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期 話題作文(二)-備戰2020年中考之優秀範文

2020-02-02   曉語文

第09期 話題作文(二)-備戰2020年中考之優秀範文


第09期 話題作文

真題在線:

【2019年遂寧中考】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總有一些美好,會觸動我們的心靈,溫暖我們的人生;與家人共享的溫馨、

與朋友相處的愉悅、與美景融合的愜意、與書籍為伴的充實……

請以「美好」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提示與要求】

(1)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

(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等,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3)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佳作秀場:

感悟美好

歲月無聲地在我身旁穿梭,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腦海中定格,快樂時總將它們一一取出,任美麗在思緒間綻放。

世間本無完美,茉莉香氣襲人但不夠艷麗,牡丹雍容華貴卻少了幾份馨香,玫瑰雖色香俱全可又渾身是刺……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如果拿自己的財富和比爾蓋茨比,拿自己的容貌和嫦娥西施比,那世間有幾人能幸福呢?我們無須感嘆年華流逝的漠然孤寂,也不必為日月如晦,花開花落而惋惜,一朵花的枯萎荒蕪不了一個春天,一次挫折也毀滅不了整個人生。

想起詩仙李白,他當不上官又囊中羞澀,但口出無可置疑之句「天生我才比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如此赤赤條條地皈依於美好,讓我們不禁為之肅然起敬。

一葉知秋,在淡淡的陽光下拎起季節的落葉,你會發現秋季來臨的那種喜悅與甜美。一片落葉能帶給你一份淒涼,同樣也能帶給你一份美與真,那我們就將美與真常存心中。

我們常常用失落把自己包裹起來,一直嘆息生命的平凡與渺小,宛若一杯失去醇香的酒,卻把美好壓縮在心中一個不知名的角落裡。只要我們將美好還原,讓美好充溢我們的心靈,就會始終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與豁然的胸懷。

人生美麗,從生命的開端到結束,孕育著無盡的美。心靈,在美麗中晃動;希望,在美麗中萌芽;生命,在美麗中充實。讓我們傾注所有的激情,所有的心智,去感悟人生。

秒手指津:

話題作文要求寬鬆,沒有審題障礙,看起來比較好寫,但恰恰是因為這一點,往往易讓學生走進誤區。因此,以下幾點尤其應該引起注意

1.不要把話題當文章。話題作文的導語提供的是寫作範圍,並非作文題目。人家的話題是什麼,你就以什麼為題,否則就有可能出現不應有的失誤,出力不討好。

2.不要以為"文體不限」 就是"不要文體」。如果不管文體,信馬由韁,文章就會不倫不類。所以一定要選定一種文體,然後按這一文體的有關要求寫作。

3.不要摘錄導語。不少考生誤將導語作為材料作文的」材料」, -開篇就」引」入文中,然後才開始或編述故事,或展開議論,這樣的開篇自然也就成為文章的一大敗筆。

4.不要泛泛而談。有些學生」拿」 起話題就寫,根本沒考慮」大題小做」, 浮光掠影,泛泛而談,致使作文中充滿了大話、假話、空話、套話,全文找不出明晰的中心。

5.不要游離「話題」。少數同學對「話題」不假思索,寫出來的文章根本沒有觸及話題,甚至與「話題有關的詞眼也找不到,完全成了自由作文。因此,寫作前一定要讀懂「話題」,寫作中一定要扣住話題。實,有的文章只要在恰當的地方點示一下話題 ,文章就不擔心離題了。

實戰演練:

一.閱讀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910年秋,不滿17歲的毛澤東準備離開閉塞的韶關去長沙求學。臨行前,寫成《父親》一詩:「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力透紙背的四行短詩,書寫了偉人人生啟航之際的少年豪情,縱貫了偉人一生的信念追求。 當下的同學們正值人生花季,絢爛無比。正所謂心中有夢,肩上有責,腳下有路。在18歲成人禮即將.到來之際,你想說些什麼?

