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音未絕,全球戰疫需要「指南針」

2020-04-20     華輿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電 題:國際述評:雜音未絕,全球戰疫需要「指南針」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疫情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20日9時,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逾240萬,累計死亡超16萬例。

當地時間4月17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國會大廈西草坪上豎立起眾多醫療工作者肖像照片,呼籲為醫護提供個人防護設備。圖為市民在照片上拍照。

在各國加緊抗擊疫情之時,國際輿論場上也出現了一些將疫情政治化、借疫情污名化他國的雜音。少數西方政客抱守舊辭不放,執意將病毒及其所致疾病與某個地方關聯在一起,甚至叫囂要對中國「追責」「索賠」的荒謬論調;與此同時,還有個別媒體妄言中國分享抗疫經驗、馳援他國、呼籲全球攜手抗疫是在搞「形象宣傳」,試圖將抗疫合作與政治掛鉤,指責中國別有圖謀。

這樣的聲音絕非主流,畢竟在這場全球疫情中,每個國家都是受害者。任何污名化的言行,都會影響全球緊急時刻團結合作的信心,因而遭到國際社會的反對。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發出警示:當「國家和國際社會出現裂痕,病毒就會得逞」,造成更多人員死亡;面對當前嚴峻形勢,利用疫情進行政治攻擊如同玩火,「請將疫情與政治隔離」。

美國艾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斯坦利·珀爾曼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公共衛生問題不應被政治化,新冠病毒究竟源自何處還有待科學考證。」英國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在社論中寫到:「執意將一種病毒及其所致疾病與某個地方關聯在一起,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需要立即停止。」

多米尼加科學院院士愛德華多·克林格近日在媒體發表文章,抨擊那些持陰謀論者「根本不會去考慮這種想法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邏輯」,「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驅使他們對一個民族極盡污名化,其癥結就在於意識形態偏見。」

面對這些試圖轉嫁自身應對疫情不力的責任、歪曲事實的言論,國際社會發出理性聲音,呼籲各方繼續團結合作,以免貽誤抗疫時機,降低共同抗疫的戰鬥力。

上月底,二十國集團領導人舉行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會後發布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聲明》開篇就明確指出:「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大流行深刻表明全球的緊密聯繫及脆弱性。病毒無國界,需要本著團結精神,採取透明、有力、協調、大規模、基於科學的全球行動以抗擊疫情。」

4月初,世界上110多個國家230多個重要政黨和政黨國際組織聯合發出共同呼籲:反對將公共衛生問題政治化,抵制借疫情對他國搞污名化、歧視特定國家、地區和民族的言行。共同呼籲強調,病毒無國界,人類命運與共,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相互支持和幫助。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4日在一則視頻講話中說,世界正在與新冠肺炎疫情作鬥爭,世界各地的人們正在尋找可以幫助挽救無數生命的答案,但在全球範圍內,錯誤信息正在蔓延,虛假信息充斥人們身邊,侮辱和詆毀人們和不同的群體。古特雷斯強調,我們需要彼此信任,把相互尊重當作全球渡過這場難關的「指南針」。「讓我們團結一致,拒絕謊言和無理邪說」。

在應對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的過程中,國際社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人類社會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面對無國界肆虐的新冠疫情,各國的當務之急是要以全球化的視野構建應對方案,團結起來合作抗疫。

「地球上某個角落的傳染病很可能引發其他地區疫情的死灰復燃,而這一切都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只要某個地方還有新冠病毒存在,全球人民都會受到威脅。」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日前撰文呼籲,各國需要一個全球化的方法來抗擊疾病。

正如蓋茨所言,「畢竟,將人類聯繫在一起的不僅僅是共同的價值觀和社會關係。我們從生物學上是相互關聯的,通過看不見的病毒結成的網絡把你我每個人的健康相連。在這次疫情中,我們每個人休戚與共。在抗擊疫情時,我們也必須同舟共濟。」(原標題:國際述評:雜音未絕,全球戰疫需要「指南針」)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綜述銳評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J0Cl3EBnkjnB-0zG_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