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結局帶來警醒提示,現實與虛擬世界的情感碰撞

2019-10-08     大舌頭解說歡樂Tree

征服一款遊戲就是要把它打通關,或者在通關的基礎上儘可能的做到完美,除了一些競技類的遊戲,「通關」可以是說是一個遊戲最終目的了。一般來說一個遊戲通關以後,對於挑戰者來說就沒有了什麼重要的意義,玩家會繼續尋找並通關下一個遊戲,如此循環往復。在這些固有結局的遊戲中,已知遊戲結局的玩家們很難再次激起興趣挑戰,但是有些結局是BE(bad ending)的遊戲,遊戲通關之後卻並不是遊戲的完全結束。

很多遊戲本身就是為了消磨時間、放鬆心情而存在的,大多數遊戲的風格也都是輕鬆愉悅的,但是有一小部分遊戲卻在輕鬆溫馨的風格里藏著「毒」。遊戲打著溫馨清新的風格,卻在結局的時候突然BE了,當玩家滿懷希望的通關遊戲的時候,猝不及防地被遊戲結局捅了一把刀,這個通關還不如不通。通關之後不僅毫無征服遊戲的成就感,甚至有點後悔,但是回頭看看遊戲的結局,就可以看出來它在表達著什麼特殊的意義。

意難平的遊戲結局

「意難平」這個詞適用於一切悲劇,在遊戲里的悲劇自然也是合適的。在我的遊戲生涯里,最讓我意難平的莫過於《如果可以回家早一點》,遊戲本身是一個解謎單機遊戲,但是在遊戲里的劇情就沒有這麼簡單了。遊戲中的主角是一三十多歲的上班族,因為頻繁加班每天都回家很晚,妻子每天都會在家裡裝死,玩家就是要根據「屍體」的線索,找出妻子裝死的證據,從而「復活」妻子,該遊戲又名《每天回到家都能看到我的老婆在裝死》。

單看一個個小關卡還有點詼諧幽默,但是遊戲的大結局裡,丈夫在最後解謎的機會再也無法喚醒「裝死」的妻子了,妻子真的因為生病死在了家中。遊戲的名字就已經註定了遊戲的悲劇結尾,如果可以回家早一點,說不定就會發現妻子的病情,妻子也不會無聊到每天在家裡裝死取樂,可惜沒有如果,結局已成定局。遊戲中解謎還是蠻燒腦益智的,作為解謎遊戲是合格的,但是故事結局卻更讓玩家印象深刻。

《我在七年之後等你》,這個遊戲一看名字就透露這一股悲傷的感覺,遊戲的內容也是有些難過的故事。遊戲本身是一個像素風的探險解謎遊戲,畫風看起來很簡單,畫面帶著日式的小清新,玩家以主角春人的視角進行遊戲冒險探索。遊戲其實是有兩位主角存在的,一個是玩家視角的春人,還有一個就是春人的初戀葵,在遊戲里是要給春人尋找失去記憶,在尋找記憶里發現以往的的約定和秘密,然後彼此拯救。

這個遊戲算是一個救贖遊戲,在遊戲里春人和葵經常有著存活二選一的情況,玩家需要的是在遊戲中找出線索,然後信任自己的愛人的決定,只有這樣兩個人才能都得到生存的機會,一旦失去了信任,就是萬劫不復的結果。玩這個遊戲就像是在經歷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在遊戲探險中看到了他們愛情的坎坷,玩家自己仿佛掌握了一對有情人的命運,生死就在一瞬間,遊戲會不會BE就看玩家的操作了。

似乎有關愛情的因素總是容易BE掉,也總是會有一些悲傷的元素在,《去月球》系列遊戲在愛情和夢想之間來回虐心,這個遊戲是各個方面的意難平了。作為系列遊戲,最有名的還會是《去月球》這個最初的版本,遊戲的設定很有趣,為即將死去的人修改記憶,從而幫助他們實現願望,不留遺憾的去世。就在他們要幫助一位想要去月球的老人時,發現老人只記得自己要去月球,而忘記了為什麼要去月球,然後就開始幫助老人找回記憶,在記憶看到了悲傷的往事。

​整個遊戲通關後,玩家會了解到主角的少年夢想、曾經的愛人、浪漫的約定,當然這只是過往回憶而已,現實里的主角臨近死亡,所有的承諾和夢想都沒有實現。殘酷的現實和美好的夢想對比,會讓玩家在螢幕的一頭為主角流淚,感嘆世事無常的同時也會想到自己,或許正處於少年、青年中的玩家會想到自己的夢想和愛情,趁著還有時間,趁著我們還年輕,一切都還可以再努力努力,不要留下遺憾。

現實和遊戲的融合

雖然遊戲中的劇情有經過誇張的藝術加工,但是和現實還是有所聯繫,也可以讓玩家在遊戲中找到現實中的影子。在《如果可以回家早一點》推出以後,大家都開始思考我們作為一個「社畜」的辛酸,誰不想早點回家呢?可誰又能保證每天早點回家呢?家庭和事業的平衡點難以維持,這種貼近生活而又荒誕的表現手法,把成年人的無奈展示得淋漓盡致,遊戲帶來的反思成為了遊戲的主要內容。

不管是《如果可以回家早一點》,還是《去月球》和《我在七年之後等你》,遊戲的故事都設計得十分真摯,大體上貼近真實的現實生活,玩家在遊戲中能夠更好的將自己代入故事,去體會遊戲中的情感,感受到裡面的失意、悲傷、無奈。哪怕後來玩家遊戲通關後,依然存在著和主角之間的「共情」,甚至聯想到自己的人生情感,為了讓自己的結局得到一個不同於遊戲的完美結局,在遊戲中的種種障礙,在現實里也要努力克服。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些年少時的願望、感情看起來那麼美好,但是在歲月的長河中會慢慢變質,慢慢地被時光毀滅。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堅定內心的渴望,在成長中一步步向現實妥協,失去了自己最初的夢想,這些遊戲就是在演繹真實的、血淋淋的殘酷現實,我們的一生還沒有過完,人生還在進行中,不要向《去月球》一樣,只能依靠臨死前篡改記憶來實現夢想。

​結語

幸福的樣子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對於遊戲里的故事來說也是一樣,大團圓結局差不多都是一樣的,但是BE的方式卻有很多種,吃過的糖扭個頭就忘了,被捅的「刀」卻永遠記得。悲劇總是更容易讓人記住,也會給玩家們警醒,遊戲里的結局只是一個虛擬的故事,現實中的一切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上,趁著一切都還沒有結束,該用心的地方不要鬆懈,別在現實里重複遊戲里的結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3BIvG0BMH2_cNUgBw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