請以」我的青春寄語」為話題,寫-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提示與要求】

1.自擬標題;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鮮明;

2.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請用"XXX"代替。

佳作秀場:

奮鬥讓青春更美麗

青春,一個閃光又絢麗的字眼,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充溢著無限的激情與期望;滿載著無限的生機與陽光。它是作家耀眼的語言,是戰士沸騰的熱血,是明星在舞台.上熱情洋溢的歌聲,它令多少人陶醉!又令多少人嚮往。然而每個人的青春卻不盡相同,有的人利用寧願放棄這上天給予他們的"天賦」, 只是揮霍光陰,只是享受,整日的活在醉生夢死的時光中,不去奮鬥拼搏,那麼我想問一句,這對於我們來說還有什麼意義?整天幹著八十歲老奶奶都能幹的事情,我們還能算擁有青春嗎?所以我想說,只有在奮鬥中度過的青春才叫青春,這樣我們的青春才能最美麗,我們的青春才能最輝煌。

青春如同一株無人問津的小草,或許沒有陽光、沒有雨露、沒有一路的芬芳花香,或許無人問津;只有踐踏,只有侮辱,但它只有默默而頑強的活著,終究會盛開出一朵嬌艷美麗的花朵。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道。」昭示著一代偉人奮鬥的青春。 他們的青春因充滿奮鬥和激情而洋溢著美好,而今,青春正我在我們手中,我們不能容忍青春在我們手中白白流逝,我們不能在嘆息聲中虛度光陰,我們更不能在嘆息聲中了結生命,那麼我們就讓奮鬥的青春之花永遠綻放在我們心中,我們絢麗多彩的青春書寫一卷有聲有色的人生。

青春在奮鬥中展現美麗,青春在奮鬥中展現輝煌。就像雄鷹的美麗是展現在他搏風擊雨中,如蒼天之魂的翱翔中,正擁有青春的我們,何不以勇銳蓋過怯懦,以進取壓倒苟安,讓我們揚起奮鬥的帆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不斷前行,展示我們新一代人青春的壯美與力量,讓我們就像雄鷹一樣搏擊長空吧!讓青 春之歌揚出昂揚的旋律,讓我們的聲明發出耀眼的光芒。

我們青春年少,我們鬥志昂揚,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美麗的階段,奮發是我們的格言, 努力是我們的標誌,勤勞是我們的習慣,奉獻是我們的信條!奮鬥是我們榜樣!達文西曾經說過:」趁年輕少壯去探求知識吧,這樣,年輕才不會空虛。」

青春歲月,有過掙扎,有過彷徨,但更多的是同伴的努力催人奮起,促我奮鬥,催我向上,看著有些朋友們得過且過,虛度光陰,我也曾猶豫,看著看著有些人整日的紫醉金迷、吃喝玩樂,我也曾動搖,每當彷徨時,我便想起了想起了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奮鬥之路,正是他一次次的實驗,堅持不懈的奮鬥,才解決了十三億人的吃飯問題,每當我迷茫時, 經常會有-一個響亮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奮鬥吧,努力吧,美麗的風景前面,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奉獻的青春會閃光,拼搏的青春最耀眼,努力的青春最寶貴!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奮鬥的青春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詩篇!是奮鬥不止讓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在失敗中奮起,是奮鬥不止的步伐讓愛因斯坦完成了-項項的發明,造福人類,照亮人間!是奮鬥的旋律讓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又是奮鬥不止的節奏,催促著中國新-代,催促我們時刻努力,中國在發展,中國在前進,中國需要我們青年一代的努力,中國的騰飛需要我們去奮鬥,去努力,朋

友們,青春是寶貴的,奮鬥的青春更加美麗!

秒手指津:

話題作文的寫作範圍很寬,然而正是因為太寬了,反而會讓我們找不到具體的方向和出路。其實,這個時候審題的作用就是讓這個太寬的範圍迅速縮小成一條線、一個點,這樣我們就能比較容易看清應該邁進哪個「路口」。下面我們分三種情況來談這個問題。

一.帶有引導語的話題作文

對待引導語,我們可以用挖掘法來找出裡面所包含的信息,幫助我們加深對話題的理解,找到寫作的方向。例如這道題:

