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46.9%的受訪者認為身邊高考生的心態是「輕鬆,終於解脫了」,20.6%的人認為是「激動,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來了」,有19.9%的人認為是「幸福,一考定終身的壓力沒了」;8.9%的人則感覺是「沉重,即將開啟未知人生」。
從以上數據來看,九成以上的考生考後都是比較放鬆的。
考後焦慮,專家支招
但也有老師表示,每年高考結束後,考生們都會表現出不一樣的生活狀態。大部分考生都是比較放鬆的,積極規劃暑假行程。但也有些考生覺得高考後就失去了奮鬥的目標,對未來感到困惑迷茫,還有些考生則整日憂心高考成績,出現了焦慮、失眠等症狀。
也有部分考生認為自身在高考後中表現不佳,考後出現了懊惱、沮喪等負面情緒,不願和親人朋友交流,情緒沉到谷底。
對此,給考生們的建議是: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段旅程,高考結束意味著新的開始。考生應以積極心態展望未來。當考生們意識到有不良情緒出現時,可以用更加客觀的思維進行自我調整。可以多做感興趣的事情,例如讀書,參與同學聚會等,讓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從行動中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
同時,專家也呼籲家長們要多關注孩子們的考後狀態。當考生出現以上消極情緒時,家長千萬不要指責孩子,要積極陪伴並引導孩子面對現實,幫助孩子調整認知和自我評價標準,告訴他們『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挑戰。高考失利並不代表人生徹底失敗』。同時,幫助孩子做好接下來的發展規劃,不讓他們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
另外,高考成績公布前,很多考生會出現輕微的焦慮症狀,這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焦慮失眠症狀持續加重,應及時向專業人士諮詢。
除了調整考後心態,如何利用假期做好規劃,也是考生反映最多的困惑之一。
考生們接下來將要進入兩個月左右的漫長暑期,缺乏目標和規劃,會讓人陷入無聊、懶散甚至胡思亂想的消極狀態之中。明確的目標和積極的行動,可以讓考生的考後生活更有意義。
關於暑期應該如何規劃,專家給出以下建議:
第一,認清自我,提前規劃,科學填報高考志願。今年有些地區已經實行了新高考改革,錄取依據、志願設置等都有較大變化。面對眾多變化,考生和家長要提前做好準備,認真研究相關政策。
第二,梳理個人物品,讓高中生活有始有終。可以將一些高考備考資料贈送給學弟學妹,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高考。
第三,積極投入新的學習,特別是英語學習。良好的英語能力,對未來考研、出國留學都有很大幫助。此外,還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學習駕駛、烹飪、器樂和畫畫等。
第四,參加體育運動,提升個人身體素質,磨鍊意志力。
第五,加強課外閱讀,積極涉獵自己感興趣的課外知識,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第六,積極從事志願服務和公益活動。
第七,陪伴家人朋友,用自己的行動表達對親人的感恩之情。
第八,可以適當安排暑期旅行。
高考結束後,各種「後高考」行為頻頻被曬。首當其衝的就是畢業旅行了。7月10,攜程發布數據顯示,在高考結束後的24小時內,全國多地有關機票、火車票、酒店的搜索量迅速上漲,在搜索用戶占比中,「00後」的比例占據絕大多數。
可見,許多高中畢業生把畢業旅行當作暑期第一站。
來一場有準備的旅行,拓寬視野的同時,也能領略到各個地方的風俗文化,增加知識面。
另外,考駕照、報興趣班也頻頻出現在考生們的暑期計劃表中。利用這個暑期掌握一項技能、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掌握一項特長,也更能夠在進入大學之後受到社團和學生會的青睞呦~
值得注意的是,在做暑期規劃時也要注意應該分時間段,做好計劃,一步步推進,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的心態、實踐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朝著大學生身份的需求轉變。
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而2020高考也註定不凡,考入大學的考生也註定會迎來美好的未來,在這段難得的時光中,希望考生們都能悅納自我,展望未來,過一個有意義的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