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意境最美的詩是什麼?這5首意境絕美的古詩,你讀過幾首?

2019-12-28     也可自話

意境是什麼?百科的解釋是,文藝作品中描繪的生活圖景,與所表現的思想情感,融為一體的藝術境界。凡是具有意境的文藝作品,必然能做到景中寄情,情中有景,創作者用「境」反映當前的景,欣賞者通過境領會創作者的「意」。

我們讀詩的時候,常常就會有這種感覺,明明詩人所處的時代,距離如今已經有著千百年歷史,可高明詩人的一句詩、一句詞,往往會讓人有心靈上的撞擊感,即便穿越千年,依然能體會到詩人創作時所處的境地,能感受到詩人表達的內心所想。

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一場涼爽的秋雨後,空氣被洗滌得無比清晰,明月從松樹間灑下白月光,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中匆匆流淌。

現代人的生活,可能很難見到如此美妙的景象,但是,當一場雨後,打開窗戶,聞著外面的泥土清香,看著綠葉紅花被雨水沖刷得鮮艷明亮,不一樣非常美妙嗎?

又或者在雨後的山中漫步,聽著風吹過松林的聲音,聽流水潺潺之聲,還有山間花香撲鼻,抬起頭,看月光或陽光透過樹間縫隙,灑下斑駁光芒。

生活中從不缺少詩意,缺少的是,發現詩意的眼睛。

晏幾道·《臨江仙》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是一首傷春之詞,現代人對傷春悲秋的感觸不深,詞人的傷春之情,好像很難引起共鳴,但這首詞依然受人追捧,因為,這也是一首相思之詞。

晏幾道與戀人小蘋相別多年後,故地重遊,引發了他對小蘋的無限懷念,於是作此詞,抒發對小蘋的愛戀和思念,先寫人去樓空,寂寞蒼涼,而後回憶與戀人初遇,讓人讀來既覺得清新感動,又覺得悵惘寂寥。

崔護·《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如果要問有哪些詩人,憑藉一首詩留名千古,那崔護一定會得到提名,讓他流傳千古的,就是這首《題都城南莊》。

唐朝時傳奇小說盛行,崔護這首詩就頗具傳奇色彩,據說當年崔護科考落第,在長安郊外尋春,偶遇一妙齡少女,那女子美麗得就像春天裡的桃花,崔護戀戀不忘,第二年清明又再度尋訪少女,卻再也尋不到了,於是便作此詩。

相同的場景,卻物是人非,恰巧這首詩也是寫桃花,是不是頗有陶淵明尋桃花源的傳奇感?

曹雪芹·《葬花吟》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曹公箸《紅樓夢》,堪稱四大名著之首,曹公不但小說寫得好,書中留下的詩詞,也是四大名著中最好的。

春天消逝,少女的紅顏也隨之而去,白髮如絲。花兒凋零,葬花的人也早已凋零,花兒人兒兩不相知!

黛玉的多愁善感,全在這首《葬花吟》的淒涼畫面中,生老病死與愛恨情仇,世人為之痴狂,為之焦慮,到頭來,還不是隨春光一起,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

留下的,不過是生命的迷茫,待後人訴說。

李煜·《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春光太過匆匆,奼紫嫣紅的花兒轉眼就已經凋謝殆盡,那些脆弱的花兒,怎麼遭得住寒風驟雨的摧殘呢,只能徒呼奈何。

李後主的詞,讀來是最輕鬆的,因為他不用雕琢、不加粉飾,隨手寫來、隨口吟來,天然流利,直擊內心。

寫花,不寫花之美,花謝才是重點,寫春,不寫春光明媚,春去才是重點,春季是最美的季節,春紅是最美的春景,諸多美好的事物,竟然轉眼間都謝了,一句「太匆匆」,讓人不由得扼腕嘆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RbwTW8BMH2_cNUgsaq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