什麼是牽掛?牽掛是一種思念,牽掛是一種情懷。牽掛有如高飄的風箏掙不脫細長的線繩,牽掛有如瓜豆的藤蔓纏繞著籬笆;牽掛是母親村頭的守望,牽掛是遊子孤燈下的悵惘。請以「牽掛」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牽掛」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容易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印象。這會影響我們進一步的構思。這時,我們可以通過對材料中兩個比喻的挖掘,來使它具體化。想想「高飄的風箏掙不脫細長的線繩」具體比喻什麼,通過聯想,就會想到海外遊子對祖國的挂念,在外求學的學子對母親的惦念,父母對子女的思念,對久別的同學、朋友的想念;而「瓜豆的藤蔓纏繞著籬笆」則容易讓我們想到子女對家庭的依戀,妻子對丈夫的眷戀等。這樣就能迅速找到思路,確定主題。

需要注意的是,引導語只是幫助我們理解話題的含義的,並不是來限制我們的思維的。在深入進去理解了引導語的關鍵涵義之後,還要能夠跳得出來。不要把眼光只僅僅盯住引導語中的那些詞句,就輕易確定寫作的方向。最好擺脫開它的束縛,想想外面還有沒有可以開拓的空間,可以寫作的角度。因為大多數考生為了省事都按照試題中提示的角度去寫,就容易給改卷老師造成「熟面孔」的感覺,不容易得高分。比如有些話題作文在引導語中羅列了很多能確定寫作角度的情景,後面還帶了省略號。這時我們不必急著下筆,不妨多想想省略號裡面的含義,看看還省略了哪些情景,說不定就能靈感忽現,寫出一篇題材、構思新穎的佳作。

二.由一個詞語構成的話題作文

有些話題作文,沒有提供引導語,只是一個單獨的詞語作為話題。這種情況,由於沒有材料和提示語來幫助理解,往往讓學生茫然無所適從,大腦一片空白,如同身處曠野雪原,不知該走向哪裡。其實,對待這種話題作文,我們也有辦法,那就是採用擴展法來進行審題。這樣就能快速擴大它的內涵,縮小它的外延,找到明確的切入點。

擴展法可以從多個角度來進行。既可以從前面擴展,也可以從後面擴展,比如「溫暖」,可以擴展為「媽媽的溫暖」「老師的溫暖」「溫暖的回憶」「溫暖的家庭」等;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或者一處地點,一處場景,如「校園的溫暖」「風中的溫暖」「燈下的溫暖」「春天的溫暖」等;既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溫暖的手套」「溫暖的心靈」「溫暖的世界」「溫暖的人生」等;既可以是社會生活中的,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如「溫暖的血液」「溫暖的等待」「溫暖的季節」「溫暖的河流」等;既可以是範圍的縮小,也可以是理性的思考,如「我們為什麼需要溫暖」「怎樣才能溫暖別人」等。上面的話題「溫暖」兼有名詞和形容詞的詞性,如果話題是一個動詞,一般都是用在後面添加賓語的方法進行擴展,如「見證」,我們可以擴展成「見證歷史」「見證奇蹟」「見證災難」「見證成功」「見證成長」等。

三.由一個短語構成的話題作文

首先說明一下,短語是由詞語組成的,因此仍然可以上面的方法對短語中的詞語進行擴展,只是複雜一些,但方法相同,不再贅述。

這裡說的是另外一種方法:邏輯分析法。就是對短語內在的邏輯關係進行分析,先看它是並列、偏正、動賓,還是其他關係,找到側重點,再進行「是什麼(概念)」「為什麼(原因)」「怎麼做(做法)」「怎麼樣(結果)」的推求設問。

如話題作文「解放自己」,首先要確定它是一個動賓關係,「解放」是重點,「自己」是對象,這樣就基本上能確定它的寫作範圍和重點。然後再推問「什麼是解放自己」「為什麼解放自己」「怎麼解放自己」「解放以後會怎麼樣」,這樣便能進一步界定寫作的框架和思路,找到突破的方向。

佳作秀場:

二.請以"不可怕」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題目自擬;

有真情實感;

文體不限;

不於600字(寫成詩歌不少於30行);

文章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輸不可怕

人們常說: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難有成就。在現實生活中,我就有和別人合作的經歷。

