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子上門借彩禮錢,兒媳要求打欠條,婆婆卻怒懟:外人就是矯情

2020-03-30     天亮了

01

偏心的公婆,到底有多傷人?這可能是一部分女人在結婚之後煩惱的來源。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帳。」說的就是兩個有血緣關係的親兄弟,在利益和金錢面前,也不能混淆,要拎得清,分得開,要明算帳。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必然會涉及到利益關係,這其中最讓人頭疼的就是親戚之間要借錢,尤其是如果兩個人是至親的手足,不借錢也不好意思,可是借了錢如果對方到最後不還,也是麻煩事。

而且在兩個兒子的家庭,很多老人都願意偏心小的,作為大的那一方,就總是被父母要求要照顧小的,一來二去,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不僅慣壞了其中的一方孩子,而另一方也會對父母有意見。

有多少婆婆,你們對小兒子的無底洞填充,最後的責任卻落在老大夫妻倆身上,這樣的拎不清只會破壞彼此之間家庭的和諧。

看過一部電視劇《妯娌的三國時代》:他們家有三個兒子,但是婆婆總是偏心小的,委屈老大以及他媳婦。大兒媳不僅要照顧一家老小,結果還不落好。小叔子撒個嬌,婆婆就趕緊把錢給拿了出來,結果這個家都被小叔子給揮霍了,原本是用來買車的錢給女朋友買了幾萬塊的包包。

婆婆一味的縱容跟偏袒自己的小兒子,只會讓他更不學無術。

何平就是家裡的老大,母親是傳統的農村老太太,偏心弟弟偏心的很,這一點讓何平很無奈。做父母的總是說「他是你弟弟,你讓著點,幫著點」,但其實很多時候,老大也挺無奈的。

02

何平是白手起家,因為家裡窮,他高中畢業就外出打工了,在外面打工的日子非常的苦。何平睡過地下室,一個星期吃一個雞腿都是奢侈,所幸生活的苦楚讓他更加的清醒,他才更加的努力,有了今天的成就。

何平真的是從小職員一步一步做起來的,他一天一夜沒睡找人追過帳,也因為兼職比較急被人騙過,周末一天打好幾份工,只睡四個小時。這些辛苦終於在他外出打工的第六個年頭給了他甜頭,除去每個月寄給母親和弟弟的生活費,他用自己攢了六年的錢,付了首付,在老家的省城終於買了自己的房子。

這麼多年,何平非常的感謝那一段比較苦澀的日子讓他珍惜現在的生活,同樣他也非常的感恩自己的女友,他和女友是在打工的第二個年認識的。

女友的家庭條件比他要好一點,在生活和工作上幫了他很多,最重要的是女友當時沒有嫌棄他窮,還不顧父母反對和他在一起,如果不是兩個人一起努力奮鬥到今天,何平可能也變成了老實的「大齡剩男」。

他們在老家的省城買了房子之後,就回去開了個小店,生意做得還好,日子也還湊合。

張悅跟何平結婚的時候,何平辦了一場熱熱鬧鬧的婚禮,他說自己必須得對得起張悅。

在婚後,他對張悅也特別的好,他把工資卡全部上交,平時下班以後也會主動來做家務。在張悅面對母親刁難的時候,他也能夠及時站出來保護張悅,和母親講道理,張悅覺得自己跟著他雖吃苦,但一點也不虧。

兩個人基本上沒有因為婚姻之間的瑣碎小事吵過架,唯一存在矛盾的可能就是小叔子,比起何平,張悅一點也看不上自己的小叔子。因為小叔子總是被婆婆寵溺,如今早已被他們慣得不成樣子,每天都遊手好閒不說,大學畢業以後還和一幫狐朋狗友出去鬼混,一個正經工作都沒有。

小叔子畢業之後,公婆就讓他去了省城跟著他們一起住,讓他們幫襯著。

張悅跟何平操心給他找過許多工作,但是小叔子都沒有做長久,不是嫌工資太低,就是嫌老闆管得太緊,換了十幾份工作也沒有一個著落。

如今小叔子已經二十多歲了,還總是向家裡要錢,婆婆那點退休金根本就不夠他花的,等到婆婆沒錢了,就會找何平要,因為何平就這麼一個弟弟和母親,張悅也不好意思拒絕,只能順從何平的意思,接濟不爭氣的小叔子。

因為婆婆每次要的也不多,都是三百五百的借,張悅也沒有太在意,錢少的時候確實不顯多,可是要錢的次數多了,就容易招人煩。時間久了,張悅就不樂意了,跟何平提起來,何平去找了母親,並「警告」小叔子,他們才清凈一點。

