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傳播在中國基本阻斷,而在海外卻呈快速擴散之勢。海外僑胞八方馳援國內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如今,中國國內各界各地紛紛向海外僑胞捐贈或者寄送抗疫物資。許多個人和團體也紛紛組織起來,發揮各自專長,提供線上義診和心理諮詢,為僑胞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我們應當挺身相助
北京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最近胸口吸氣時隱隱作痛,需要照X光觀察一下嗎?」「張醫生,坐飛機時我應該如何做好防護?」
3月26日凌晨5點,身處武漢戰「疫」一線的張磊屹醫生剛從重症病房下夜班,就開始回復海外僑胞的消息。
自3月20日起,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的張磊屹等多名醫務人員開始組建海外義診微信群。作為援鄂國家醫療隊的成員,他們線下「三班倒」,奮戰在戰「疫」一線;休息時間,又在線上為僑胞解答問題。
「國內疫情嚴重時,國外的一些朋友經常詢問醫院是否需要捐助;如今,國外疫情嚴重了,我們作為醫生,應當挺身相助。」張磊屹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
最初,他建了一個小群,可是後來,群里的人越來越多,問題也越來越多,張磊屹漸漸感到有點忙不過來了,「我開始邀請其他醫生,組建了『線上義診小隊』,每個群里都安排兩位醫生回答求助者的問題。」
張醫生的「義診群」成為「爆款」群聊。短短几天,張磊屹接連組建了美國、義大利、伊朗、法國、日本等16個國家的20多個義診群,吸引近萬名華僑華人和留學生加入。
「我們希望為僑胞帶來心理上的安慰。」張磊屹說,「有些人僅僅出現了咳嗽、上火、頭暈等症狀,就會非常焦慮。」
令他感動的是,有一群素未謀面的海外華僑華人專門為此自發組建了一支志願者隊伍。「他們負責制定『群規』、整理求助者的提問以及醫生們的回答。」張磊屹說,「志願者們會在群里搜集一些常見問題製作『精選問答錄』,然後其他地區的群里。」
「感謝這群可愛的人!增加了我們抗疫信心!」一位在義大利米蘭工作的華僑,特意錄製了感謝視頻發到群里。
這讓幾位參加義診的醫生心裡暖烘烘的。
參與線上義診的湘雅二醫院部分醫生合影。(圖片來源:受訪者供人民日報海外版)
為僑胞提供陪伴和傾聽
「您好,這裡是防疫心理援助熱線,我是您的諮詢師,請問我可以怎樣幫您?」
日前,北京市委統戰部組織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4所國內高校,開通「防疫心理援助熱線」,4條專線、60個接線席位、600多位心理諮詢專家為僑胞服務。
「這些專家中,有的參與過一線抗疫,有的親身體驗過隔離觀察,既有專業素養,又有實踐經驗,他們將義務為海外僑胞提供防護知識、紓解心理壓力。」北京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我們曾開通面向全國的心理支持專線,在此過程中,我們不斷接到來自境外留學生的求助。」北師大心理學部防疫科普團隊負責人林釵華博士說,「隨著全球疫情的不斷蔓延,我們應當為海外同胞提供幫助。」
林釵華介紹,北師大「海外專線」接到的海外來電中, 約76%的人存在焦慮、抑鬱等壞情緒,30%的人有孤獨寂寞的感受,23%的人擔心自己被新冠病毒感染,21%的人擔心疫情的發展和社會的運行,21%的人出現軀體化、失眠等生理性表現,另外,還有32%的留學生出現學業方面的焦慮。
「曾有一位海外僑胞告訴諮詢師,由於當地物資匱乏而十分焦慮,在諮詢師的陪伴和傾聽下,這位僑胞心情逐漸穩定,能夠以更平和的心態應對疫情。」林釵華說。
諮詢師在進行心理援助時,也遵循了嚴格的保密原則。「所有諮詢師均接受專業的倫理培訓,不會泄露諮詢者任何可識別信息。我們在熱線和輔導中,也不索要諮詢者的姓名信息。」林釵華說。
很多求助者感到自己精神狀態好轉後,會專門再次撥打電話對諮詢人員表達感謝。
幫助僑胞也是幫我們自己
在浙江省麗水市,由市僑聯牽頭的「千名醫師結對百個僑團」活動日前正式啟動,800多名本地醫生和心理諮詢師入駐126個麗水僑團的微信群。
「每個僑團分別由1名僑聯幹部、4名醫師、2名心理諮詢師對接,在不同的時間段,根據僑胞需求提供服務。」麗水市僑聯副秘書長甘燕玲介紹,「僑胞遠在海外,心理壓力比較大,我們可為僑胞身心健康提供問診平台,為僑胞情緒釋放提供窗口。」
「醫生們白天要上班,下班時間又正好是僑胞『起床』時間,在群里回答僑胞問題,大大增加了工作量,有時凌晨還在群里回復消息,這讓人非常感動。」甘燕玲說。
麗水市人民醫院的朱艷醫生作為一名「駐群醫師」,「駐紮」在德國、法國、西班牙5個僑團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會查看僑胞在群里的問詢。「我們一方面會提供對防護和消毒方法的建議,另外也會從專業角度對求助者的病症給予解釋。」朱艷說,「群里的心理諮詢師還會錄製一些關於防疫的抖音小視頻,寓教於樂,指導僑胞如何緩解焦慮、緊張的情緒。」
3月29日晚上,該醫院組織一位專家為海外僑胞開設一節「防疫知識線上直播」。「原以為只有少數人參加,沒想到當醫生們將直播預告發到群里,5分鐘不到,直播的『房間』就滿員了。」朱艷說,講解結束後,海外僑胞踴躍提問,專家也一一給予解答。
「那些向我們求助的人,都是有迫切的需要。在我們麗水,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親戚、朋友在國外打拚。幫助海外僑胞,也是幫助我們自己!」
(編輯:李璟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