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做飯讓我來,你多休息」「我是來照顧你們的,做飯算什麼」

2019-11-05   大俠李事事兒

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希望我家是超市」的生活經歷,她慶幸自己有個明事理的婆婆,但是遇到一個超感性的老公也讓人哭笑不得。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家裡誰更感性呢?

我跟老公是大學同學,我們學院男生超級少,再那樣一個陰盛陽衰嚴重的學院裡,我能找到同班同學談戀愛,簡直是傳奇性的新聞。用時下年輕人的話說,就是老公有點娘。但是他的溫柔體貼讓我著迷,所以他追我不到兩個月,我們就確定關係戀愛了。

畢業後,我跟老公去了他所在的城市,找工作的過程還算順利,他選擇了本專業,我進了輔導機構做老師,兩個人都忙,他媽媽一直熱情地邀請我去家裡吃飯,說是認認家門,以後經常回去吃飯,我們都是一家人。拗不過老人的熱情,我們把見家長提前到了畢業半年內。

我真的很喜歡我婆婆,熱情大方,交往起來讓人很舒服,絕對不是拖泥帶水的性格。我不明白為什麼這樣利索的婆婆,會撫養出我老公這樣的性格,不過婆婆一直跟我說:「以前他聽我的,以後讓他聽你的,他性格軟一點,但是心地善良,你別怕受委屈。」

跟小姐妹聊起來的時候,她們勸我不要輕易相信婆婆的「甜言蜜語」,還說婚前的婆婆沒有不好的,但是結個婚生個孩子,一切就都變了。我聽了之後謹小慎微,生怕婆婆突然變了,自己措手不及。可我運氣真的很好,從訂婚結婚到生孩子,婆婆從來沒有難為過我。

如今孩子已經2歲了,我早早地恢復了工作,每天婆婆很早過來給我們做早飯,我吃了飯去上班,婆婆在家陪孩子,公公中午過來做飯,下午我下班到家的時候,婆婆會趕緊把孩子交給我,她著急忙慌去做飯,等我老公和公公到家一起吃飯。

一開始我心裡過意不去,下了班就趕婆婆走,想讓她回家休息一下。婆婆還跟我開玩笑說:「怎麼,心疼我吃一你一口飯是怎麼著?」我怎麼會?別說婆婆為我付出這麼多,就連如今的飯菜都大部分是婆婆買過來的,我除了偶爾在網上團購一些水果之外,家裡什麼也不用我。

我娘家是外地,我媽擔心我和婆婆處不好,一直囑咐我對婆婆好一些。如今結婚4年了,我媽一直感慨我是「傻人有傻福」,我知道我媽說這些話是因為我確實在家裡一直裝傻充愣的,婆婆有時候強勢一些,我也不在乎,所以才換來了家裡的和睦。

以上是我對目前生活最真實的感受,可是我老公不這麼認為。我老公一直說婆婆辛苦了,總說我不懂事。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爭吵,就是關於婆婆在我家做家務的事情,我說:「這是婆婆心疼我娘家遠,所以對我特別好。」我老公卻說:「你怎麼不說是你懶?」

我也擔心是婆婆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當著我的面裝勤快,背著我卻一直跟老公告狀。我跟婆婆說過:「媽,以後做飯讓我來,你看一天孩子太辛苦了,我到家了你就多休息。」婆婆卻跟我說:「我就是來照顧你們的,做頓飯算什麼,你工作一天才辛苦,我也是從你這時候過來的,最知道你的累。」

我相信我婆婆是真心實意的對我好,我也把她當親媽,我老公跟我吵嘴的時候,婆婆向著我;家裡買菜買水果,也是照著我和孩子的口味;婆婆偶爾還給我買衣服。我也漸漸明白我老公為什麼是這種性格了,因為婆婆太大包大攬了,希望婆婆不會影響我兒子的性格,我是發自內心的感激婆婆。

​事事兒有話說:任何一個人的性格都來自他的原生家庭,我們對自己心上人的滿意背後,有可能要面對完全不一樣的他的父母,這是擇偶的尷尬,也是擇偶的神奇,嫁人要嫁的是這個男人背後的整個大家庭。

這個案例挺暖心的,一個強勢但善良體貼的婆婆,一個感性孝順但溫柔的老公,一個遠嫁但寬容大度的兒媳,組成了這樣幸福的家庭。在我看來,除了緣分的神奇,最重要的還是互相體諒和多多付出。

和婆婆住一起已經成了一種趨勢,一是因為房價漲,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買得起新房,二是因為年輕人需要老人帶孩子。如何跟老人相處在我以往的文章中多次提起,一是包容,二是付出,三是不計較。相信做好這些,大家都能相處得很好。

本文由大俠李事事兒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