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七年談判近尾聲,印度終於正視自由貿易的實質

2019-10-01     中國網觀點中國

王孝松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

近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在越南進行最新一次談判,各方有望在關稅減讓方面達成重要進展,標誌著中國同亞太地區的重要貿易夥伴之間將進行更為深入的經貿合作,中國邁出了通過擴大經貿朋友圈來抵禦中美貿易摩擦不利衝擊的關鍵一步。

「釘子戶」印度終於鬆口了!RCEP開啟區域經貿合作新篇章

RCEP談判加緊推進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是2012年由東協發起,成員包括東協10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共16方而制定的協定。該協定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最重要的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後將覆蓋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貿易量,成為世界上涵蓋人口最多、成員構成最多元、最具發展活力的自由貿易區。

截至2019年9月底, RCEP已經完成了28次談判並召開了7次部長級會議。總體來看, RCEP的談判取得了重要階段性進展, 中小企業、經濟技術合作等條款已經完成談判, 儘管在一些領域仍存在分歧, 但大部分條款都有實質性的推進並達成了初步共識。自2013年5月RCEP進行第一輪談判以來, 由於各成員國在貨物和服務貿易領域分歧較大,談判進程較為緩慢, 沒能按預期在2015年結束談判。隨後, 在RCEP成員國的共同努力下, RCEP談判繼續向前推進。

「釘子戶」印度終於鬆口了!RCEP開啟區域經貿合作新篇章

達成協議不可能一蹴而就

本次在越南舉行的談判表明,RCEP談判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正在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各方均顯示出強勁的達成協議意願。從議題來看,RCEP不僅涵蓋貨物貿易、爭端解決、服務貿易、投資等議題,也涉及到智慧財產權、數字貿易、金融、電信等新議題。RCEP談判不僅將貨物貿易中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納入自由化範圍, 最終實現貿易自由化, 而且計劃大幅削減服務貿易領域的限制和歧視性措施,基於現有的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和「東協+1」自由貿易協定實現更高水平的服務貿易自由化。與此同時, 由於RCEP的成員國大多是發展中國家, 使得RCEP具有一定程度的「南南合作」特徵, 這就意味著,RCEP不可能一味地追求高標準,必須充分考慮到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貿易自由化容忍度, 因此RCEP的成功, 也離不開經濟技術合作、能力建設、早期收穫、過渡或差別待遇等特殊安排或條款, 自由貿易協定中各方利益的「平衡」也是影響談判成敗的關鍵因素。

在亞洲地區,中印兩國都是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國,近年來,兩國之間的合作關係日趨緊密,而競爭關係也日趨激烈。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鋼鐵、乳製品等行業公開反對印度加入RCEP,擔心本行業受到衝擊。但印度商工部長表示,印度拒絕加入RCEP將使「出口業處於不利地位」,國家利益不能被個別行業所挾持,必須從整體角度看待「國家利益」。這就意味著,印度將在可預見的時期內簽署RCEP。印度各方都意識到,即使沒有自貿協定,中國在多個領域也具有市場優勢,簽署RCEP後,印度可能逐步對80%的中國產品減免關稅,這一減讓規模要小於對其他國家的減讓規模。

「釘子戶」印度終於鬆口了!RCEP開啟區域經貿合作新篇章

中方努力開啟區域合作新篇章

二戰後,世界市場的開放主要依靠多邊機制(GATT/WTO)推動。但是,現實中,在多邊層面推動世界市場的深度開放,包括規制建設越來越困難,就像多哈回合,無疾而終。如今,儘管美國推行單邊主義,對WTO發難,以雙邊替代區域,但區域性開放潮流勢頭不減。例如,近期完成了一些大型自貿區的談判,包括歐日緊密夥伴關係協定、歐越自貿區協定、歐盟—南方共同市場協定、非洲自貿區等,令人矚目。

推動RCEP的談判過程中,中國的作用令人關注。作為世界最大的貿易國、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發揮引領作用,協調好同印度等大國之間的利益,就會極大推進RCEP的談判進程。當前,中美貿易摩擦仍在持續,中美雙方正在進行艱苦的貿易談判,中國對外貿易未來前景不容樂觀。通過RCEP這個區域開放平台,中國能更好地融入到亞太經濟一體化之中,通過擴大經貿朋友圈來抵禦不利的外部衝擊。中國如果能為RCEP拿出高水平的開放清單,不僅能夠起到引領作用,而且有利於解決中美貿易摩擦與爭端,從而更好地發展外向型經濟、分享經濟全球化的紅利。(責任編輯:唐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hpliW0BMH2_cNUgCAD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