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如果你到了景德鎮只知道買點精緻的瓶瓶罐罐帶回家,那你還真的白去了,因為景德鎮還有一個更神奇的地方等待你去,可以說是非去不可。
來到景德鎮,如果不到御窯廠是非常遺憾的,其實光看名字就知道很不一般。因為御窯廠是古代專供皇宮御用瓷器的地方。
御窯廠遺址地處市中心珠山中路、中華北路一帶,核心區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景德鎮御窯歷明清兩代達600多年,在我國陶瓷史上書寫了許多輝煌的篇章,使贛北一個小鎮成為世界陶瓷的聖地,令景德鎮成為一顆耀眼的明珠。
多朝以來,御窯廠不僅燒制了無以計數、精美絕倫的瓷器,還完整地展現了皇家御用瓷器的歷史脈絡,並且促進了景德鎮制瓷業的發展,
在景德鎮御窯廠,以前皇帝還特令督陶官在此坐鎮,監視皇宮用瓷的製造。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明清官窯遺址,御窯廠的周圍地底下埋藏了無數寶貴的文物,所以這是一個寶藏地點。
御窯廠出土文物
從宋元開始,景德鎮就成為我國很有影響的窯廠。明清時朝廷在這裡設置的「御器廠」,各代皇帝都很重視,因為這是為宮廷燒造御用瓷器的重地。
御窯廠出土文物
為了保證把最優質的瓷器送到宮中,每次開窯時,官員都要在千萬件基本相同的成品里挑選出一件,這樣能確保皇家用瓷是獨一無二且質量最優的「孤品」。皇帝還有一些小心思,還要嚴防其他「次品」流入民間,就把剩餘的那些不被挑選的成品,一次性殘忍地銷毀,所以就形成了前文提到的,很多古代陶瓷被掩埋在了御窯廠的周圍。
龍珠閣
而在景德鎮御窯廠,有一個很出名的地方,就是建在珠山之巔的「龍珠閣」,從唐朝開始修建到現在,經過了很多風風雨雨。
龍珠閣,在唐代初建的時候叫聚珠亭、宋代又改為中立亭、最後在重建後更名龍珠閣。龍珠閣自唐建造以來,可以說是幾度興毀,因為歷史及外觀的多種因素,成為反映景德鎮千年歷史的代表性建築。
這些年來,有關考古研究人員清理和發掘了埋藏在御窯廠周圍落選貢品的遺存有十多處,以此獲得了大量官窯標本。在經過考究下,把這些碎片一邊分類,一邊復原,到目前為止已經修復出超過千件的官窯珍品,其中也看到了歷代「孤品」或精品。
御窯考古全景
正是這些工作人員的努力,我們現代人才得以欣賞到各朝各代的官窯佳作,同時也了解到今日的瓷業發展和當時各朝製品的傳承關係。
御窯廠出土文物
在景德鎮御窯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瓷器中,明代御窯瓷器品類是最豐富的,出土了很多以往都沒見過的考古傳世品,這就是我們珍貴的考古資料。
御窯廠出土文物
當我們能看到這些命運多舛,失而復得的瓷器時,心中會翻騰著洶湧的浪潮。如果沒有國家對於考古工作的重視,沒有考古隊員們的努力,這些精緻的瓷器,就會一直以碎片狀態,永遠地沉睡在地下,不得再見天日,光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就知道御窯廠的神奇到底在哪裡了,值得你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