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捧殺這部新國漫?怕是毀了它

2019-09-15     蟬創意

今年絕對算是眾人矚目國漫的一年。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燃,讓國人心潮澎湃「國漫之光」「國漫崛起」是欣喜若狂也有熱淚盈眶。

而正在熱映的《羅小黑戰記》,再次掀起了狂潮。

宣發不及《哪吒》到位的情況下,幾乎扯平了《哪吒》的評分,開分8.9的高口碑也被稱為下一個「哪吒」。

又一部爆了的國漫,接過衣缽的《羅小黑》,能否再創國漫奇蹟?

有生之年系列

高萌「羅小黑」,該看!

《羅小黑戰記》的前身是動畫番劇。

從2011年至今,6年才更了28集,平均三四個月一集,每集只有幾分鐘,速度之慢史上沒有前例。

為什麼更這麼慢?因為製作團隊實在窮,有錢了做一集,更完又沒錢了那就晾著先掙錢。

雖然慢但足夠精良,Q萌的人物形象,故事的奇思,童趣又不乏深度的情節以及天馬行空的畫風和格局收穫了大批的「死忠粉」。

豆瓣評分9.6,B站評分9.9分,1.1億播放,92.7萬條彈幕,248.7萬人追番。

優秀與否,觀眾的肯定一目了然。

苦等8年,終於等來了電影版《羅小黑戰記》,於是被粉絲稱為「有生之年系列」。

原本定的9月12日上映,也因為點映的火爆,提檔到9月7日。

電影算是動畫番的「前傳」,講的是番劇發生前,妖怪貓咪羅小黑在自己的森林被毀後初入人間的故事。

也就是說動畫番對電影的影響不大,在這之前沒看過原番的朋友,也大可放心買票觀賞。

電影延續了番劇版畫風,走的是「軟萌治癒中國風」路線。

羅小黑軟萌,無限和風息又帥又颯,「顏粉」福利大放送。

頂配聲優和久石讓式的配樂,環境的設計及打破了地域和年代的界限,沒有死磕「中國風」,不拘一格的空間想像,是一部好國漫該有的素質。

故事裡沒有純粹的好人壞人,也沒有扁平的善惡之分,作為國漫,這一點是難得的。

「呆萌+傲嬌」CP,從頭萌到尾,加上導演得心應手的冷吐槽和緊跟時代步伐的笑料包袱,而且無任何低俗笑點,相比《哪吒》屎尿屁的笑點更勝一籌。

比如上岸後遇到的那個壯漢樵夫,是《大魚海棠》操著湖南口音的鯤。

無限帶小黑去吃飯,穿著一身古裝,從兜里掏出濕掉的錢和手機掃二維碼支付是真的違和得搞笑,最後掏出來抵錢的玉佩上還刻著「值錢」,是很皮了。

無限開電動車載小黑,帶小黑去坐地鐵,住酒店睡大床,吃麥當勞等一些情節,打破了時空限制,真實又好笑。

「友情客串」的哪吒穿著印有「NAZHA」(參照楊迪媽媽四川口音)的T恤和「可拆卸辮子」的梗。

甚至還插播了很皮的新聞聯播說唱「你看這個球它又大又圓」。

作為「彩蛋式動畫」,奇思妙想的《羅小黑》可愛得來還很皮,貼合電影「輕鬆治癒」的基調。

技術上,也可圈可點。

《羅小黑》不同於《哪吒》,是一部2D動畫。

雖然線條粗略簡單,大色塊無陰影作畫,看似隨性,卻難把控。

但《羅小黑》在製作上,作畫乾淨,分鏡、動作都頗為精良,打鬥場面也精彩,雖然有些眼花繚亂也夠燃,說是國產二維動畫的天花板也不為過。

《羅小黑》在還未上映之前就已經口碑爆棚,點映開分就上到了8.9。

站在「國漫崛起」的角度,當然一百個願意看到「人人都愛羅小黑」,但迫不及待就打出逆天高分的,不戴「粉絲濾鏡」的有多少?

喜歡《羅小黑》的粉絲,先別罵,蟬主跟你們一樣欣喜,但同時也擔憂:

通篇的誇讚和漂亮到刺眼的分數,是不是又一次集體捧殺?

下一個「哪吒」?這次我不想捧殺

《羅小黑》誠意十足,優質驚喜之作,蟬主不否認。

鼓勵沒錯,但過度捧殺咱們先緩緩。

客觀地說,不管是角色塑造、故事細節還是氣氛渲染上,《羅小黑》都有不少可改進的空間。

首先電影最大的缺點,就是粉絲向屬性太明顯。

沒看過原番的觀眾雖然能基本無障礙得食用電影,但一些「專有名詞」理解起來會比較費力,比如領域、靈質空間、老君,甚至嘿咻(就是那個迷你小小黑),路人觀眾應該聽著都是蒙圈的。

