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在青海大劇院舉辦了青年電影盛典。盛典一號人物胡歌、朱亞文、王傳君擔綱主持人,由謝飛、田壯壯、張家魯、宋佳、曾國祥、鄭大聖、萬瑪才旦、張頌文、姚晨、梁靜、海清、周冬雨、陳柏霖、郭麒麟、鄭人碩等影展嘉賓頒出屬於青年電影人的十項榮譽。
評委會主席刁亦男及評委會成員趙非、述平、陳哲藝、秦昊、查爾斯·吉伯特、查爾斯·德松的爭論終於落實。
談及評選標準,刁亦男概括道:「一部優秀電影應該有的傾向是——親近普羅大眾,有通俗化的情懷;導演作為作者,對世界和作者有深切的體驗和感性的表達;同時對電影藝術形式進行徹底的追求。」
【一號人物擔綱主持,胡歌朱亞文王傳君開啟脫口秀模式】
盛典一號人物胡歌率先上台,開啟脫口秀主持模式:「我也是初涉電影圈的新人,希望青年導演們以後拍片不要忘了我,我是一個又便宜又好用的演員。」對於即將頒出的榮譽,他坦言理解青年創作者的心情:「雖然是一個競賽類的影展,但每一部電影都體現著大家的夢想。」
曾國祥、陳柏霖為短片單元頒發榮譽,最佳短片授予瞿尤嘉導演《三尺》,細膩的劇作與場面調度營造出精妙的電影質感,影像空間中寄託了導演真摯而個人的情感,也呈現了創造性的導演思維。
去年FIRST經歷實驗動畫提名空缺,今年卻湧現出大量此類優秀作品,策展人王一舒笑稱「遭到實驗動畫作者的集體報復」,最佳實驗短片的遴選經過糾結爭論,最終授予馬蘭花導演《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傳統戲曲元素碰撞電影介質,也在美學上達成高度統一,創造性的材質運用與剪輯同極具難度的真人表演拍攝結合,以東方視角探索影像美學的邊界。
最佳紀錄片授予《世外桃源》,鄭大聖、萬瑪才旦、郭麒麟為導演周銘影頒發榮譽。影片捨棄了抒情與美化,以直接而自然的鏡頭、簡單真實的拍攝方式構造強烈的衝擊,在戳破荒誕現實之後,嘗試向思辨更深處進發。周銘影表示:「紀錄片導演是黑暗中那些人的良心,電影需要的是勇氣。」
劇情長片單元,一種立場授予《魚樂園》,張家魯、鄭人碩為導演柴小雨頒發榮譽。在影像與技術之外,影片彰顯了乖張的生命力,它自由而恣意,在獨立影像創作的立場,勇敢地張揚主流之外的不同價值,突圍對生活與世界的慣常認知。柴小雨的感言和他的影片氣質如出一轍:「我會像風火輪一樣進步,我會的。」
FIRST今年首次設立的最佳電影文本,以表彰在影像創作中呈現高超文本創作能力及技巧、將文學性與視聽語言創造性且高效結合的編劇作者。述平、陳哲藝、趙非為徐磊導演《平原上的夏洛克》頒發榮譽,影片將藝術性、商業性、類型化元素有機結合,文本充分服務於影片,在層層遞進的戲劇性中,呈現出幽默感與諧謔的趣味。徐磊謙虛真誠地對評委表示感謝:「謝謝你們從不夠好的作品裡發現好的東西,讓我意識到我對世界的觀察和思考是有價值的。」
最佳藝術探索授予《馬賽克少女》攝影方向,陳德森、李非、余皚磊為攝影師王維華頒發榮譽。攝影師用鏡頭捕捉人物內心暗涌,專心營造了恰當的電影氛圍。若隱若現的真相,似有還無的訴說,都在畫面中悄然浮現。
【演員集體表決心,海清臨場為女演員自白】
最佳演員授予《離秋》中飾演爺爺的劉德基,海清、周冬雨為他頒發榮譽。演員表演自如又克制,在影片中呈現出精準的分寸感,以角色的質感與溫度為影片提供持續的力量與支撐。
海清臨時請在場的姚晨、梁靜、宋佳一起上台,為演員群體自白:「親愛的年輕導演,我們和你們一樣熱愛電影,很多因素讓我們遠離非常優秀的作品,請各位導演給機會。」梁靜則表態:「我們真的需要年輕導演的扶持!」
