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陝西咸陽禮泉桃子滯銷被扔路邊 是真情況還是「悲情牌」

2019-08-30     看咸陽


《看咸陽》訊:近日,一段「陝西咸陽禮泉大量桃子滯銷,被傾倒成『垃圾』」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同時,一些網絡文章也稱咸陽市禮泉縣桃子大量滯銷,總數達數千萬斤。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網上的視頻中,一名男子在坡地倒下一車桃子,周圍地上堆積綿延著數米的桃子,讓人看上去即可惜又心疼。而視頻的配文則是呼籲民眾踴躍購買桃子,以幫助果農解決桃子賣不出去,只能當垃圾倒掉的慘況,並附有購買連結。記者注意到,網上所說的禮泉縣桃子「滯銷」一事,最嚴重的情況都指向了禮泉縣西張堡鎮西劉村的秦王桃。記者隨後專門驅車來到這裡進行了調查走訪。

村裡,一輛大卡車收購完了一車的桃子正準備離開,一些農民在家門口閒聊,一些人拉著桃子準備回家,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種桃的農民。

村民劉健康說:「家裡三畝地,采了一萬斤桃。今年農品收成不好,一斤賣六毛多錢,往年一快多,今年桃價統一降了,自然災害影響很大。」

村民劉成貿說:「今年天氣前期旱,後期陰雨比較多。桃這個東西容易落果,產量也是沒有往年高,價格下滑,群眾收入一般,有些群眾基本能賺一點,有些群眾賠了。因為今年價格特別低,客商也比較多,村裡銷桃時間基本上二十天左右,從八月十幾號到八月二十幾號,基本就結束了。」

秦王桃這一品種相較其它品種而言,硬度大、個頭大並且耐儲耐運,可以存放20天左右,在鮮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所以,當地很多村民廣泛種植。目前,禮泉縣西張堡鎮全鎮以種植蘋果和水蜜桃為主, 其中秦王桃面積大約5000餘畝,西張堡鎮西劉村的種植面積大約有1300餘畝。西張堡鎮副鎮長徐凱告訴記者,由於秦王桃近幾年種植面積越來越大,加之品種老化,品質相對新品種桃趨於落後。今年價格回落確實比較大,但是網上說的桃子滯銷,當垃圾倒掉的情況並不符實。

據西張堡鎮副鎮長徐凱介紹,今年鎮上秦王桃的銷售價格相比往年有所下滑,但是整個銷售情況還是比較順暢的,不存在網上說的滯銷,不存在因銷售不了群眾將商品桃大量傾倒的現象。截止目前為止,鎮上的秦王桃銷售基本上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大約就是今天或者明天,基本兩天時間,鎮上的秦王桃基本就銷售完了。從去年開始秦王桃的價格下滑,鎮上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在今年下半年,鎮政府也在積極引導群眾,加快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引導群眾進行產品升級換代,逐步把秦王桃這個品種要從西張堡這個區域進行一個優化升級。

針對網上的視頻和文章中的「禮泉縣大量桃子滯銷沒人要」、「當垃圾倒掉」等言論,記者又聯繫到禮泉縣果業局信息宣傳股何思明股長,了解整個禮泉今年秦王桃的銷售情況。

何思明說:「今年秦王桃成熟前期,陰雨比較多,生長比較快,造成秦王桃落果比較嚴重,落果率達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沒有商品價值的殘次果倒掉了。在今年秦王桃銷售的過程中,出現了群眾倒果的現象。這個倒的果子並不是商品果子,不是好果子,倒的全是群眾的落果,殘次果,不具有商品價值的果子。但是這些電商藉助宣傳,擴大了不實宣傳,博得消費者同情,增加了銷售量。

面對網絡供銷發達的今天,多種渠道售賣的確是為農民創收增加了一個好辦法,但是一切的網絡宣傳也應該以事實為基礎。以吸引眾人眼球,博取消費者同情的方式來售賣,從全局和長遠來看,將會損害整體品牌形象和全體果農的整體利益。

(咸陽廣電全媒體記者 智斌 杜梅 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Pm342wBJleJMoPMaa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