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場完勝並零封曼城,熱刺在穆里尼奧時代的里程碑式節點來得正是時候,多名新援的成功融入為這支亟需新鮮血液的球隊帶來了希望。從構建大陸流布局激活進攻,到嘗試三中衛體系加固防守,再到變陣424細化防反打法,穆里尼奧為激活球隊在近期先後嘗試了三種不同的戰術套路,儘管接手球隊只有兩個月時間,但經驗豐富的狂人已經為新東家打上了屬於自己的烙印。
4231:攻守平衡難保障,大陸流布局差強人意
從上任後首戰對陣西漢姆一役開始,穆里尼奧就顛覆了波切蒂諾時代後期的執教思路,他起用了早已在前任麾下降格為C計劃的4231陣型。在大陸流的架構內,孫興慜和小盧卡斯回歸邊路,在波切蒂諾麾下日趨邊緣化的埃里克-戴爾和本-戴維斯進入首發陣容,邊路在進攻體系里的權重明顯提升,雙後腰起到了穩固防守的作用但也造成了一定的攻防割裂感。
從實戰效果上來看,熱刺的4231陣型可以在4-4-1-1、3-5-2和4-2-3-1之間切換,「三個半」防線帶來了很好的層次感,包括孫興慜和阿里在內的球員依靠防守執行力維持著體系的平衡,穆里尼奧依靠這些能力全面的球員推動著陣型的輪轉。隨著邊路進攻權重的提升,熱刺的中路球員不必像過去那樣大包大攬,在兌現諾言讓凱恩更多地留在陣型頂端後,狂人又讓阿里通過連續進球找回了自信。
然而,出乎穆里尼奧意料的是,本-戴維斯在首戰中便遭遇重傷,被其寄予厚望的溫克斯&戴爾組合被證明為難堪大用。在被西漢姆和伯恩茅斯打進四球後,穆里尼奧意識到了向進攻傾斜資源的風險性,他決定繼續加強球隊的防守。如何搭建一個攻守兼備的後腰組合,以及選擇什麼打左後衛就成為了穆里尼奧在賽前布陣階段的工作重點。
352:堆積後衛事半功倍,洛塞爾索逆勢前行
在與前東家的交鋒中遭遇連續失利,穆里尼奧與熱刺的蜜月期終結於聖誕賽程中。連續在強強對話中露怯,又不能在中下游球隊身上拿到足夠多的分數,熱刺在歲末年初的遭遇令人錯愕,一向重視防守的穆里尼奧面對的竟是同期英超失球數最多的防線。在4231體系中,穆里尼奧賦予了前場球員很多的自由度,鼓勵他們積極拓展進攻空間,這導致邊路和後腰球員的比賽負荷較大,承擔大量往返任務的側翼球員很難保證攻防到位率,在邊路(尤其是右閘)給予對手留下太多空間。
做客老特拉福德,奧里耶和西索科聯手也無法阻止拉什福德。
在大陸流架構中,穆薩-西索科並不是理想的右前衛人選。
兩閘空當較大,狀態一般的兩名中衛也無法照顧到隊友。
熱刺的中場有足夠多單兵對抗能力出色的球員,但這些球員拼湊在一起似乎還沒有產生化學反應(防守端)。穆里尼奧上任後掀起了進攻風暴,但熱刺的進球更多來自於反擊和快攻,陣地戰攻堅效率並不高。當兩名邊鋒參與深度防禦時,熱刺的推進就只能依賴於凱恩的回撤拿球,阿里在球權轉換階段的作用有限,埃里克森並不擅長持球推進和擺脫,兩名夏窗新援恩東貝萊和洛塞爾索就顯得非常重要。為了在釋放前鋒活力與維持防守密度之間尋求平衡,穆里尼奧在做客卡羅路球場的比賽中使用了三中衛陣型,塞塞尼翁獲得了首發機會,洛塞爾索經此一 役後逐漸在首發陣容中站穩腳跟。
