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汪巷村:「產業+農游」點亮美麗經濟

2020-04-26     中國縣域經濟報

又是一年櫻桃紅。這幾天,浙江寧波餘姚市梁弄鎮汪巷村百果園農場負責人汪國武和他的六、七個員工早早起床,匆匆吃過早飯後,拿起竹籃,就準備採摘櫻桃了。他笑著說,「眼下正是櫻桃成熟季節,遊客特別多,都在等著我們去採摘。」「今年的櫻桃雖然因氣候原因減產,但價格不錯,現在鎮黨委、政府又在幫我們大力推介,以後的收入應該會越來越高。」談起村裡櫻桃的未來,汪巷村黨總支書記陳炯興奮不已。

汪巷村是紅色革命老區,現有耕地面積890畝。作為梁弄鎮櫻桃產業核心區,汪巷村有百果園農場、山路十八彎果園、拾翠農莊等3家採摘、休閒、觀光於一體的農家樂。在他們的引領下,村裡75家農戶有櫻桃樹,春來櫻花如雪,遊人遍野;櫻果飄香時,更是一派豐收美景。據了解,4月24日,餘姚市舉行了第二屆櫻桃王擂台賽,該村百果園農場的「梁弄紅」櫻桃再次摘得桂冠、山路十八彎的短柄櫻桃當選為「櫻桃皇后」、拾翠農莊選送的短柄櫻桃被評為銀果獎,這三個獎項的獲得,大大地提升該村櫻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每到採摘季,四面八方的遊客絡繹不絕,有寧波、杭州、上海的,甚至還有從北京來的,我們只需要坐在家裡,櫻桃就能變成錢!」 村黨總支書記陳炯自豪地介紹說,目前,全村櫻桃種植面積600畝,僅櫻桃採摘一項年產值就達480餘萬元,帶動了村民發家致富。

那麼,汪巷村的櫻桃為什麼會這樣紅呢?村黨總支書記陳炯介紹說,汪巷村屬半山區,多為沙粘土,所以種植櫻桃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雖然櫻桃種植歷史悠久,但真正形成規模種植的是2006年,至後並慢慢形成了規模和品牌。為此,為了從根本上扶持櫻桃種植面積的擴大,促進產業的發展。梁弄鎮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櫻桃種植的優厚政策;在技術上,汪巷村還積極聯繫省、寧波的農業專家,因地制宜解決了櫻桃栽培管理等技術難題,還將致力於研發櫻桃新品種,及時汲取國內外的成功經驗,提升櫻桃的市場競爭力。積極建設櫻桃苗木繁育基地、標準果園建設、成立農民合作組織等。

「目前我們村的櫻桃已經成為村民最主要的支撐產業。每年收穫櫻桃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村民們在地里忙碌的採摘景象和眾多前來採摘的遊客、收購的車輛,瞬間讓平日裡並不熱鬧的汪巷村有了一種「車水馬龍」的感覺。

自2017年擔任村黨支書記以來,陳炯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讓村民口袋裡的錢更多。」

經過陳炯多方協調,為村裡申請到了上級500餘萬元的資金,用於一期污水納管和後牆腳道路的拓寬改造,把原來的寬2米拓寬至現在的4米。有效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條件和產業發展滯後的現狀,緩解了櫻桃旅遊旺季的交通擁堵壓力。

「村裡的計劃是讓遊客們在汪巷村觀光之後,來村裡吃吃農家飯、采采綠色果,感受古色古香的農家氛圍。」陳炯說。為了打造農旅活動的新景觀。目前,村裡正以省文明村、3A級景區村莊創建和美麗鄉村升級改造工程為中心,進行整體景觀的提升改造,通過修繕狀元樓民宿、四明花海、新氧工程農業園,打造櫻桃觀光古道景觀,合理布局農旅服務中心和其他標誌性建築等,有序開發,以點成線、線帶面、面成片的形式,逐步形成以百果園農場、山路十八彎果園、拾翠農莊為中心的櫻桃採摘點和以狀元樓民宿、四明花海等為特色的產業+農游網絡體系,搭建獨具特色的旅遊產業鏈。

在今後的發展中,汪巷村依託櫻桃產業,通過櫻桃採摘節等農旅節慶活動,大力發展鄉村農旅,將村民增收的渠道進一步拓寬。使小小櫻桃引領區域美麗經濟發展的有力舉措,使汪巷這個紅色之村擁有驕傲的農業金名片。(曾慶華 通訊員 苗志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2O2u3EBfwtFQPkdprh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