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比受更有福!(共勉)

2019-08-15     QS思絮

施比受更有福!(共勉)

生活中,收穫固然使人感到滿足,付出本身也是一種幸福。

一個懂得付出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快樂。

從這個角度講,所有付出,都不會被辜負。

圖片來自網絡


01

種如是因,收如是果

《道德經》里講:「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想要獲得什麼,必須先付出相應的代價,然後才能夠換取。

想要好身體,那就勤鍛鍊;想要好成績,那就苦讀書;想要高收入,那就多勞動。

多少人少年時貪玩,青年時沉迷於愛情,等到垂垂老矣,徒留下遺憾和回憶。

人生沒有捷徑,所有風光的背後,都藏著看不見的付出和努力。

圖片來自網絡


楊絳說:「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後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於普通人。不同程度的放縱,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不同程度的鍛鍊,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績。」

人生就像一隻儲蓄罐,你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打包還給你。

《法華經》里講:功不唐捐。

一個人付出不同程度的努力,就會收穫不同程度的回報。

你的付出,或許不會立刻轉化為成就和財富,卻可以沉澱成你的思想與格局。

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熬過的夜、讀過的書、用過的功,全都鋪成你腳下的路。

圖片來自網絡


02

施比受更有福


好的生活,需要付出努力去換取;好的家庭,也需要付出心血去經營。

最好的家庭關係,是一家人心連著心,為了同一個目標,共同付出、共同努力。


錢鍾書創作《圍城》時,全家人都為此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為全心全意投入寫作,錢鍾書特意向學校請假,減少了任教的時長。

如此一來,家裡少了一部分收入,不得不節省開支。

而楊絳也果斷辭掉家中女傭,甘為「灶下婢」。

那段日子裡,她在外要寫文章、做學問;回到家中,無論是劈柴生火還是做飯洗衣,她也樣樣做得。

錢鍾書的母親對這位兒媳讚不絕口,誇她:「筆桿搖得,鍋鏟握得,在家什麼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鍾書痴人痴福。"

等到《圍城》出版,錢鍾書在序中深情地寫道:「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兩年里憂世傷生,屢想中止。由於楊絳女士不斷的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照例這本書該獻給她。」

圖片來自網絡

曾有記者問楊絳,由一代才女淪為「灶下婢」,是否覺得委屈,楊絳答:「不委屈」。

記者又問她為什麼,楊絳說:「因為愛」。

老話說:施比受更有福。

因為愛,我們學會了付出。

因為付出,我們感受到被人需要的幸福。每一次付出的過程中,我們的心都能得到一種滿足。

親手為家人洗衣做飯,看愛人和孩子穿得乾淨、吃得香甜,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願你每一份努力,都不被辜負;願你每一份付出,都能夠收穫幸福。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本著想要分享的目的與大眾交流,如有侵權,請在後台留言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2UmmGwBvvf6VcSZs1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