在對陣領頭羊利物浦的比賽中,熱刺在上半場掀起快攻風暴令人印象深刻。三中衛體系以削弱邊路為代價,增加中路的厚度來保護「奢侈品」球員,幫助孫興慜、埃里克森、阿里和小盧卡斯在中路形成合力,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熱刺還在這場焦點戰中完成了一次關鍵的「權力交接」,即埃里克森讓位於洛塞爾索。埃里克森的傳威脅球和定位球能力毋庸置疑,但丹麥人在防守端的弱勢以及一遇逼搶就倉促出球的問題,還是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洛塞爾索擅長持球擺脫、樂於拼搶壓迫的特質就顯得彌足珍貴。
442/424:邊前衛助力「三中衛」,全新鋒線呼之欲出
因大陸名帥的湧入,新時代英超的戰術知識更新周期日漸縮短,各路球隊普遍都具備較強的見招拆招能力,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主教練必須不斷創新來應對變化。基於「車二期」和執教曼聯時的經驗教訓,重返英超後的狂人在戰術領域表現出更多的預判性和前瞻性,他的布陣兵無常勢但總能切中要害。向防守端傾斜資源未能取得預期效果,穆里尼奧很快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找到了前進方向,他在主場零封熱刺的比賽中祭出了442/424陣型,打了衛冕冠軍一個措手不及。
其實,早在新年首戰對陣南安普敦的比賽中,穆里尼奧就已經嘗試過一次442陣型。狂人的計劃是依靠擅長盤帶的球員銜接三線,構建嚴整的「4-4」防線來容納埃里克森和阿里兩名特型球員。在缺少稱職後腰的情況下,穆里尼奧要求邊前衛既要保護邊衛,也要內收覆蓋禁區前沿。從實戰效果上來看,此舉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邊衛的壓力,但對於關鍵的禁區弧頂保護作用並不明顯,壓榨唯一的速度型球員小盧卡斯來加強防守的舉措看起來有些得不償失。
熱刺擅長突然提速後在中肋部打出楔形攻勢。
熱刺擅長突然提速後在中肋部打出楔形攻勢,孫興慜強在臨門一腳,恩東貝萊擅長傳威脅球。
經歷了對陣利物浦的失利,穆里尼奧在對陣曼城的比賽中擱置了4231和352體系,徹底改變了向防守端傾斜資源的思路,使用了一個新穎的442/424體系。在「三個半」防線身前安置邊前衛來加強防守,依靠整體的力量保護兩名技術型中場。為了讓這套442/424體系保持緊湊感,兩名邊前衛付出了巨大的消耗,遠離球門的位置設定導致孫興慜表現地很掙扎,貝爾溫更是拼到抽筋下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效力埃因霍溫期間,貝爾溫曾有主打單箭頭或九號半的經歷。錯過了皮亞特克、威廉-若澤和卡瓦尼,熱刺沒有為凱恩準備備胎,貝爾溫的「邊中搖擺」特質就顯得難能可貴。貝爾溫能夠與小盧卡斯在左路和中路之間頻繁換位,這一方面可以為進攻注入活力,破壞對手的盯人防守,一方面也可以將弱側的孫興慜推向更加靠近球門的位置,臨門一腳可是韓國前鋒的強項。
總結
主場擊敗曼城的比賽是熱刺近兩年來首次在Big6內戰中取勝,由此帶來的士氣提升不言而喻。新時代英超的「爭四」大戰容錯率較低,以此為目標的球隊除了要打好「6分戰」,還要穩定地從中下游球隊身上拿分。穆里尼奧在上任時就曾對新東家的陣容配置大加讚賞,熱刺雖無超一流球員但勝在人才門類齊全,球員們在波切蒂諾麾下便練就了駕馭多種戰術風格的能力,狂人在建隊時擁有較大的轉圜空間,這是球隊在「爭四」中的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