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山:產業活起來村民富起來
仲夏時節,道路一旁的48個大棚蔬菜排列整齊,1200畝「菜籃子」熠熠生輝。敖寨鄉把村民閒置土地利用起來,用准用活 「622」分配模式,讓村民的生活得到更大改善。
「622」分配模式是由敖寨鄉中華山村2015年創新提出的集體經濟「622」利益聯結機制,將利潤的60%用於貧困戶、20%用於村集體經濟積累,20%用於合作社管理人員獎勵。
「622」分配模式點燃了群眾的幹事創業熱情,該村當年發展食用菌集體資產從上年的30萬元增長到10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從2000元增至6000多元,貧困發生率從16.35%下降至9.7%。2016年6月29日,中華山全村172戶貧困群眾,領到了集體經濟發展以來「622」分配模式下的第一筆產業分紅,每戶1500元。此後,年年分紅。中華山村從貧困落後村變成了脫貧致富村。
村村脫貧有模式
「622」分配模式入選「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該分配模式發源地圖片被列於國家博物館。該模式發源地中華山村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稱號。2016年,「622」模式便在萬山區全面推開,有力推動了萬山轉型,群眾脫貧。
2017年,該鄉兩河口村成立工作小組,挨家挨戶為村民介紹「中國菜都」「蔬菜之鄉」山東壽光農業落戶萬山以來取得的成效,組織村民現場參觀學習。2018年,占地500畝的標準化蔬菜大棚建成,帶動就業500餘人,實現戶增收0.8萬元以上。在村民積極性提高了後,該村積極組織專業培訓會,建立農技服務精準到戶機制,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增強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至今年年初,該村向周邊超市銷售黃瓜20多萬斤,辣椒3萬多斤,西紅柿30度萬斤,實現收入100餘萬元。
瓮背村是該鄉最落後、偏遠的鄉村,順口溜 「兩頭豬仔喂一年,不夠柴米油鹽錢」是該村的真實寫照,村民生活條件艱苦。2017年,在該村黨支部書記楊昌喜的帶領之下,把蓮藕種植作為該村的主打產業,流轉該村群眾的閒置土地,成立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產業。當年8月,該村首批蓮蓬通過電商平台、大型超市銷售4000餘箱,該產業銷售收入達10萬餘元,除蓮藕外,該村還因地制宜發展了林下土雞養殖和食用菌產業。2018年,該村產業收入共計達18萬元,60餘名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定就業,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46戶貧困戶通過與合作社建立利益聯結,戶均分紅1600元。
目前,全鄉共發展食用菌企業4家,專業合作社6家,建成食用菌示範園區1200餘畝,規範化生產大棚60個2.6萬平方米,簡易大棚287個5.2萬平方米,發展黑木耳、香菇、平菇等食用菌2000萬棒,年銷售收入達7000多萬元,利潤3100多萬元,實現直接就業300餘人,帶動間接就業人數1000多人次。
戶戶脫貧有門路
近年來,敖寨鄉主動融入全市「 一區五地」及萬山區「四圈兩帶一網」布局,圍繞脫貧抓產業,產業抓改革,在鞏固創新「622」模式的基礎上,探索出了「一戶+」改革模式,構建起新型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形成了「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的扶貧格局。
該鄉充分調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積極性,通過公司+精準扶貧戶的形式,以榮忠公司、海天農業公司等為龍頭,以中華山村集體經濟為依託,以該鄉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對象,由企業墊資提供出菇菌棒,負責指導農戶按種植技術標準實施種植,生產合格平菇、香菇產品。公司負責回購後實現貧困群眾增收,構建食用菌產業精準扶貧運營平台,實現帶動5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
中華山村已擬定實施發放1萬菌棒帶動發展名單,貧困戶年底增收將達到10000元以上。下一步,敖寨鄉將在中華山村和兩河口村全面鋪開「一戶一萬菌棒」項目建設,實現對2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種植1萬菌棒,推動產業扶貧到村到戶到人,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做起「小老闆」,迅速創業、馬上增收。
為增強貧困村的脫貧「造血」功能,敖寨鄉藉助萬山區推廣「九豐農業+」模式,以「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為基礎,實施「一戶一畝菜園」計劃,流轉土地30畝分給30戶貧困戶,由農戶負責具體實施,蔬菜種植種子採購資金由鄉財政統籌解決,按照每畝獎補300元,用於購買種子、農藥、肥料等農用物資,蔬菜銷售由鄉政府負責聯繫銷售市場。同時,以強有力的工作措施高質量推進「菜籃子+精準扶貧」項目,積極推動該鄉500畝標準化大棚建設,實現大棚「頂天立地」,蔬菜種植「鋪天蓋地」。
「一戶一畝菜園」項目由公司(合作社)免費提供蔬菜苗給貧困農戶,貧困農戶進行自主生產,公司(合作社)統一回收。項目投產運營後,預計輻射帶動就業300餘人,帶動該鄉建檔立卡貧困戶789戶2482人實現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目前,該項目建設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預計12月20日前完工。
此外,該鄉還積極組織和引導有勞動能力、願意創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到村集體經濟中來,以承包或者自主經營的模式開展「精品水果」種植,由合作社(公司)統一收購,通過線上線下平台對外統一銷售。
接下來,萬山區將大力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拓寬增收渠道,繼續推動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改革,繼續以「一戶一欄畜禽」、「一戶一千斤魚苗」、「一戶一萬朵蓮蓬」、「一戶一人就業」等模式,促進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品牌化。通過盤活自身資源,大力發展食用菌、蔬菜、水果、畜禽水產養殖等富民產業,做大做強新型經營主體,健全產業發展保障支撐體系,助推產業扶貧多樣性、群眾增收時效性,奮力譜寫出新時代農村的輝煌篇章。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銅仁組工」微信號:trswzzb
審核:黃欣 編輯:覃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