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化年—國際文化交流範例

2019-10-19     河北綜合廣播

2004年10月10日,中法文化年的「法國文化年」活動在北京故宮拉開帷幕。

「今晚,中國人民和法國人民心心相印。」

當法國電子音樂大師讓•米歇爾•雅爾以不太流利的漢語說出這句話時,他的眼睛裡泛著光彩。這一刻,這位第一個把電子音樂帶到中國觀眾面前的法國電子音樂演奏家,無疑是讓全世界音樂家羨慕的人:他趕上了中法文化年的好時光,這使他時隔23年後重新踏上中國土地。

兩次的感覺是如此不同。「20年前,我們就像是乘坐飛船在火星上演奏,而中國觀眾也像是在看外星人一樣。」他說,與上次不同,此次音樂會的籌備,是靠中法兩國技術人員、藝術家的緊密合作。

這就是文化融合的力量。

讓•米歇爾•雅爾紫禁城音樂會拉開法國文化年的大幕

中華民族和法蘭西民族,是兩個擁有燦爛文明的文化大國。

1999年和2000年,江澤民主席與席哈克總統在互訪的時候共同確定舉辦中法文化年;2001年4月李嵐清副總理與法國外交部長韋德里納簽署了關於互辦文化年的《會談紀要》,雙方商定: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國在法國舉辦文化年;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國在中國舉辦文化年。

中國文化年海報

2003年10月,「中國文化年」率先在法國巴黎金門宮開幕,並先後在法國各地推出了300餘個文化項目,涵蓋文學藝術、教育、科技、體育、民族、旅遊等眾多領域,可謂異彩紛呈,好戲連台,在法國形成了新一輪的「中國熱」。正如法國總理拉法蘭所說:「中國文化年豐富多彩的活動滿足了法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好奇心,讓法國人民認識了中國人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而時任中國文化部長的孫家正則說:「當置身於7000餘名華人華僑在香榭麗舍大街盛裝遊行的熱鬧場面,當站在為中國春節披上紅裝的艾菲爾鐵塔腳下,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2003年11月21日,中國中央芭蕾舞團的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在巴黎演出。

第二年,即2004年10月,一直被法國媒體稱為「熱愛中國」的席哈克親自參與的法國文化年,也在中國舉辦了多場大型展覽及演出活動,如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法國時尚100年、法國電影節、巴黎交響樂團巡演等。

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

敲黑板

2004年大事記

1. 2月8日——新華社全文播發中共中央1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

2. 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首次明確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同時,《憲法》還首次明確規定,「國家保護合法的私有財產」。

3. 3月24日——馮錦華、張立昆等7名民間保釣人士首次成功登陸釣魚島。

4. 4月14日——中國首條大容量歐亞陸地光纜網絡開通。

5. 7月28日 ——中國在北極第一個科學考察站——黃河站建成。

6. 8月15日——中國綠卡制度正式實施。

7. 8月27日——雅典奧運會上,劉翔以12秒91的成績奪得男子110米欄冠軍。

8. 11月15日——我國目前運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在上海超級計算中心正式啟動。

9. 12月5日 ——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粵海鐵路客運正式開通。

10. 12月25日——《反分裂國家法》草案首次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LWS4W0BMH2_cNUg6W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