業集團稻蝦養殖基地,農戶正在為稻蝦田潑灑肥水,在這一片五萬畝農田裡,春耕備耕正在抓緊進行。在這片生機盎然的綠色農業背後,一排沿著田間溝壑的電桿正在架設,它們將為這片希望的田野提供堅強可靠的電力灌溉,助力綠色農業產業升級。

油排灌,綠色農業遭遇「黑色」困境

普濟圩農場位於安徽銅陵長江畔,耕地8萬畝,以水稻種植為主,對水的依賴性很高,用當地老承包戶的話說就是:「晴得三天要抗旱,落得三天要排澇。」排灌系統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農民的收成。

實際的情況是,每年抽水灌溉在一片黑煙滾滾的狼藉中「排隊候餐」。

由於普濟圩農場不斷開墾的耕種面積,之前的抽水台區布局沒有能及時跟進農業發展的變化,不多的電力排灌點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對距離抽水機台有近1公里遠的承包戶來說抽水灌排是最讓人操心的事情。每到春耕節令,農場按由近至遠的順序為稻田灌溉,排在最後的組,往往錯過播種最佳時期影響稻穀收成。無奈之下承包戶開始使用柴油機抽水。百多斤重的柴油機,兩人抬著在田埂上通過,是一件既考驗體力更考驗平衡的事情。而且每當農田灌溉時節,一個村民組家家戶戶幾十台柴油機同時啟動,一片綠油油的農場裡除了農事的熱鬧之外,還充斥著震耳欲聾的噪音和刺鼻的排放物二氧化硫,濃煙瀰漫,刺鼻味久久無法消散。

「使用柴油機打水,不僅費時、費力,還費錢,遇到乾旱或大水年份,柴油價格水漲船高,給承租戶帶來經營上的壓力。」普濟圩農場基建部部長茆師金說,不僅如此,柴油機還很不安全,機器燒毀的事情時常發生。綠色農業繞不開黑煙滾滾,這是壓在茆師金心頭的一塊大石,是農業在邁向現代化發展的道路上遭遇到動力不足的困境。

電排灌,綠色能源助力綠色農業現代化

2019年初普濟圩農場與安徽國通現代農業科技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對於農場境內的5萬畝農田進行升級改造,以小龍蝦種養為主,種養、飼料、加工、銷售為一體作為經營模式,結合農場內豐富水資源,建設生態、健康、休閒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中國最高標準的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基地。

綠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如果還按照原來的油排灌的模式,肯定行不通。普濟圩農場拿出了油改電的施工方案,找到銅陵供電公司,在了解到普濟圩農場「稻蝦養殖」綠色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思路後,銅陵供電公司將其作為綜合能源和電能替代雙重示範項目。

銅陵供電公司現場項目負責人高照遠說,我們根據水泵的實際負荷以及同時率等情況進行了優化。在滿足客戶電氣設備正常使用的基礎上縮減了報裝容量,優化了台區布局,將原先的農場方案里設計的70多個台區縮減為33個,同時對線路走向進行優化,為農場的投資預算節約了70%。

「抽水灌溉工程建成後提高了農田在汛期的泄洪能力,原來經常因為大水不能及時排出完成糧食減產,水泵裝好,我們就更有信心今年有個好收成。」3月26日,農場最後一個台區完成通電。看著供電公司人員幫助自家承包的農田40千瓦的灌溉泵進行調試、出水,農場承包經營者黃光對農場的前景更有了信心。

與黃光有信心的同時,壓在茆師金心裡的石頭也終於放下了。「改為電動水泵打水,每畝約需20元左右,按照農場平均每戶承包500畝地來計算,僅灌溉成本每戶一年就可以節約20000元左右,這是真正看得見的實惠。綠色農業現代化產業升級需要綠色能源強有力的支撐。」(周九娣 高照遠/文 郜小兵/圖)

責任編輯:崔吉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lLhKnEBnkjnB-0zUr9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