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嶺,只為一場最美的遇見

2021-01-07   當代公益

原標題:翻山越嶺,只為一場最美的遇見

汽車行駛在蜿蜒的山路上,放眼望去,山峰綿延不斷,相聚成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所展現出的別致風景,再加上天空時不時飄起的小雨,讓貴州山區獨有的自然風韻更加令人神往。

然而,此次行程的目的地與風景無關,只為與 大山里 一群孩子的相遇。

這些孩子來自於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鼓樓街道蒙壩小這是一所地處貴州山區的鄉村學校,校內留守兒童貧困學生近半。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百特中國·藍色聽診器留守兒童關愛計劃的志願者團隊與孩子們度過了一段溫暖而充實的小時光。

不一樣的課堂,不一樣的視界

「老師,你看我折的千紙鶴好不好看?」

「老師,你看我畫的蝸牛,背上有朵花兒。」

「老師,剛才蒙著眼睛,我心裡好害怕。」

......

由百特中國十餘位員工組成的志願者團隊為孩子們帶去的美術、舞蹈、手工、朗誦、計算機、拓展遊戲以及生理衛生和自我保護等課程,讓孩子們興奮不已。

為想像力插上翅膀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用自己的雙手勾勒出五彩斑斕的童年。可是,由於鄉村學校師資力量的限制,美術、手工等課程成為了孩子們的「奢侈品」,一聽說志願者老師要來教授這些課程,孩子們一下就雀躍起來。

在黃容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拿起五顏六色的畫筆,彷佛開啟了另一個世界,在那裡,可以任由想像力飛翔:原來雨後在校園操場上看到的小蝸牛,竟然可以畫得那麼多彩......

Coco老師的手工課,總是有很多神奇的事情發生,一張普普通通的紙,通過折摺疊疊,就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小動物。

同學們眼睛睜得大大的,生怕錯過任何一個步驟,期間還不時地發出「哇,好厲害」的感慨,手裡拿著折好的作品,孩子們的眼睛都在閃著光,原來自己的小手也可以做到。

「摺紙,不但可以鍛鍊孩子們的手指靈活度,還能夠激發想像力。」Coco老師說,「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很複雜的原材料,孩子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從中體會到快樂和成就。」

一個小小的桔子,也成為了志願者老師們手裡的道具。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以「桔子」為主題,從五感出發進行聯想接龍,再到講台上來分享小組成果。

一堂課下來,孩子們不但學會了多維度觀察事物、發散思維對事物進行分類歸納思考,還通過勇敢、自信的表達收穫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很多掌聲,真是收穫滿滿。

世界真奇妙

支教的意義之一,便在於用志願者的視野,為孩子們帶去更好的學習方法、更廣闊的世界,在孩子們的心中埋下美好、夢想的種子。

以孩子們平時接觸的古詩詞為媒介,小湯老師將朗誦與舞蹈進行結合,平時那些看起來枯燥的詞句一下子就變得生動起來。 孩子不僅體會到了詩句中的美好意境,更是敢於站在講台上,去表達、去展示、去引領。

一堂有關計算機歷史的課程,張老師帶著孩子們追本溯源,從萌芽到發展,孩子們從中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發展的迅猛以及這期間那些科學家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我也想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將來發明可以幫奶奶做家務的機器人。」孩子們質樸的夢想,也讓現場的老師非常感動。

懂得感恩和信任

蒙上眼睛,去感受作為一個盲人,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不能講話,去體會作為一個失語者,是如何與他人溝通的?

為了讓孩子們在學習知識之餘,也學會信任、感恩、責任、協作這些優良的品質,志願者趙老師特別為孩子們設計了有趣的遊戲,讓他們在遊戲中去感受、去理解,希望用這種方式讓這些品質內化到他們的心裡,成為滋養未來人生的一片沃土。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通過遊戲,孩子們懂得了盲人和聾啞人的不容易,也學會了在團隊中,要給予同伴絕對的信任,要感恩於夥伴所給的幫助,要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遊戲過後,小夥伴們之間的感情似乎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有健康才有成長

隨著新聞中、網絡上曝光的鄉村留守兒童遭遇猥褻案件的增多,留守兒童性教育也引發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

