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等12國公開亮劍去美元化後,第13個國家或突然叫停美元

2019-12-16     BWC中文網

美國金本位制的捍衛者西維吉尼亞州眾議員亞歷克斯穆尼在3月提交了一項恢復美元金本位的方案中提到,近20年以來美元的購買力已經下滑了30%,而自1913年以來美元已經喪失了96%的價值,平均而言每過一代人 美元就會貶值50%。

而美元之所以能成為全球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除了美國綜合實力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元壟斷並控制了包括石油在內的全球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和國際貨幣清算中心。

事實上近幾年來反對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一些國家已經在積極尋求摒棄美元,在多國發起去美元化行動和中俄等多國創造無美元化交易環境下,也正在國際儲備和金融結算領域尋找美元替代貨幣的多樣性。

BWC中文網多次強調 目前,中國、俄羅斯、法國、伊朗、安哥拉、委內瑞拉、奈及利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巴基斯坦等多國已開始向去美元化亮劍,或在石油貿易中拋棄或減少使用石油美元體系,或在商品結算中叫停或減少美元的使用而改用其他貨幣,或降低對美元資本的依賴等。

而目前通過在貨幣交易機制中放棄美元的行動正在掀高潮,就在近日,今日俄羅斯網站援引土耳其總統發言人的話稱,目前,土耳其當局批准了莫斯科關於兩國間轉向盧布里拉直接進行本幣結算貿易的提議, 這就意味著這兩個被美元結算體系限制的國家再次掀起去美元行動的新起點。

而土耳其也將成為第12個或突然叫停美元的國家,然而他們並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巴基斯坦央行也在數月前宣布在與中國進行的雙邊貿易中只使用人民幣,緊接著,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央行也公開宣布 要在他們的經貿往來中將啟動本幣交易直接結算。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個東南亞國並非是主要產油國,而他們也要貿易結算中去美元,這更像是為非石油國拋棄美元撕開了一條裂縫,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轉向本國貨幣直接進行交易的隊伍中來,或將進一步削弱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的作用。

而要更清楚的了解這種趨勢,IMF最新公布的報告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窗口和最明確的印證,報告顯示截止6月,人民幣貨幣儲備份額連續第三個季度錄得增長達到1.93% 而美元儲備份額則創四年新低降至61.7%,不用懷疑,如今拋棄美元的烈火更是蔓延至歐洲多國,這將不但加速1971年美國廢除布雷頓森林體系後美元格局的滅亡,亦或是對1945年之後世界經濟體系的重塑。

其實,早在2017年8月,德國更是憤怒將部分黃金提前從美國運回國內,並由此掀起了多個歐洲國家提前把黃金運回家的潮流,不僅於此,德法等歐洲多國央行也幾乎同時宣布要將人民幣納於其外儲中,要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就會不知不覺的削弱了美元的貨幣儲備地位。

如今德國成了去美元化之戰的第十三個國家,所以,單就這一點來說,以美元為主導的金融體系裂痕已經在西方內部間擴大,而近期的新聞也越來越表明,法國經濟也正在向美國說不,比如歐盟提議用歐元替代美元結算伊朗石油就是最新的實證。最新進展是,據俄媒RT二周前援引歐盟高級代表的消息表示,14個歐盟國家已加入INSTEX,旨在規避美國經濟制裁,同時與伊朗進行貿易,另外,瑞士和比利時兩個國家也將效仿,預計伊朗將批准該協議。

但事情到此並沒有結束,繼中俄德等多國公開亮劍去美元化後,又有一個大國或將突然叫停美元,再次讓市場大感意外,據一位知情消息人士三周前向路透社稱,日本也正在全球主導建立一個用於加密貨幣支付的國際網絡,類似於銀行間使用的SWIFT系統,並可與包括伊朗在內的全球多國在石油等經貿領域繞開美元,從而在部分商品領域實現去美元中心化。

另外,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也在今年8月底參加全球央行年會上敦促全球央行應聯合起來創建多極化的儲備貨幣系統,可以用一種全球數字貨幣來取代美元,以結束美元主導。

而多國直接進行本幣交易或推出數字貨幣的嘗試,也就直接削弱了美元已積累起來的經濟和金融信譽,我們更相信在不久或有更多國家紛紛加入去美元化隊伍中來,而這種蝴蝶效應或將愈演愈烈,並不斷發展壯大 最終形成一股合力,同時,我們也將會對這一歷史進程進行持續跟蹤報道。(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aJEEW8BMH2_cNUgPR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