一天我們上體育課,剛好,二班也上。他們與我們不同的是,他們手裡多了一條拔河的繩子。我們看見了心裡痒痒的也想玩,被二班的單老師聽到了,她就說:「要不你們來一場比賽吧。」我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便拿起了繩子的另一端,比賽開始了------我們狠勁的拉著繩子,可是,我能感覺繩子左右搖晃,把我帶扯的跟著跑,根本用不上勁,還有同學往我腳上踩,還有的乾脆坐在地不起來了。而二班的同學就不一樣了,還沒開始呢,他們就拉開架勢,一喊開始,有勁的同學使勁拉,沒有拉的同學大喊加油------不用說,這第一回合我們敗了下來。

同學們不服氣,繼續第二回合,單老師說:「這次我們每個班挑五個人比賽。」大家都同意,都挑了五個力量大的同學參加。一聲令下,二班的還是步伐一致的拉,聲音一致的喊加油。我們班還是難以招架,就有同學一邊拉著,還一邊埋怨同學拉的不夠用勁,他就說我用勁了,你沒用勁-----每個同學都認為對方不對,第二回合,失敗!

同學們有的氣餒了,可礙於面子這第三回合不拉不行啊,拉吧,勉強上來幾個不怕死的,招呼在遠處看熱鬧的同學,來跟前喊加油,他們坐在矮牆上耷拉著二郎腿,咬著手指笑,就是不來,就有同學罵髒話------賭氣拉一回合,不等二班歡呼,拉的同學扔下手中的繩子,頭也不回的大步回教室,那些剛才還笑的同學,才感覺自己也該回教室比較好看些。

全班同學都回到了教室,好像說好了似的,很大一會大家誰也不說話,然後大家似乎都明白了什麼,幾乎是異口同聲了:「我知道了,是因為大家不團結,沒有合作精神。」找到了自己敗的地方,同學們都說:「下次,我們不會放過二班」。我們都使勁點頭。

這次比賽我們輸在了不會合作上,下次我們該如何合作呢?同學們又商量開了……

秒手指津:

話題作文該怎樣立意?

「立」就是「站立」「樹立」,「意」就是中心思想。「立意」決定了一篇文章的寫作方向、寫作價值,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和核心。「意」立不好,文章就會像一盤散沙,或者一個乾癟的茄子,毫無力量,毫無生機。「立意」有散亂和精準之分,有膚淺和深刻之分,有陳俗和新穎之分。那麼該怎樣快速給話題作文找到一個有價值的立意,讓文章像一棵大樹一樣,在文字之間站立起來呢?相信學會了下面的四種思維方法,你一定能做到。

一.線性思維。

很多作文話題都不夠具體,這時可以讓思維按照一條線的方式,逐漸給它添枝加葉,最後變得豐滿起來,立意也便確定了。如話題作文「燈」,我們可以這樣去思考:燈——油燈——油燈下的母親——為我縫製衣服——母愛如燈——照亮我人生的路程。再如2015湖南高考話題作文「早」,可以這樣去思考:早——早晨——早起——早起的鳥兒——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二.發散思維。

就是讓思維從一個點出發,進行多角度的輻射,這樣便於我們迅速找到自己喜歡的主題。如話題「成功與失敗」,可以從二者的關係入手,寫「失敗是成功之母」;從人生態度入手,寫「應看淡成功與失敗」;從條件入手,寫「成功與失敗全在於自己」;從結果入手,寫「成功與失敗都促使人成熟」等。

三.反向思維。

就是學會正題反寫,反題正寫;實題虛寫,虛題實寫;大題小寫,小題大寫等。這樣便於開闢寫作空間,而且達到新穎獨特的效果。如2003全國高考話題作文「感情的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既可以站在富人的角度寫「做出判斷要力避感情因素的干擾」,也可以站在鄰居老人的角度寫「做事要考慮對象的不同而調整策略」。

四.辯證思維。

有些作文話題是由兩方面因素組成,體現矛盾的辨證統一性,立意時要兼顧兩面或在兼顧兩面的基礎上重點突出一面。如 「相信自已與聽取別人」,就要辯證地進行分析:合理地相信自已、保持自信是應該的,但過於自信就成了固執已見而不可取了;同樣,虛心聽取別人的合理意見是應該的,但盲目聽從別人也是不可取的。對這個話題的立意便可以從兼顧這兩面,或在兼顧這兩面的基礎上突出其中一點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