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為愛淡出螢屏,孕期被出軌,40歲離婚,為什麼她越活越漂亮

2019-08-05   住顏

馬伊琍和文章離婚的消息已經過去一周了。

直到現在,還有網友樂此不疲的去她微博下評論。顏姐去翻了一下,有不少人期待他倆和好,也有不少人在安慰她。

但我覺得,像馬伊琍這樣的女人,這件事早已經翻篇了吧。

畢竟在她的人生中,走過的每一步都無所畏懼。

1

能掌控生活的人,才能直面無常的人生

在離婚官宣的前一天,她正在西寧參加電影節,還在微博上曬出了和姚晨、海清、宋佳的合照,並配文:女演員。

這正是馬伊琍的獨特之處,無論正面臨著什麼,都能掌控好自己的生活,不被情緒左右,先專心做好眼前的事。

當晚的閉幕式,海清在台上講述了一番【中年女演員的困境】,字裡行間大多都是說中年女演員有多不容易。

但我想如果是馬伊琍,她應該會有不同的解讀:

「我遇到問題,都是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解決自己的問題,事件才會往前推進。一部戲,你能掌握的是什麼?就是我的表演好不好,能不能把每場戲演好,每場戲裡的鏡頭能不能都演好,這些是你牢牢掌控在手裡,別人拿不走的東西。」

她不會把自己的危機歸結到年紀上,而是實實在在憑本事吃飯。只有掌控好自己的演技,才能掌握好演藝生涯。

所以出道這些年她才獲獎無數,演繹了一個又一個深入人心的角色。

事業如此,感情亦然。

在一次採訪中,管虎這樣評價自己的前女友馬伊琍:

「看上去那麼嬌小,手無縛雞之力,單單薄薄的。但性格實在堅韌,任何事情想好了絕不回頭。

這種勁兒,你信不信東北女人就少很多?所以我對南方女人充滿了一種崇敬,反正她們太有力量了,讓我震撼甚至不寒而慄。」

面對這段前塵往事,馬伊琍用了一句話概括:

「在一起和分手都是我提出來的,對這段感情沒有後悔。」

不管感情狀態如何,都要自己掌控全局,這就是馬伊琍。同樣在與文章的婚姻中也是如此。

5年前的那場風波,她完全有理由離婚,但卻選擇了原諒,任憑網友們怎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她都無所謂。5年後,當一切幾乎風平浪靜的時候,她卻悄無聲息的發布了離婚聲明。

為什麼要等5年?

也許她需要時間來調整,比起措手不及的衝動,沉澱更能讓人成長;也許她想給文章一個喘息的機會,那畢竟是她女兒的父親。

總之這場婚姻的收場很體面,沒有撕逼,沒有產生二次傷害,她也在合適的時間完美退場。一切都很漂亮!

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只有內心篤定,知道自己要什麼,才能更好的掌控生活。

2

學會示弱,也是另一種成長

經過了這次離婚事件,馬伊琍很多「獨立要強」的經歷又再一次被炒得火熱。的確,她這種性格是刻在骨子裡,因為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此。

15歲那年,她進了上海電視台的綜藝舞蹈隊,用演出掙來的錢負擔自己的學費和日常開銷。

父親從來沒把她當成一個女孩子來養,而是告訴她【不能比男孩子差】。

甚至還經常提醒她出門要帶錢,跟男同學一起吃飯要自己買單。

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她學會了「與其讓別人打傘,不如自己給自己打傘。」

曾經有一個故事廣為流傳:

那時候她接了一個角色,扮演在飯店吃飯被敲詐的受害者。劇本的設計是她受到欺負後被嚇哭了。但她卻怎麼都哭不出來,她本能的覺得:為什麼要哭?不應該想辦法解決嗎?

