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鄉鎮風采!白廠門鎮!全鎮人口1.65萬

2019-12-18     錦州微資訊

歡迎點擊上方關注「錦州微資訊」

在黑山縣的西北部有這樣一座小鎮,歷史悠久、風光秀麗,它就是白廠門鎮。全鎮人口1.65萬,鎮域面積100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6萬畝,地勢西高東低,東部、西部、北部多低矮丘陵,是醫巫閭山的余脈,中部為開闊的平原,南部為窪地,平原地勢平緩、土質肥沃。 白廠門鎮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矽石、大理石、泥炭、陶土、黃金等礦產資源。

白廠門鎮歷史悠久。明洪武二十三年五月(1390年),設白廠關,由鎮靜堡守備。明永樂年間(1402-1425年),始建遼河流域邊牆,起於鎮靜堡。明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修建遼西邊牆至鎮靜堡止。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白土廠門邊關參將劉世勛,率鎮靜堡守堡、鎮遠堡(黑山鎮)守堡、鎮安堡守堡(韋城子)降清。清順治元年(1644年),拆牆立邊,設置白土廠小門,實行邊禁,後改為稅卡。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設白土廠邊門。清乾隆五年(1740年),設白土廠防禦衙門。民國廢除白土廠關。建國後改稱白廠門鄉、西寧鄉、綠寶山公社、白廠門公社、白廠門滿族鄉、白廠門鎮。

白廠門鎮古蹟眾多。有青銅時代三台子遺址,有遼代的古墓、坎牆子遺址,有明代烽火台、白土廠邊門遺址、鎮靜堡遺址、石築邊牆遺址,有清代的柳條邊門遺址。有歷史古蹟香柏洞、龍王廟、龍泉寺、營盤山等。同時這裡有兩道遼東長城,是遼西邊牆的起點,也是遼河套邊牆的終點。這裡還出土過遼、宋、元、明、清、高麗時代的文物。

白廠門鎮交通便利。白廠門鎮位於黑山縣、北鎮市、阜新縣交界處,每天有50餘輛各市、縣客運班車經過。阜盤高速公路在鎮區通過並設有路口,距離102國道9公里,205省道、胡白線、黑白線公路通過鎮區,全鎮13個行政村全部通柏油路。交通十分便利,公鐵相連,四通八達,是周邊七大城市群的交通樞紐。

特色農產品種類多樣。白廠門鎮欽差溝經過多年的綜合治理,改造面積達9000畝,已形成天然的北方最大梯田雛形。現栽植果樹10萬株,品種有寒富蘋果、錦豐梨、蘋果梨、大棗、銀白杏等20多種。石頭堡子調整種植結構,種植山野菜刺嫩芽,經濟效益顯著。

綠色生態旅遊資源豐厚。仙桃人家農莊堅持「三產融合、休閒農業」為中心。引進中國農業研究院果樹研究所新品種華葡系列葡萄,加工葡萄酒、葡萄飲料、葡萄白酒等產品。同時打造採摘、垂釣和農家樂為一體的鄉村民宿旅遊產業鏈。 經過權威部門勘測,欽差溝的地下溫泉出水量為4000立方米,溫泉水為重碳酸硫酸鈉型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白廠門鎮藉此也包裝了一個溫泉旅遊度假村整體開發項目。 憑藉本土旅遊資源優勢,利用欽差溝村旅遊資源、仙桃人家農莊與30餘項三級、二級、一級旅遊資源相依託,與石頭堡子村芸豆、刺嫩芽等特色農產品相結合,與三台西村木屋山莊、靈緣禪寺相輝映,力爭把白廠門鎮打造成集休閒、娛樂、養生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區。

來源:黑山融媒

朗 誦| 陳 璐

編 輯| 丁 寧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出您的看法!微資訊君會一一回復!喜歡的關注我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b3DIG8BMH2_cNUgUe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