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保山市隆陽區楊柳鄉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茶花村、娘咱村、馬田村、河灣村、魚塘村等貧困村發動貧困戶以「借母還仔」的方式發展生豬養殖,實現了貧困戶、村、合作社均有收益。
「自2018年7月我們就先後向茶花村、娘咱村、馬田村、河灣村、魚塘村的貧困戶免費提供能繁母豬,貧困戶根據養殖能力可以領取1至3頭。」金康生豬養殖公司法人趙慶芬介紹:「向貧困戶發放的能繁母豬都是改良品種,產仔率高,並且產下的豬仔料肉比低、長勢快、體型好、價格好,貧困戶領回家後容易飼養,成效還快。」
李金周是娘咱村一組的貧困戶,2018年7月借了兩頭母豬回家,現如今已有一頭母豬歸他所有了。「自從借了兩頭母豬後,先後小豬就賣了34頭,毛收入17000多元,自己還育了2頭肥豬過年吃。」說起「借母還仔」的養殖,李金周很是高興,因為家裡孩子小,夫妻二人外出打工不現實,以前就種玉米收入低,自從參與養了豬後,用他的話說,就是「日子會越來越好呢」。這不,再過三個月,借來的兩頭母豬又要產仔了,這可樂壞了李金周,他說:「再過三個月,另外一頭母豬也是我的了,賣小豬成效快,自己家種的六七畝玉米,剛好用來喂豬,成本也減少了。」
為保證貧困戶借了豬後能養好,在發放前,公司都會先組織養前技術培訓。同時,平時還提供養殖指導。「楊柳鄉的各村居住比較分散,如果平時誰家的豬出了毛病,只要給我們打個電話,都提供上門服務。」趙慶芬說道。不僅如此,公司還幫忙聯繫買家,儘可能給借養貧困戶提供便利。
通過「借母還仔」生豬養殖,參與借養的貧困戶2019年戶均增收達到了9000元以上。同時,娘咱村和河灣村的所有貧困戶每年還有一筆分紅收入。而在壯大村集體經濟中,娘咱村和河灣村也都有了保證。
娘咱村黨支書楊國文介紹:「2019年,村裡分到了7萬多元,這筆資金全部用於村裡的各項功能服務,比如:村內基礎設施的維護、保潔員的工資支付等。」
據了解,下一步,金康生豬養殖公司還將通過「借母還仔」養殖方式向更多貧困戶發放能繁母豬,幫助貧困戶發展生豬養殖,助力脫貧攻堅。
(張玉祥 林鳴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4AXPHEBrZ4kL1Vi4wX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