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劇,成就一個視帝大滿貫!

2019-05-05   廣角看影訊

國產電視劇行業,有三大獎項——金鷹獎、飛天獎、白玉蘭獎。

被視為國產電視劇最高榮譽的三大獎項,也讓我們見識了不少視帝。

得過獎的老戲骨有不少,但「大滿貫」並不多。

王志文、張嘉譯、張國立、陳寶國幾位屈指可數。

或十年、或二十年,他們的表演不斷征服觀眾,不斷征服電視劇行業最高獎項最佳男主角。

但有一位卻僅憑一部劇,就成就了視帝大滿貫——

孫紅雷《潛伏》

2009年,是國產劇高水準的時代的最後一年。

當年,出現了《潛伏》《我的團長我的團》《人間正道是滄桑》《外鄉人》數部高分好劇。

在最強的競爭中,《潛伏》成為強者中的強者。

捧下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白玉蘭獎最佳電視劇金獎三大獎盃,男主孫紅雷也隨之包攬了三個「優秀男演員獎」。

《潛伏》成了史上唯一一部囊括金鷹獎、飛天獎、白玉蘭獎的電視劇,孫紅雷成了唯一一個憑一部電視劇集齊華語電視劇視帝大滿貫的男演員。

諜戰是玩了幾十年的題材,「假夫妻」也已是老梗,「潛伏」俗的一聽就好像「看透」了全劇。

但《潛伏》就是要給國產劇上上課。

故事很「老」,孫紅雷、姚晨在當時也不是「一線」,但《潛伏》就是做到了國產諜戰劇的巔峰。

孫紅雷、姚晨功不可沒。

要說顏值,紅雷哥雖有「顏王」之稱,卻未有其實;觀眾記住的姚晨也沒有多光鮮的皮囊。而正是因為他們的「普通」,才讓「諜戰」更加真實。

因為,你要「潛伏」,就不能太「耀眼」。

《潛伏》後掀起了諜戰劇浪潮,但幾乎沒有一部劇get到這一點。

你看《麻雀》里的李易峰,「剃頭匠」出身,卻能歌善舞、呼風喚雨。

《解密》中的陳學冬,有自閉症不要緊,因為他簡直是全宇宙最厲害的數學天才。

……

但《潛伏》呢?

小眼睛的紅雷哥唯一的特點是精通人情世故,大嘴巴的姚晨姐也僅僅只有一個閃亮的「紅心」。

就這麼簡單,就這麼普通,才能「潛伏」。

當然孫紅雷與姚晨的演技也讓人物形象立的更加完整。

一般而言,「紅色」故事必不可少的是「信仰」。

《潛伏》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潛伏》在情節上更加大膽。

余則成不是生而為「信仰」而戰的人。

一開始他並沒有共產主演信仰,為國民黨工作他的目的也很簡單——趕走日本人。

之後呢?

「趕走日本人以後,我信仰生活信仰你(左藍),就這樣」

這樣的余則成很「正常」。

這一切的轉變是在他看到國民黨高層和日本人的黑幕交易後開始。

來協助他工作的游擊隊隊長翠平,能指導一支隊伍的剛烈女子,卻在余則成的「潛伏」環境中顯得那麼格格不入。

也由此生出了《潛伏》最特殊的的情感線。

以往的諜戰劇,主角光環下,主人公唯有「信仰」為大,什么兒女情長、家長里短都是禁區。

《潛伏》則不同。

有餘則成與左藍相愛而不得相聚的無奈,也有餘則成與翠平在「戰鬥中」萌生的情愫。

左藍犧牲後,余則成反覆的讀著《為人民服務》,把「張思德」換成了「左藍」。

那一份情迅速融入了觀眾的心中,細膩而不繁瑣。

面對翠平的「格格不入」,余則成的態度是從厭惡到接受,再到欣賞。

兩人的相愛是「日久生情」,「假夫妻」的生活也帶給觀眾無限的樂趣。

比起把披著諜戰劇外衣的偶像劇,《潛伏》中的情感線設置也算得上教科書級別。

就這樣,《潛伏》的故事沒有循規蹈矩,也打破了一貫的嚴肅作風,把幽默、言情、懸疑集結在了一部劇中,走的老路卻絲毫不落俗套。

《潛伏》的另一高光點是配角們對角色的鼎力呈現。

軍統天津站行動隊長李涯、唯利益至上的吳站長、主次不分的陸橋山……

每一個角色的活靈活現,讓《潛伏》的羽翼更加豐滿。

包攬三大電視劇金獎,《潛伏》實至名歸,所以那麼出色的《我的團長我的團》也只能甘拜下風。

孫紅雷隨著《潛伏》一路斬下「大滿貫」更是理所當然。

原本在觀眾的認知中,孫紅雷是個「狠角色」。

小眼睛,卻極具殺傷力;低沉的聲音,卻能讓人心生寒意。

《潛伏》里的孫紅雷卻不一樣,書生氣息,精通人情世故。

有打點上下關係時的唯唯諾諾,有執行任務時的神勇機智,也有煩躁時暴怒的發泄。

不同處境中的不同表現,把角色演繹的超脫了藝術創造,而塑造了一個實實在在的生活中會存在的人物。

這種表演功力無愧於大滿貫視帝之稱。

10年過去,《潛伏》仍舊是國產諜戰劇的標杆性作品。

一部劇,成就一個視帝大滿貫。

孫紅雷《潛伏》至今無法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