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入群,15歲少年遇「定製詐騙」:群主視頻教我發紅包

2019-08-20     湘妹子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陳煒

「發100元返利1200元、發200元返利2400元……發1000元返利12888元。」早在今年4月,今日女報全媒體便發布了一篇名為《「返利紅包」以小博大,多人上當因小失大》的報道,引髮網友熱議。

QQ群主發紅包,讓網友享受「返利」——看過報道的朋友都能避開這顆「雷」,可偏偏還有一些人因貪心「上道」,其中,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占了大部分。

近日,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就接到了來自邵陽市隆回縣小沙江鎮一名母親的電話。她15歲的兒子就因輕信「紅包返利」,分12次轉空了她卡里的63000元存款。更讓她氣憤的是,騙子不僅專門針對未成年打造了這場騙局,而整個轉帳過程,都是QQ群主在「遠程教學」!

掃碼入群,15歲少年遇「紅包返利」



8月5日,隆回縣公安局小沙江派出所接待大廳內,15歲少年張浩在媽媽的陪同下報警——一天前,他掃碼進入「網紅主播生日福利紅包」QQ群,以為能「以小博大」,結果卻被騙得血本無歸。

媽媽劉英華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這些網絡騙子很狡猾,他們還會視頻教學,教孩子怎麼騙刷媽媽的錢!」

事情還得從8月4日說起。當天下午,張浩在QQ空間看到一條消息——「今天我生日,這是我自己創的粉絲群,大家掃碼進群,前300個人每個人都有88.88元紅包,先到先得。僅限未滿18歲的年輕寶寶。」

正苦於暑期零花錢不夠的張浩立刻掃碼進群。隨後,一位暱稱為「顏瑞」的QQ群主跟成員們打招呼:「大家好,我叫顏瑞,是一個網絡自媒體段子手。我家人沒在身邊,現實中也沒多少朋友,想讓大家陪我度過18歲生日,並給大家發一波福利。」

「顏瑞」在統計完入群人數後,在群里發了QQ紅包。其中,張浩搶到3個,共計0.39元。

為了「彌補」沒有搶到大紅包的成員,「顏瑞」隨後發布了一個「紅包返利」群公告——「發100元返利1200元、發200元返利2400元……發1000元返利12888元。微信返利每人只能參加一次,最低100元起步,參與的寶寶私聊我拿收款二維碼。」

之後,群消息被數十張「返利」截圖刷屏。張浩看了很心動,但想到自己並沒有多少零花錢,當時也沒打算參與。

「沒有微信,錢不夠的寶寶可以用爸爸媽媽的微信轉帳參加。」群主的一句話,點醒了張浩。

「我想著反正是賺錢的事,我借媽媽的錢參與,完了再還給她。」張浩說,他立馬添加了「顏瑞」為好友。


遠程教學,群主「指點」少年轉帳

「第一次我是用自己的微信轉了100元過去。」張浩說,可公告里提到的「1200元返利」沒有收到,反倒收到了群主發來的一張截圖——裡面寫道:「親愛的微信用戶,系統檢測您剛才支付的1200元交易存在風險,現在我們暫時凍結該筆資金,請收款方支付200元來解凍這筆資金,解凍後將返還費用。」

於是,張浩又轉了200元「解凍費」。「顏瑞」馬上向他推薦了一個名為「三方支付」的QQ好友,告知「返利費找他拿」。

「你多大了?確定沒有18歲?」反覆確定張浩未成年後,群主同意了視頻聊天。視頻接通後,張浩很快發現「視頻里只有我,對方沒有顯示畫面。」與此同時,對方再次對張浩的年齡進行「二審」。「對方要我把能證明自己學生身份的資料對準手機攝像頭一一給他查看。」

待審核無誤後,「三方支付」這才解釋稱:「他說我的微信註冊資料未成年,金額太大的轉帳轉不了,要用我父母的手機操作。」張浩說,隨後,「三方支付」就發來了一個二維碼。這次,理由是「要支付轉帳審核費,只要審核一通過就能把錢都轉回來」。

恰巧,母親劉英華剛好到家。張浩立即要來了媽媽的手機,嘗試輸入密碼後,成功解鎖了支付寶帳戶,又給「三方支付」轉帳了3480元。結果,對方又發來二維碼,這次要求收取「驗證費」。

張浩感覺到不對勁,可對方一直視頻勸說:「你要相信我!」

由於擔心父母責備,張浩只能再次聽從。這一次,「顏瑞」和「三方支付」在視頻中給他出了個主意——先把房門反鎖,再慢慢轉帳,免得媽媽進來收了手機,沒進行到最後一步後,前面給的錢就「打了水漂」。

就這樣,張浩先後12次給「顏瑞」和「三方支付」轉帳了63117元。其中,最大一筆錢高達3.1萬元,最小的一筆有238元。

眼見媽媽的支付寶也刷空了,張浩再次追討「1200元返利」,而這時,「顏瑞」和「三方支付」都不回消息了。

「我真的要氣死,這6萬多元都是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給他以後讀大學的。」劉英華告訴記者,他們家經濟條件不好,為了維持生計,她和老公每天在小沙江鎮與隆回縣城之間往返跑車。可沒想到,這一次性就被兒子轉帳轉完了。

提醒

未成年人受騙率增加,家長要提高警惕

8月12日,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從隆回縣公安局了解到,關於張浩「發紅包返利」被騙一事,警方自接到報警後,已於次日對劉英華和張浩錄了口供,並予以立案。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這種騙局是今年春節期間流行起來的,受害者普遍年紀不大。」長沙市反電詐中心民警翟安介紹,詐騙人員之所以能成功實施詐騙,關鍵抓住了受害人涉世未深、愛貪小便宜的心理。如今,微信紅包、QQ紅包等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繫越來越緊密,不少紅包陷阱也隨之出現,「希望市民不要為了搶紅包而加入各種群聊,更不要輕信『發紅包返利』活動,面對暴利誘惑要時刻保持警惕。同時,家長也要加強對反詐騙知識的了解,警惕未成年孩子被騙」。

(文中人物除翟安外,其餘皆化名)


編輯:依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HyDrmwBvvf6VcSZia4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