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0》變成逆戰團戰大雜燴?盲改賽制拾人牙慧純屬多此一舉

2019-12-28     南唐遺少

如今一線衛視在綜藝領域的競爭近乎慘烈,同質化的節目「爛大街」,要想脫穎而出談何容易。為了收視指標,各家可謂挖空心思無所不用其極。殊不知老話說得好「以不變應萬變」,追求創新無可厚非,瞎改反倒得不償失。

根據往年的時間表,《歌手》到了這時候早就開錄了,今年卻連首發陣容都沒公布,引得外界眾說紛紜。

到底是好飯不怕晚力求做到極致,還是邀約方面遇到大問題請不來人,相信只有兩位洪導最清楚。

回看歷屆《歌手》,很容易看出芒果台選人的策略。首先得有歌壇天王、天后壓陣,這些人的江湖地位和號召力擺在那,能擔起拉高收視率的重任。

其次需要有唱功彪悍的實力派唱將,黃綺珊、羅琦、黃麗玲、譚維維、李克勤、袁婭維、龔琳娜等正是代表人物。還有每一季都會出現一兩個頗受關注的新人,其中不乏鄧紫棋、迪瑪希這樣技驚四座的年輕面孔,當然也有諸如張天之類看走眼的「棄子」。《歌手》固然是老將回春新秀上位的大舞台,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取得佳績廣受好評,名副其實亦或沽名釣譽終究得靠真本事說話。

截至目前《歌手2020》仍未官宣,看來這次芒果打算把懸念保持到底了,要知道吊人胃口的套路可是屢試不爽。

而網上所謂「內部人士」的爆料早已滿天飛,那英、周華健、薩頂頂、黃齡、韋禮安、劉憲華、艾怡良等人都被提及。儘管傳得有模有樣,可信度如何大家心知肚明。個別歌手蹭熱度也好,節目組故意放料意圖造勢也罷,不到錄製那一天首發名單始終是個謎。

雖然首發陣容撲朔迷離懸而未決,新一季的賽制卻早早失去了懸念,眾多消息源似乎高度重合。

繼《歌手2017》之後,熟悉的逆戰或將在本季回歸,華晨宇、迪瑪希、徐佳瑩無一例外皆是熱門人選。對逆戰歌手來說,能多唱幾首沒來得及唱的歌能彌補之前的遺憾;而芒果台亦需藉助他們的高人氣賺足話題,看似是「雙贏」的結果。

不過仔細想想,逆戰並不是上佳之選,別忘了第五季就收到過不少吐槽談不上有多成功。

一方面他們之前已經競演過很多場,大多數還闖進了「歌王戰」,實力如何是什麼風格觀眾門清。再來一次倘若沒有多大變化和驚喜,成績倒退事小要是遭諷「炒冷飯」可就得不償失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上次幾位二度登台的歌手名次或多或少都有所下滑,張傑從第二季的季軍跌到了第八,林志炫從第一季的亞軍降到第五,李健也從第三季的亞軍退到了第四名

最「慘」的當屬彭佳慧,「金曲歌后」竟然在半決賽便被淘汰無緣決賽,老實說有點丟面,不知道她是否後悔回歸的決定。

除了逆戰之外,導演組還出人意料打出「團戰牌」,由巨星領銜進行團隊作戰,儼然整成了「大雜燴」。

過往季度這種競演形式尚未有過,或許能給觀眾帶來一些新鮮感,畢竟做了七年賽制一成不變的話大家審美疲勞在所難免。

問題在於團戰並非《歌手》首創也不是獨一份,正在番茄台播出的《我們的歌》就有類似的環節。

回顧內地綜藝螢屏,這個賽制還要追溯到六年前的《我為歌狂》,由老牌天后田震跨界主持,跟《我是歌手》同年開播也曾火爆一時,奈何只辦了兩季就悄無聲息停播了。多年後湖衛效仿友台讓歌手組隊PK,未免有拾人牙慧之嫌。

從《我是歌手》到更名後的《歌手》,最精華的地方恰恰是單兵作戰,場場都是硬碰硬的較量,無關名氣和咖位,全憑選歌和當場表現說話。

如果增加了「團隊戰」,名次的懸念和可看度無疑會大打折扣,而且好歌手因隊伍輸掉被淘汰的幾率大大增加。

跟同類型節目相比,《歌手》之所以能屹立不倒,不僅僅靠那些歌王和大咖,穩定的水準、良心的製作、對音樂的尊重才是根本原因。

與其想著在求新求變搞噱頭,不如多請幾位好歌手多推幾首大熱金曲來得明智,至於盲改賽制純屬多此一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RjtTm8BMH2_cNUgkPm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