所以她一直被稱為「馬司令」是有原因的,不服輸、獨立、強勢都是她身上的標籤,但當了媽媽後,她突然有些不一樣了。

竇文濤形容她說:

「二十幾歲表現出一種剛勁兒,有了孩子之後剛勁兒都變成了韌勁兒。」

馬伊琍坦言:

「那是因為做了媽媽後,自己學會示弱了。」

的確,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她一點都不強勢,反而因為這種「示弱」,讓她有了一套自己的育兒經,受到很多人追捧。

之前為了培養愛馬的獨立性,她堅持讓孩子分房睡,事後回想起來特別後悔。所以到了小愛馬這裡,她總結了經驗,認為小時候的安全感才是獨立的前提。


在培養小愛馬的興趣愛好時,她也沒有獨斷專行,而是帶著孩子去試聽了各種課程,最後才選了孩子很喜歡的舞蹈課。在孩子的表現上,也多以肯定為主。



在這種平等和信任下長大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

愛馬7歲就能獨自帶著外婆妹妹從巴黎轉機飛上海;經常參加全國各地拉丁舞比賽,2017年,還在全國體育舞蹈錦標賽上獲得組別第一。

馬伊琍說:

「家庭永遠是你內心最軟的部分,家裡的所有事物都應該軟弱的去處理,如果你仍像30多歲的時候,身上都長著刺,當兩個孩子的媽媽,會很累的。」

示弱,並不是無能,而是用另一種更勇敢的方式去深入彼此的內心。在親子關係里,柔軟的磨合比鋒利專橫有用得多。

不得不說,媽媽這個角色,馬伊琍塑造的相當成功。


3

人生不會永遠體面,要改變也要接受

說到角色,雖然馬伊琍的劇不算多,但經典角色卻還真不少。


10年前,她遇見了《奮鬥》中的夏琳。這個敢愛敢恨、不拘小節的女孩讓她一下子就著了迷。在她看來,自己就是夏琳本人。

這個角色讓她聲名大噪,也因為這種成功,讓她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熱衷於這類驕傲自信的角色。

無論是《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中的潘芸還是《雙城生活》里的郝京妮,幾乎都是光鮮亮麗的都市女性。


直到遇見《我的前半生》。全職太太羅子君遭遇老公出軌再涅槃重生的故事,像極了她本人的遭遇。彼時,她剛經歷完那場「周一見」。

如果是20多歲,她絕對不會接羅子君這麼窩囊的角色,但40歲的她懂了羅子君的慈悲和荒涼。


憑藉這部戲,她獲得了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她說:

「感謝我的先生文章,在拍《前半生》之前,他非常客觀的指出『馬伊琍你不能用你的慣性和你的經驗去演戲。』所以我終於意識到一個女演員不可以一直生活在舒適地帶。」


這之後,又和姚晨同台飆戲,飾演《找到你》中的保姆孫芳。土氣的造型根本認不出這是馬伊琍。

她開始拓寬自己的角色領域,不再被固有形象所圈住。這兩部戲,讓她再度翻紅,也讓大家看到了她身上更多的可能性。


改變自己能改變的,才能逐漸強大,這是馬伊琍教會我們的一個重要課題。但對於那些不能改變的,她也從不苛求。

43歲生日那天,她在微博上曬出了一張純素顏照。斑點清晰可見,眼睛浮腫。


面對這樣的自己,她十分坦然:

「難掩疲憊,滿懷期待,這就是不完美的我了。」

20多歲,變著法的愛美。如今更偏愛簡單純粹,怎麼舒服怎麼來。也更願意去表達一些有利於女性成長的觀點,這對她來說似乎更有意義。


年輕時喜歡聽搖滾樂,如今更享受衛生間裡的安靜。她的衛生間裡有一個很漂亮的桌子,香薰燈、劇本、筆,都擺得好好的。在這個隱秘又安全的地方,可以暫時躲避瑣碎,也可以安心創作。

在她看來,20歲值得回憶,40歲不過是換了一種活法。

「20多歲,對手裡擁有的一切,只想控制以求永恆,因而為未來的諸多不確定而莫名煩惱,錯過些美好。


40多歲,知道凡人和事,沒有永恆不變,一念陰陽。唯一把握得住的,便是眼前的時光。」

她知道人不可能能時時刻刻活得體面,生活總會碰到讓你不堪的時候。容顏會變,愛好會變,觀念會變,感情會變。

經歷了一段不怎麼舒適的婚姻,體會過了前半生的榮辱,卻因為內在充沛,隨時都做好了應對變化的準備,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一個有底氣的人莫過於如此,有讓自己變好的能力,也有接受當下的勇氣。

最後,顏姐想說人生就是不斷的打怪升級,可以失敗,但要成長。馬伊琍可以,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