事實上,在偏遠鄉村,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家裡老人信息閉塞、觀念落後等原因,很多孩子的生理健康知識近乎空白,自我保護意識非常薄弱,成長狀況令人擔憂。

為此,崔老師和程老師分別為高年級的男孩和女孩帶去了生理衛生知識,通過對青春期的孩子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的講解,讓孩子們用健康的心態正視自己的身體,通過對性侵害的認知和識別,幫助他們增強自我保護和防範意識。

同時, 百特中國還特別定製了《兒童安全成長手冊》,希望在志願者老師不在身邊的日子裡,孩子們可以從書中找到那些困惑自己的問題答案,利用知識的力量帶給他們最安心的守護。

「或許是播一粒種子,或許是照亮一束光,或許只是快樂的一堂課,但是我相信這會成為孩子們,也會成為我們,記憶底色的一部分。」志願者Coco老師的感受,也是志願者們此次支教過程中的共同心聲。

愛心家訪,傳遞溫暖和力量

為了進一步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和他們的心理狀態,以便在後續的公益行動中給予他們更具針對性的幫扶,志願者們在課餘時間進行了愛心家訪。

他們帶著米、油、面等生活用品和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具,來到了4位貧困的留守兒童家中。

知道志願者老師要來,小浩然趕緊拿出抹布把家裡的凳子擦拭乾凈讓老師們坐,老師坐下後又幫助爺爺奶奶倒水招呼老師,儼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通過家訪,志願者們了解到,這些孩子從小父母就不在身邊,一直和老人一起生活,一年裡和父母見面的機會屈指可數。當問起他們最大的願望,孩子們都會羞澀地表示想和爸爸媽媽多待一段時間。

儘管生活貧困,儘管缺少陪伴,可他們都特別懂事,在學習上從來不讓家裡人擔心,貼在牆上的獎狀見證著他們的努力和成長。

在學習之餘,他們還會幫助年邁的爺爺奶奶做家務、干農活、照顧弟弟妹妹。小小的年紀,他們稚嫩的肩膀上便扛起了大大的責任。

當志願者老師把帶來的學習用品交到孩子們的手中,看到他們燦爛的笑臉,大家的心裡也都暖暖的。「希望你能夠用功讀書,將來去到外面那個更大的世界,爸爸媽媽一定會以你為傲的。這是志願者們的祝願,也是孩子們的夢想

教師培訓,讓關愛直抵核心

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不但需要身體力行地走到他們中間去深入了解,去有效陪伴,更需要長效的機制去支撐。

在鄉村學校,陪伴孩子們最久的,可以第一時間解決孩子們問題的就是鄉村教師這個群體。為此,百特中國特別邀請了著名心理學家陳教授為湖北、甘肅、貴州三所小學的老師們針對留守兒童的一些常見心理問題以及應對方式進行了線上培訓。

培訓結束,老師們紛紛表示:「作為孩子們身邊的老師,雖然對留守兒童的問題看得很清楚,但有時候因為缺乏心理輔導方面的經驗,有些方法收效甚微。陳教授的講座,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切實可行的心理疏導方法。」

點亮微心愿,放飛大夢想

在貴州站活動中的最後一天,志願者們讓孩子們以「心愿」為主題,拿起畫筆,畫出自己的小心愿。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孩子們不知道的是,這些小小的心愿將被送往百特中國的總部, 百特中國的員工們將會以「微心愿認領」的形式,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的公益行動中,為孩子們送去一份驚喜的新年禮物。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卡爾薩根在《宇宙》中說:「在廣袤的空間和無限的空間中,能與你共享同一顆行星和同一段時光是我的榮幸。」

對於百特中國·藍色聽診器留守兒童關愛計劃2020年貴州之行而言,同樣感恩於這次美好的相遇,因為志願者們的付出,孩子們擁有了一段充實的時光;因為孩子們的笑臉,志願者們也收穫了一段溫暖的記憶。

未來,藍色聽診器計劃將帶著更多志願者的愛溫暖前行,通過資源整合和公益創新,在關愛留守兒童的路上越走越深,越走越遠。

用一種充滿儀式感的方式,和2020說再見吧!

唐昊對話項飆:公益慈善事業需要培育滿天星斗的小自留地

這四萬張照片,每一張都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