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曹操作為三國中距離統一最近的種子選手,有諸多遺憾。因此首先選擇曹操,看最快統一需要多久。 時間來到251年1月,作為假象的各路英雄都已經登場。曹操來到許昌,首席謀士荀彧已經前來拜見,向曹操說明了許昌的基本情況。荀彧,乃曹操手下的王佐之才,一路扶持曹操到魏公的寶座,前期的荀彧是曹操的重要支柱。
歷史上的曹操遭受的第一個大挫折便是好不容易得來的兗州根據地丟失。甚至三國志12中,兗州濮陽城都變成了呂布的根據地。曹操很是無奈,好歹還有許昌,許昌此時還是一個大城市,在徵兵方面有諸多優勢,因此開局還算不錯。 第一個月,曹操不顧眾人的勸阻,留曹昂守許昌,自率大軍2萬人出征宛城的張濟。張濟立足未穩,加上宛城地利極為平坦,無險可守,曹軍順利攻下。同時,曹操派出曹丕和曹植分別率少量士兵進攻空城陳留和汝南。
經過3個月的拓展,曹操的根據地據有6城,但兵力十分單薄,必須依靠協同防禦。因為電腦要到7月才開始進占空城,因此還有4個月時間進行兵力擴充守御根據地,1萬以上的兵力電腦一般不會再初期進攻,另外對於前期守城,弓兵將領很關鍵。 那既然如此冒險,為何還要如此大的基本盤呢?原因有二,其一,全力擴軍,到7月能擴充總兵力至5萬左右,加上協同防禦能守住6城;其二,人才是立國之本,多一個城市就能多招攬一城隱居的人才。
因為設置的是隨機城市,因此每座城能出那些大才都是隨機的。剛剛完成根據地的擴充,曹丕便搜尋到原東吳大都督陸遜並成功說服加入我軍。陸遜可謂軍政謀全才,而且還是曹操急缺的弓兵大將,所持有技能又是前期殺傷力極大的火計。 曹操聞訊大喜,立即任命為牙門將軍,並贈送爪黃飛電這匹名馬為坐騎。陸遜感激不盡,宣誓效忠曹操。
轉眼,一年過去了,空城也全部被其他勢力占據。曹操軍團已經度過了地廣人稀的危險期,總兵力超過14萬。另外曹操麾下擁有曹丕、曹植、荀彧、陸遜、卞氏等眾多擁有人脈的將領。曹操軍團經過兩次大規模的求賢,曹操麾下各類將領已逾40人,可謂人才濟濟。 軟實力方面,6個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和升級,僅僅是首都每月徵兵就可以達到4000多,每月的錢糧收入也頗為豐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團積累了近10萬石糧草,隨時可以一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