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社區醫師雜誌 作者:尚耀
高血壓有「無聲殺手」之稱,不但會致腦卒中等威脅生命的後果,也是造成冠心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大約90%的高血壓患者可以並發動脈硬化(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高血壓病程越長,冠心病的發生率越高。
冠心病常表現為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猝死。因此,高血壓和冠心病被稱為「姐妹病」。
高血壓患者應早期診斷是否患有冠心病,早期診斷包括胸部X線片、心電圖檢查、平板運動心電圖檢查、動態心電圖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等。
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的患者,發生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可能性要高於非合併者,因此對該病必須予以積極治療。
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的藥物選擇
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擇既能降壓,又能緩解心絞痛發作和改善心肌缺血的降壓藥。服用的降壓藥可選擇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等。
- 鈣離子拮抗劑(「地平類」),能擴張狹窄的冠狀動脈和冠狀動脈的側支循環動脈,增加心肌缺血區域的營養,通常被用來治療高血壓合併心絞痛。長效鈣離子拮抗劑已被列為2007年中國慢性穩定性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
- β受體阻滯劑(「洛爾類」),可減慢心率、降低心臟的收縮力,從而減少心臟的額外做功和耗氧,消除心絞痛和預防心絞痛的發作,還能預防冠心病的猝死,但心動過緩者不宜用。
-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普利類」)、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沙坦類」),能預防心臟擴大和心力衰竭的發生,通常與鈣離子拮抗劑聯合使用治療高血壓合併冠心病心絞痛。目前不主張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藥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藥聯合應用保護心肌。
- 同時,硝酸甘油和硝酸異山梨醇酯(消心痛)應作為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患者的常備藥物,一旦出現心絞痛,應立即舌下含服。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患者的治療要堅持個體給藥、循序漸進、小心謹慎和安全到位的原則。
保持平穩的血壓水平,可防止血管內膜損傷,是防治冠心病的最重要環節,因此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患者應長期控制血壓在140/90mmHg以下,最好維持在130/80mmHg左右,對慢性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和合併心力衰竭者,可將血壓降到120/80mmHg。
但值得注意的是,舒張壓不應降得太低,不宜低於60 mmHg。
積極通過非藥物干預冠心病
除了用藥,高血壓患者預防冠心病還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非藥物治療干預冠心病的發生。在飲食方面,堅持做到清淡;少食含飽和脂肪酸較多的動物脂肪,如肥肉、動物油等,富含膽固醇的食品如動物內臟、無鱗魚等;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如瘦肉、黑魚、青魚、海蜇、香菇、黑木耳等,含維生素C及富含鉀的蔬菜和水果。堅決戒煙,保持良好心理狀態,適當參加體育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