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軍迷心目中,必將與您共度此生,一日不可或缺的「心中摯愛」,小兵兵有責任有義務給大家好好講講,這款國慶閱兵時驚艷無數眼球的DF-17。
然而,作為在前幾天閱兵時才首次亮相的解放軍最新一代「大殺器」,DF-17的各項性能,仍然處於保密狀態,小兵兵又能給大家說什麼呢?
射程、精度?戰鬥響應時間?還是最能展現DF-17特殊性能的「飛行包線」?就算小兵兵為了各位觀眾老爺,不惜化身「行走的50萬」,這些數據,小兵兵也得知道啊!
所以,本期《每日點兵》節目,小兵兵只好像那個「尋章摘句老雕蟲」一樣,通過對大量已有公開信息的整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次在國慶閱兵中,備受矚目的國產DF-17近程彈道飛彈。
首先,僅僅從外觀上判斷,DF-17的彈頭呈現出明顯的「乘波體飛行器」特徵,因此極有可能就是從2014年1月就傳聞不斷的解放軍最新一代「高超音速武器」。
同時,考慮到俄羅斯此前曝光的「先鋒高超音速飛彈」目前仍處於「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PPT和CG狀態,而美國依然沉迷在超燃衝壓發動機的臭水溝里無法自拔,因此DF-17極有可能是全球正式列裝的第一種「高超音速武器」!
中國領先就在此時!大家開心嗎?
只不過,就像小兵兵總在跟大家強調的,我們既沒有必要妄自菲薄,但也千萬不要在有了一些成績之後,就變得狂妄自大。
在超燃衝壓發動機領域沒有取得重大突破的情況下,DF-17給解放軍帶來的「領先優勢」並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那麼大。
就像《每日點兵》第965期(點擊文字即可閱讀)所提到的那樣,早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德國人桑格爾和錢學森先生分別提出高超音速飛行器的「跳躍-再入式彈道」和「助推-滑翔彈道」之後,相關的研究就已經啟動了。
尤其是在冷戰,美蘇兩國拼死拼活搞爭霸的年代,他們都在高超音速飛行器上投入了海量的資源,也積累了豐碩成果。即便不提美蘇,按照「中國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的公開材料,咱們早在1989年就開始了有關「再入空氣舵機動彈頭」的研究工作,初步研究成果在2006年,就已經被部分公開了。
因此,萬眾矚目DF-17近程彈道飛彈,只不過是咱們在蘇聯解體,以及美國走上岔路之後,厚積薄發所取得的成果。隨著俄羅斯公布「高超音速武器」和DF-17在天安門廣場的亮相,美國人想要從岔路上跑回來,追上咱們,並沒有太大的難度。
相信說到這裡,一定有很多小夥伴想要把小兵兵按在地上摩擦了!
DF-17這麼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傢伙,竟然被你說成這樣,你讓最近這些日子每天對著DF-17唱讚美詩,恨不得揣著DF-17遠征半人馬座,準備征服「三體」的傢伙情何以堪啊!
小兵兵!你這回要是不給大家留點乾貨,你就準備跪在牆角唱《征服》吧!
唉……這話是怎麼說的啊……小兵兵只是說DF-17在技術上的先進程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又沒說DF-17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高超音速武器」,小兵兵的命咋這麼苦呢?
所以,接下來小兵兵只好給大家詳細說說,DF-17到底好在哪裡,牛在哪裡。
具體來說,DF-17近程彈道飛彈的出現,不僅徹底顛覆傳統彈道飛彈的彈頭突防設計思路,更讓目前全球所有現役的、在研的防空、反導系統成了擺設。
當然,這裡小兵兵得先給大家道個歉,有關彈道飛彈突防設計,比如不同類型的多彈頭、機動彈頭設計,輕重誘餌攜帶等一系列問題,尤其是DF-17這一類新型飛彈的突防技術,涉及到的保密資料太多,小兵兵不太方便給大家具體說明。
所以,接下來小兵兵將重點跟大家說說,為啥DF-17會讓目前全球所有的防空、反導系統成了擺設。
請大家不要再數輪子了……
首先請大家注意這樣一些數字:
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防空飛彈,無論是美國的愛國者PAC-3、標準6,還是俄羅斯的S-400,其最大射高一般都在30千米左右,而其最大速度也不會超過6馬赫,甚至S400中配備的小型攔截飛彈9M96E2,最大速度也就在4馬赫左右。
S400防空飛彈
因此,他們在30-40千米的高度,根本無法攔截任何飛行速度超過5馬赫,而且可以機動飛行的飛行器。
畢竟,他們的最大攔截高度和最大飛行速度是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出現的,非得越高,勢能越大,動能越小,對機動目標的攔截能力也就越低。
而用來進行反導攔截的,無論是美軍的薩德,還是美軍的標準3(怎麼都是美軍的),他們的最小攔截高度都在40千米以上,而美軍的陸基中段反導攔截系統的最小攔截高度更高(還**是美軍的)。
標準3飛彈
因此,在30-40千米高度上,全球就沒有一種武器能夠攔截飛行速度在5馬赫以上,並且可以機動飛行的「高超音速飛行器」!
那麼,DF-17的性能如何呢?
按照小兵兵剛才所說,DF-17的飛行高度在30-40千米,飛行速度超過5馬赫?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了,節目開始的時候,小兵兵就說過,小兵兵不知道任何有關DF-17的數據資料,更不會在節目裡給大家講了!
所以,這裡小兵兵只能依據之前的一條公開消息,給大家做一點點分析啦~
據《環球時報》記者劉楊和特約記者李強報道,2018年8月3日6時41分,由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星空-2火箭」於西北某靶場發射升空,經過近10分鐘飛行,火箭完成主動段轉彎、拋罩/級間分離、試飛器釋放自主飛行、彈道大機動轉彎等動作,按預定彈道進入落區。
這次試飛實現高度30公里、馬赫數5.5-6飛行窗口自主飛行400秒以上。
國產乘波體高超音速飛行器星空2號試飛成功(來源:央視新聞)
如果小兵兵精心整理的資料沒有疏漏,這條消息應該是最近的一條有關國產高超音速飛行器測試試驗的報導,也是對高超音速飛行器飛行過程和相關數據描述最為詳細的一則報導。
雖然小兵兵相信,這一定不是DF-17的具體性能,但既然「星空-2火箭」都可以躲避全球任何一種防空、反導系統的攔截,那麼DF-17具有相同的能力,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至於某些小夥伴極有可能會提到的,2018年9月21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的首次臨空投放「寬域飛行器」實驗,雖然實驗對象也是類似國產高超音速飛行器的裝備,但在小兵兵看來,那個實驗的整個流程跟咱DF-17沒啥關係,不能當做參考。
所以啊,在小兵兵看來,甭管別人是否能緊追咱中國軍工的腳步,研製出相同的「高超音速武器」,就目前的攔截系統發展現狀看,他們依然不能對咱們的DF-17進行有效攔截!這就使得DF-17在某種程度上具備了「核武器」一樣的能力:恐怖平衡!
DF-17,不愧咱解放軍新一代「大殺器」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