到後來的時候,小叔子要錢的次數確實少了,可是婆婆要錢的數目卻越來越大,張悅乾脆就不搭理他們了。看著張悅跟何平都不願意出錢,婆婆也沒有辦法,眼看著小叔子就要到了成婚的年紀,可是連女方的彩禮都出不起。

小叔子畢業工作這幾年,換工作太勤,也沒攢下什麼錢。身為一個成年人自己不努力,還怪自己沒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張悅很看不上他這一點,沒出息。

後來小叔子戀愛了,和他的女朋友是在朋友聚會上認識的,而且兩個人在一起同居很久了,結婚是早晚的事,當女友那邊來催的時候,小叔子卻拿不出來錢。婆婆沒有辦法,只好帶小叔子帶來找何平,這次借錢數目不小,一借就是十萬。

張悅一聽數字,十萬也不是一個小數,可是這麼大的事,又不能不借,於是張悅就想到了要寫借條。小叔子一聽要寫借條自然不樂意,又開始衝著母親使眼色,婆婆說:「外人就是矯情,都是一家人,何平是他親哥,寫什麼借條,你見不見外?」

婆婆的言語,張悅也不惱怒,而是慢悠悠說道:

「媽,這不是見外不見外的事,如果是一兩千,現在你拿走都沒問題,但是十萬並不是一個小數目,我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既然何平讓我管錢,我就要把錢管好,就算何平在這,他也不一定樂意小叔子就這樣把錢拿走,如果小叔要錢,必須寫借條,否則我們也不會借。還有,每次都借錢,以前的錢可以先還了嗎?」

聽張悅的口氣,小叔子和婆婆也沒有辦法,於是婆婆就給何平打電話,結果何平和張悅說的一樣,彩禮錢是急事,小叔子只好寫了借條。

即便是寫了借條,張悅也深知這個錢小叔子不會還。她也跟何平說好了,「幫你弟弟只能幫到這,到此為止,以後他跟你一分錢關係都沒有」。何平應允,這麼多年,他也早已經受夠了,可不想再當「扶弟魔」。

03

張悅婆婆的做法真的印證了一句老話:只有偏心的父母,沒有不下雨的天。

在我身邊,也有許多父母愛偏心小一點的孩子,他們總是把「你比弟弟妹妹大,要讓著他們點」這句話作為藉口。

其實,面對借錢,幫扶小叔子這件事,張悅的做法已經算很良心了,有的被父母威脅也不會借,哪怕和親生兄弟斷絕關係老死不相往來也不願意妥協遷就。

像張悅這樣寫借條還把錢借出去,只能說他們還是很在乎親情的,所以,我想提醒一些總是偏心的父母,孩子們原本是血脈相連,都是你的親生骨肉,他們能和不能和諧相處不僅看自己,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態度。

有些兄弟姐妹長大後原本可以是除父母以外彼此最堅實的依靠,卻生生地被父母的偏心分離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偏心道德綁架老大,這樣一來二去,誰也落不著好處。

作為父母,不要總是單方面寵溺自己偏心的孩子,年紀的大小決定不了什麼,父母一碗水端平真的太重要,如果總是一味的偏心小的那個,這樣下去不僅會毀了被寵愛的孩子,還會毀了另一個孩子的幸福生活,想想這樣何苦呢?

如果問親情和金錢哪一個更重要?

相信所有人的回答都是親情,我們應該重視親情,不應該把金錢看得太重,但是對於那些總是向我們借錢也不想著還的人,即使關係再親密,哪怕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不能總是一味地遷就他,更不能把錢理所當然的借給他。

要知道,「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有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別人的想法,就像張悅的婆婆一樣,即便是張悅拒絕了一兩次,婆婆還是會厚臉皮的借錢,遇到這樣的問題,自己就應該注意了,要控制好自己,不能總是做那個一味付出的人。

適可而止的遷就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王牌,我們是手足,當然也要講情義,但是我們也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如果對方一味地索取,你也應該及時站出來,維護好自身的利益。

古人曾經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解一時之需,授之以漁則可以解一生之需。

無休止的去幫助偏袒那個不爭氣的孩子只會助紂為虐,還會傷了家庭成員的和氣,何苦呢。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當父母的掂量清楚。

- END -

今日話題:你公婆會偏心嗎?有過什麼麻煩事?歡迎留言。

作者:YIBAO;情感原創作者,寫世間冷暖,看人間百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qvoKXEBiuFnsJQV4q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