需要邊看邊思考,或多或少會降低影片的觀感體驗,這對出圈還是造成了一定門檻。

也能看到給電影打五星逆天高分,強推安利的也大多是粉絲。

二是影片節奏。

這點很多人也講過了,前半段一個多小時啥也沒發生,略顯拖沓,矛盾全堆在最後一併解決,收尾顯得有些倉促。

其實整個故事不複雜,拆開就兩條主線:

以風息為頭的暗中密謀復仇

小黑和無限的治癒師徒情

明明是雙線並推進,但觀看上卻略感割裂,兩條線看似緊密相連,表現出的信息量卻又難對等。

「人與妖」世界觀、「溫和派和激進派」的設定也略顯老套。

《哪吒》和《羅小黑》都用了最流行的「高冷+萌」的「雙主角CP」,想用反差萌和模糊的曖昧來「討好」觀眾。

這一套的確吃香,但人物形象也稍顯紙片和流於表面。

一人一妖,從敵對,到敞開心扉走進彼此內心,小黑的成長和無限內心的波涌,是電影主線想表達的。

但從出場到結尾,小黑變白髮的爆發,似乎都沒有看到真正的成長。

無限還是外冷內熱的冷酷公子,小黑還是那個高萌的孩子,除了長時間海上漂泊,黑了一點。

但還是要說,瑕不掩瑜,《羅小黑》算得上國產二維動畫的高水平。

完全原創這一條就足以加分,故事框架說不上創新,《羅小黑》的出現也再次印證了中國動畫電影的進步。

但責之深愛至切,想要負得起「崛起」,就要聽得進批評。

總是以支持國漫的心態和粉絲濾鏡來打感情分,《羅小黑》不是下一個「哪吒」,也只能成為第二個「哪吒」。

這次,我們別再捧殺。

不是復興,是復興的開始

「國漫崛起」無疑是今年夏天最熱的話題。

從《大聖歸來》開始,國漫在發展在前進,《哪吒》到《羅小黑》,一步步見證了進步和驚喜。

《羅小黑》和《哪吒》一樣被寄託了厚望,《哪吒》討好觀眾的嫌疑,不明說也已見端倪,這個短板在《羅小黑》身上不重但也有。

假如用電影的標準來評判,《羅小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蟬主希望大家能跳出粉絲濾鏡理性看待。

導演本人自己也在微博和採訪中表達過「認為分數偏高」的擔憂,也呼籲大家不要過分維護,畢竟還屬於小眾範疇,團隊也的確都是「窮且少」的新手。

以下是導演的採訪片段:

「我覺得這個分數有點虛高」

「你自信一點」

「好,這個分數絕對虛高」

「這種超能力和中國風造型的結合,你是怎麼想到的?」

「因為我是中國人,也沒去過別的國家,所以也畫不出來別國的風..」

很皮,但看得出沒飄,從導演的微博和對話上看,是認真做事的態度。

能承認欠缺,接受不同的聲音的存在,這一點就已經很棒。

但也沒有忘記,曾經的國漫有過巔峰,也曾引領過風騷。

早期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的驚艷,讓如今已是世界動漫大師的宮崎駿仍此生難忘,中國水墨畫的留白,高超的藝術表現令他心生崇敬和羨慕:「最好的動畫在中國」

《山水情》的匠人精神,詩一樣的氣質,被公認為水墨動畫「至今無人超越的典範」,在2006年昂西動畫節評選的「世界上100部最偉大的動畫短片」,中國只有《山水情》入選。

又在捧殺這部新國漫?怕是毀了它

《大鬧天宮》的橫空出世,把國際動畫界都嚇得震了兩震,抱回了一堆國際獎項和褒獎,至今仍是中國動畫的「鎮山之寶。

《哪吒鬧海》不用說了,在蟬主的認知里,在它之後幾乎再沒有拍出過這樣偉大的國漫。

可這條路在變幻莫測的浮躁市場和歐美日漫的文化撞擊下,被阻斷過,弄丟了昔日的輝煌。

但欣喜的是,這幾年進步不斷,路在一點點被修正。

有日趨成熟的動畫技術,也有看得見的熱乎乎的真誠。

我們能不能做出國產好動漫?能!

能不能做出真正代表中華文化的好動漫?三十年前的《山水情》可以,《大鬧天宮》也可以。

現在,我說路雖漫漫,但絕對未來可期。

三十年前,我們早就崛起過,現在要喊的,並非崛起,而是復興。

從《哪吒》到《羅小黑戰記》,高票房高口碑,算國漫復興了嗎?

蟬主想說,我們再等等好嗎?

《羅小黑》們雖還有點距離,但誠意和質量足以讓我們看到希望。

不是「國漫復興」,但,是復興的開始。

我們再耐心點,該來的,一定會來。

蟬創意是一個全中國最糟糕的公眾號,我們專注於人類腦洞開發的事業,對藝術作品、潮流文化、網絡熱點進行野雞式播報,在毀滅你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向世界傳遞我們的虛情假意。

【未經許可 | 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q34MW0BJleJMoPMc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