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架大運殺奔南歐!俄軍派出「三防部隊」,支援義大利抗疫之戰

2020-03-25     谷火平

近日,歐洲、北美的新冠疫情相繼爆發,南歐重要的工業國義大利目前確診病例已經達到69176人,其中死亡病例達6820人。不過,由於義大利的防疫物資有限,所以面對洶湧而來的疫情,義大利政府和整個醫療系統已經瀕於崩潰。

(向義大利運送醫療物資和軍醫的俄羅斯伊爾-76大型運輸機,一次出動9架這樣的大手筆在和平時期可不多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23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當天第10架伊爾-76運輸機搭載著醫療物資從位於莫斯科的契卡洛夫斯基空軍基地起飛,直飛義大利,為義大利運送急需的醫療物資和俄羅斯軍隊醫療人員。而根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早先已經有9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搭載大量的醫療救援物資和8支俄羅斯軍方的醫護隊前往義大利協助抗擊新冠疫情。

(正在進行洗消演習的俄羅斯三防部隊)

義大利作為北約和歐盟的成員國,遭遇如此重大的疫情,原本應該是北約或者歐盟出面對其進行幫助,但是目前看來,正如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所說的,聯盟根本就是虛幻。如今法國、德國、瑞士、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已經相繼封閉邊境,英國作為海島國家,則享有天然的封閉邊境的優勢。現在無論是歐盟還是北約,都成為一個虛設的機構,遭遇如此大規模的疫情災難,各國首先做的都是相互封鎖邊境,甚至相互扣押對方的醫療用品為己所用。作為北約的頭號盟主美國,已經連續兩次一共從義大利"搶走"了整整100萬個檢測拭子,從而徹底讓歐洲看清了這個世界霸主的嘴臉。

(伊爾76運輸機裝載移動消毒車)

不過和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直被北約視為"潛在對手"的俄羅斯,本次在抗疫救災方面非常積極主動。根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21日剛剛和義大利總理孔特通過電話,兩位領導人針對當前的疫情交換了意見,同時孔特向普京發出請求,希望俄羅斯能夠出手幫助義大利。隨後我們就看到從22日夜裡開始持續到23日,10架伊爾-76重型運輸機分兩個批次搭載著大批的醫療物資、8支俄羅斯軍方的醫療救護隊、100名俄軍軍醫和病毒學專家共同前往義大利協助抗疫。自己的盟友從自己手中盜取醫療物資,而原本的"敵人"卻向自己伸出援手,這怎麼看都讓人覺得非常諷刺。

("三防"中就有專門的防生物武器,所以三防部隊具備最重要的防疫常識和針對性訓練,圖為防化兵正在進行車輛消毒)


本次俄羅斯不但已經派出了軍醫和病毒學專家,俄羅斯武裝力量代表伊戈爾·基里洛夫中將還向媒體表示,已經派出了俄羅斯"三防部隊"攜帶專用設備,協助義大利進行抗疫行動。包括三防部隊15個實驗室中的一個,20台消毒車以及66名官兵。所謂的"三防部隊"就是指專門的防核生化的部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防化兵",在俄羅斯叫做輻射、化學和生物防護部隊。在我國武漢疫情封城期間,解放軍也曾經調動部分防化部隊入城,協助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對城區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從而大大降低病毒傳染的機率。

(正在進行防生化武器演習的俄羅斯三防部隊士兵)


"三防部隊"是各國軍隊中都有的特殊部隊,這樣的部隊專門負責防禦核生化污染,負責戰場消毒滅菌,為己方部隊提供安全的環境等等。防化部隊的裝備非常特殊,首先就是全身套裝的防化服,這種完全與外界隔離的防化服,其安全性要比新冠疫情時期方艙醫院醫生們穿的防護服高得多。而且,三防兵每人都自帶防毒面具,所以從專業的角度來講,防化兵確實具備對抗瘟疫的基本要求。而且由於三防兵的"三防"中本來就有防生物武器這一條,所以對於病毒之類,三防兵也有專門對抗的手段,例如,三防部隊有專門的洗消車,可以大規模噴洒消毒藥水,用於殺滅細菌和病毒,從而達到"防生物武器"的目的。

(大批伊爾-76重型運輸機正在把物資和人員送往義大利,協助抗疫,伊爾-76是目前產量最大、裝備國家最多的大型運輸機)


而且就目前來看,俄羅斯軍隊極有可能是早有準備,在21日兩國首腦通過電話後,僅僅1天多的時間,俄軍部隊就做好了準備,並且連醫護人員帶醫療器械全部配齊,這說明俄軍戰備水平相當不錯。雖然瘟疫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但是如此大規模出動戰略運輸機,協助原本應該是對手的國家進行抗疫,不但表現了俄羅斯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也反襯了北約的無能和鬆散,難怪去年法國總統馬克龍稱北約已經"腦死亡"。

(義大利是個有趣的國家,早在1920年代,義大利就和紅色蘇聯保持良好的關係,並曾經向蘇聯出口了大量技術和工業設備,很少有人知道蘇聯海軍的艦艇設計理念其實源自義大利)


就目前來看,歐洲的疫情依然處於大規模擴散階段,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歐洲的病患還會大幅增加。目前由於防禦措施到位,俄羅斯本土受感染病人較少,一直到如今也沒有超過500人。所以未來有可能會有更多的歐洲國家向俄羅斯求援,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俄羅斯改善和歐洲國家的關係,並事實上拆散北約的一個好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GDWEHEBrZ4kL1Vio2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