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會看到有一些人很精神、說話聲音洪亮、做事也特別積極,給人一種自信、積極向上、充滿力量的感覺;但是還會有一些人總是無精打采、說話細聲細語、做事情也不積極,給人一種「懶懶」的,畏畏縮縮的感覺;我們一般都會歸咎於性格,其實有很多人並不完全是因為性格造成他「懶懶的,畏畏縮縮」的樣子,他們也想積極、充滿活力,可是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這種人往往都是氣不足,也就是我們說的「氣虛」,那麼氣虛是哪裡虛呢?
中醫將我們人體的五臟六腑都對應了不同的五行,用五行來表示人體五臟六腑的習性、功能;其中脾胃的五行屬土,我們大家都知道,土在自然界中非常重要,有了土才能長出各種植物,我們人類才能生存,所以有一句話叫做「土生萬物」,我們人體也一樣,脾胃五行屬土,位居身體的中央,只有脾胃強壯,才能將吃進來的食物消化吸收轉化為我們人體需要的能量,脾胃就像一台汽車的發動機一樣,控制著身體的整個動力供應,這個動力就叫做「中氣」,只有中氣足,人體各個臟腑的功能才能正常。
如果脾胃虛弱,那麼時間久了就會出現中氣不足的情況,於是人就會有一系列氣虛的表現:
1、臉上沒有光澤、體力差;
2、少言懶語、容易神疲乏力;
3、怕冷、怕風,容易感冒;
4、吃東西容易腹脹;
5、大便不成形
所以當你身邊有些人總是「懶懶的」,也許他不是真的懶,而是「氣虛」
給大家推薦一個健脾、祛濕、補中氣特別好的方子
配方:白扁豆、白朮、茯苓、甘草、桔梗、蓮子、人參、砂仁、山藥、薏苡仁
這個方子的主要作用就是:健脾、祛濕、補氣
脾主運化,當脾氣虛弱的時候,水濕代謝不充分,身體自然就會出現水濕重的情況,所以這個方子,一方面補脾,直抵根源,斷絕水濕的來源,提升人體的正氣;一方面祛除水濕,因為水濕的存在會遏制脾氣的生髮;整個方子的思路就是「一補一瀉,一升一降」,讓脾氣生髮起來,把多餘的水濕代謝掉!在服用這個藥的時候,水濕特別重的人可能會出現小便比較多的情況,這是正常的!
一般氣虛的人,服用一段時間後臉色會明顯變的更有光澤,身體乏力的情況也會得到改善。
最重要的一點
文章中的調理方法,只作為參考,不能照搬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