隨後上台主持的盛典一號人物朱亞文也對觀眾席的婁燁導演喊話:「秦昊都讓您培養成FIRST評委了,什麼時候澆灌澆灌我們啊?」對接下來三項最受關注的榮譽,他說:「今年入圍影片很多都和『春』有關係,多好。中國電影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渴望春天。」
【潛入春江黃金萬兩,FIRST再現兩大榮譽花落一家】
評委會大獎授予《慕伶,一鳴,偉明》,張頌文、姚晨、梁靜為導演黃梓頒發榮譽。影片以真誠又思辨的視角靜靜地回望著平實的家庭故事,飽含深情又克制地觸碰生活下的暗流涌動,在看似平淡的影像流動中,悄然共情。黃梓現場點名其他競賽入圍影片:「今年有好幾部電影我覺得都比我好,這些電影特別自由,電影就應該是自由的。」
最佳導演授予《春江水暖》導演顧曉剛,查爾斯·吉伯特、查爾斯·德松、穆森·馬克馬巴夫為顧曉剛頒發榮譽。導演以生活化的方式融合了不同的日常場景,極具創作野心。導演積極尋求把控不同層面的藝術表達方式,呈現出清晰的美學訴求與超高的完成度。
最佳劇情長片同樣花落《春江水暖》,刁亦男、宋佳為全劇組頒發榮譽。影片在中國城市景觀、水墨畫卷美學結合的時空融合中寄託家庭故事,在家庭故事裡得見關於故鄉、社會、季節流轉的中國面貌,對傳統美學作出現代化的探索。
顧曉剛是第二次來到FIRST:「四年前我以一個紀錄片導演的身份站在這個台上,此刻像拿到畢業證書,從紀錄片到劇情片,感到FIRST對青年導演不變的扶持和支持,從評委會接過鼓勵對我這樣一個野生創作者特別重要。」
刁亦男則對未能有所斬獲的年輕創作者說:「有可能今晚你們會非常失落,我曾經也是失落者,你們都非常優秀,在創作的道路上不要放棄,永遠保持年輕的心。」
與此同時,在FIRST露天放映的盛典分會場,一場屬於觀看者的狂歡正在進行。從7月20日開始每天由觀影嘉賓線下投票、影迷朋友線上支持的觀眾票選結果在此公布,楊荔鈉導演的《春潮》獲得本年度觀眾票選榮譽,感謝阿里旗下燈塔的數據統計支持。楊荔鈉表示:「謝謝觀眾的厚愛,謝謝你們對於女性電影的理解和支持。」
由MOO音樂贊助的場外獎「先鋒音樂突破獎」也於7月26日公布,授予《春潮》中半野喜弘的電影配樂。
【婁燁獲FIRST年度面孔,也是永遠先行的背影】
青年電影盛典最後頒出的是一個特別的榮譽,謝飛、田壯壯授予婁燁導演「年度面孔榮譽」。在擔任第11屆FIRST影展評委會主席時,婁燁曾對青年作者們說:「如果遇到了一些表達的困難,你應該表示興奮,因為很可能一種新的可能性就要出現了。」當青年作者遇到各種意義上表達的困難和創作的窘境,婁燁始終是那個先行者,摸索道路,建立姿態,以無言的方式告訴後來者,應該以怎樣的精神堅守創作。他的在場總能不斷給出鼓舞和指引,我們也越來越需要他的在場。
盛典一號人物王傳君最後上台主持,此刻西寧正在下著暴雨,他簡短有力地說:「希望這場雨之後,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溫暖的陽光和一點希望。」朱亞文則說:「在青年電影的語境下,很多時候方向感是失效的,我們在亂走的過程中相遇,走到天將明的時候。」
炙熱的夏天結束了,我們珍視每一個當下由個體發出的聲音,驚人首作現場爆炸式的歡呼,每一次字幕流動時音樂廳的掌聲潮湧,在一些時刻彙集成某種力量的質疑和批判,以及那些沉默的聲音。但更重要的是,在今天,藉由聚攏而來的前輩影人、明星嘉賓、年輕創作者,藉由他們所攜帶的專業、標準和熱忱,一些更長遠的聲音得以出現,一些作品將邁入更大的視野,一些作者將走向更遠的未來。
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