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剛結束,就想排便,和什麼原因有關?

2020-02-17   女人百科匯

科學合理飲食是維繫人們身體健康基礎,吃得健康、合理能促進健康,吃進身體的食物需要被身體代謝吸收,也需要被身體排出,正常情況下,吃進多少就能排出多少。排便屬於排毒過程,能順利把體內毒素排出來,養成科學排便習慣很關鍵,最好的排便時間還是在早上起床後。

就排便來說也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有些人剛剛吃完飯就會想著排便,剛丟下飯碗就跑去衛生間排便並不少見,這樣的情況和什麼原因有關呢?很多人或許會忽視了,接下來告訴你真相,讓你全方位了解可能是哪裡出了問題。

腸易激的出現,需要大家多注意,屬於胃腸道紊亂情況,這個異常特別容易出現在腸道敏感的人身上,伴隨著腹痛、腸鳴音發生,剛剛吃飯結束就忙著排便,甚至一日三餐要排便三次。

健康的身體,需要保持這種狀態,吃進身體的食物需要順利排出,攝入排出比例相當,排便次數多屬於代謝方面出現了異常,與消化密切相關,尤其是一些人伴隨著消化不良會導致食物在腸道消化時難以被順利排出,就會出現排便次數增多的情況。

參與消化的部位不僅僅是胃腸道,還包括脾,作為後天之本,很多人會出現脾虛,一旦脾虛加重對該部位也是不利的,脾虛會影響到身體正常消化,促使代謝異常,排便次數增多。

胃腸道神經出現了紊亂,處於失調失衡狀態下對於身體影響也非常大,胃腸道神經錯落會導致代謝不再通暢,正常排便次數會逐步增多,也是不利於健康的。

剛剛吃飯結束就想著排便,還需要結合所吃的食物進行分析,例如如果吃了生冷食物,很容易因為食物寒冷刺激胃腸道,導致腹瀉加重,出現拉肚子,並且呈現出稀狀。吃了辣椒、熱辣火鍋也會讓人拉肚子次數增多,在辣椒素的刺激下會發現胃腸道出現了應激反應,也會增加排便次數。

可見導致人們剛剛吃完飯就去排便,和身體狀態有關,也與飲食有關,一定不能忽視,出現排便感覺就應該忙著排便,不能憋著,如果憋便會導致腸道重新吸收糞便,影響會更大。

如果是臟腑處於失衡狀態下,需要大家調節臟腑,臟腑機能更加順暢,各個臟腑協調有序參與工作會發現排便更方便。

至於飲食,建議不要吃重口味食物,對於刺激性強的食物也不要吃,清淡飲食為主,並且以溫熱食物為第一選擇,在飲食過程中要注意飲食均衡性,做到葷素搭配,每種食物都應該攝入一點,只有這樣才能維繫身體更加健康,希望你能多注意,科學改善才是最好的。

上面介紹了在生活中剛剛吃完飯就想著排便,或許和這些原因有關,可能這樣的經歷你也有過,甚至一直以來都飽受折磨,了解這些原因後,科學護理改善身體,結合身體狀態、食療方面,讓身體更加順利排便,這樣的做法,會發現排便順暢,身體健康很多,一定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