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10的故事,衝鋒鎗潑水不一定適合警用,但一定適合匪用

2019-07-18     瘋狗的輕武

前兩天狗子被閘總們拉壯丁去打CSGO了,突然發現自己年紀大了,反應跟不上。再也不能當一個衝鋒攪屎棍、也不能再「不聽不聽,無甲沙鷹」了

只能勵志做村頭的Tony老師,多花$350用MAC 10吹風機給對面CT吹吹頭髮吧

Mac 10被CSGOer叫做吹風機,不只是長得像,潑水的時候子彈亂飛,也是有潑到頭才能秒殺對手,像極了Tony老師的手藝。所以今天狗子聊一下這把售價$1050,看起來方方,能射出子彈的盒子在現實生活中什麼來頭。

話說我一直很同情二戰後的衝鋒鎗境遇,因為自打AK這種發射7.62x39mm中間威力步槍彈的玩意出現之後,當年諸如湯姆遜、波波沙、MP40之類的大尺寸衝鋒鎗基本打入冷宮。

但在60年代那會,現代意義上那些短突還沒出現,小口徑也還沒完全普及。而美國人戈登·B·英格拉姆老爺子當時看著以色列的Uzi暗擼。心裡尋思這種比手槍大不了多少的自動武器非常適合特種部隊以及二線部隊當做一款便攜的微沖使,而且結構簡單,使用的是自由式槍機,開膛待擊,衝壓機匣,非常適合大規模裝備。但也由於是個便宜貨設計,容易進髒東西,還容易走火。(斯登:你說在說我嗎?)

怎麼說呢,把Mac10當做Mini Uzi的遠房表兄弟不為過。兩者在自動原理、工藝、效用上都異曲同工。

因為使用了開膛待擊、自由槍機,尤其是槍管還短(146mm),精度並不是Mac10的特長,無依託情況下自動射擊時還晃動很厲害,二十米開外潑水一梭子也不見得打的到人。所以這把槍諢名「電話亭槍」,意思就是它只能打中電話亭大小的目標。

小馬哥和狄龍叔叔教你打槍,命中靠主角光環(貼臉)

忘了說,MAC10還有個妹妹,原配MAC10打.45ACP/9mm子彈,射速每分鐘1090r/1250r,他妹叫M11,打的是相對弱雞的.380ACP彈,但因為尺寸更短,槍機行程也更短,射速飈到每分鐘1380發(我一直強調,射速高不一定是好事兒)。

但不管哪種MAC,這個射速都過高。一扣彈匣就能把子彈打空的玩意應用範圍真的很慘,因此到後期,英格拉姆還配套了重槍機版的上機匣改裝套件,以此降低射速。

另外,由於.45ACP的初速不到音速,因此加裝消音器之後很適合摸哨使用,所以美軍在越南戰爭期間還有小規模裝備。

不過這種潑水很猛的自動武器在6-70年代名聲很臭。因為精度太差,加上當時沒有大規模戰爭,而反恐、治安戰的模式又讓高精度槍成為寵兒(比如MP5)。所以不管是Mac10還是Uzi都成了一眾黑幫的最愛,反正火力足,打不打的到人是次要的,嚇人才是王道。缺錢時候拿著他搶槍銀行,馬子被搶了就用它掃掃情敵的車,甚至掃掃情敵。黑幫好夥伴+1

(施州長的黑道往事)

槍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到了1994年一紙攻擊性武器禁令點名批評了Mac10,他的好日子就到頭了,直接閹割取消了全自動功能,不能加裝消音器。

而紅脖子們想追求刺激打連發只能找禁令之前生產的MAC10,而至於狗子我?WDNMD閘總們 Mac10 Rush B cyka blyat!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5bRmwB8g2yegNDLIa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