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胖成這樣你好意思當媽?"三歲寶寶體重突破60斤!

2020-09-11     孕媽學堂

原標題:"孩子胖成這樣你好意思當媽?"三歲寶寶體重突破60斤!

很多媽媽都說自己坐完月子變胖了,十分憂慮。

但實際上,「胖」並不只是成年人的憂慮,如今「胖孩子」越來越多,照樣很讓人擔憂。

有的老人家總是喜歡說:

「看我的大胖孫子,多好看!」

「我摸著孫女身上沒肉啊,多給孩子吃點兒!」……

實際上,孩子胖的危害恐怕也不比成年人胖好到哪裡去。

近日,「3歲女孩被喂到70斤當吃播賺錢」的話題在網絡引發熱議。年僅3歲的佩琪,被父母硬生生喂成70斤,只為當吃播賺錢。

起初,佩琪父母偶然發布了女兒吃東西的視頻,有粉絲留言:寶寶好可愛,看她吃東西很有食慾。

嗅到商機的佩琪父母便開始頻繁發佩琪吃東西的視頻,果然吸引了不少粉絲,某視頻網的單條視頻播放量高達55萬。

在佩奇父母的喂養下,到今年5月,佩琪已超過60斤,如今才3歲的她已有70斤重。不少網友留言建議佩琪父母注意女兒的飲食平衡,但佩琪的爸媽視若無睹,繼續讓孩子吃烤肉、烤串、烤腸...還興奮地宣布:「馬上突破100斤!」

看到這樣的新聞,芽芽媽覺得憤怒又可悲。為了流量和金錢,不惜以女兒的健康為代價,這樣的人真的枉為父母。

還有同款的媽媽麗華,就是這樣做的。她家寶寶8個月大了,渾身的肥肉一圈一圈圓鼓鼓緊繃繃,被小區其他寶媽建議去給醫生看看。

她看到寶寶胖得快"不成人形",於是帶著娃去醫院。醫生看到寶寶的那一刻,立即就皺起了眉頭:"把娃喂成這樣,你是怎麼回事?"

原來,她聽人說"寶寶就要白白胖胖的才健康漂亮,將來能長高個子",於是每次喂飯的時候都將寶寶喂個"肚圓",希望寶寶將來長高個子,直到寶寶現在變成了一個"相撲運動員"。

警惕過度喂養,別增加寶寶肥胖幾率

過度喂養,指的是寶寶攝入的能量與營養素遠遠超過機體所需,從而出現以消化不良為主的綜合徵。

嬰兒時期可表現為:

體重不增加或減輕;

嘔吐,吐奶時用拍嗝也不能緩解;

水樣便,腹瀉時常有泡沫,並且為綠色。

造成過度喂養的最主要原因父母認為寶寶應該進食這麼多的食物,從而促使寶寶儘量多吃。父母不知道的是,寶寶根本不需要吃那麼多。

過度喂養的4大危害

過度喂養易導致化吸收不良

過度喂養易腦疲勞

過度喂養會促進寶寶大腦早衰

過度喂養可致肥胖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1.寶寶吸吮吞咽速率減慢或停止

2.推拒反應,拒絕嘴邊食物

3.香甜地睡去,一睡倆鐘頭

4.拉出金黃色便便,沒有異色和奶瓣

5.每周都增重250g左右,發育趨勢平穩

我國兒童超重肥胖數據驚人

進入21世紀,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率不斷攀升。

2014年,我國7~18歲城市男女生超重肥胖檢出率已分別達到28.2%和16.4%,農村男女生分別達到20.3%和12.8%。兒童肥胖已呈現全國流行態勢,特別是近年來,農村學生中超重肥胖率增長速度加快。

2017年5月11日,首部《中國兒童肥胖報告》正式發布。報告中指出:中國兒童超重和肥胖率不斷攀升,我國主要大城市0~7歲肥胖兒童估測有476萬,7歲以上學齡兒童超重、肥胖達3496萬,加起來近4000萬。

2019年10月,世界肥胖聯合會的數據顯示,中國肥胖兒童數量已經達到了3900萬,高居世界榜首

根據預測,等到2030年,中國肥胖兒童的數量將要突破6200萬大關,而全球預計肥胖兒童數量將達到2.5億,這個數據著實讓人感到心驚不已。

寶寶肥胖可能帶來多種疾病

1.過度喂養容易導致寶寶腦疲勞。因為吃的越多,胃腸需要血液越多,相對腦供血量減少,對大腦危害越大。

2.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造成消化不良或積食。

3.影響大腦發育,造成智力偏低。

4.成年後的各種慢性病的高危隱患,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

孩子在任何年齡都有可能變胖,但最容易發胖的年齡段有3個:

1歲以內

5-6歲

青春期前期

因為如果肥胖起病在這3個時期,就可能引起脂肪細胞數目增多且體積增大,最終引起多細胞性肥胖,減肥困難且易復發。

相對而言,其他時期發生的肥胖,脂肪細胞會體積增大,但數目正常,治療較易奏效。

所以,請媽媽爸爸注意的是,下次當我們提到「肥胖」這個詞時,它已經不僅僅是個體型的代稱,而是一種可能導致孩子身體各種問題的疾病,萬不可小覷。

因為肥胖,正逐漸變成肥胖症。

那應該如何預防孩子肥胖呢?

敲黑板:

預防是關鍵!預防是關鍵!預防是關鍵!

給嬰幼兒父母的建議

1.學習合理的喂養知識,克服嬰兒越胖越好的錯誤觀念。

2.提倡母乳喂養。

3.不要過早、過多添加澱粉類食物。

4.不要強求把碗中食物吃完。

5.不要讓孩子以為只要肯吃更多的東西,爸爸媽媽就會高興,這樣有很大可能導致孩子吃得太多。

給學齡期兒童父母的建議

1.提供適量的食物,以保證生長發育為限;

2.不要讓孩子養成喜吃甜食和油膩煎炸食品的習慣;

3.少在外面就餐或過多使用速食品;

4.注意看不見的油、反式脂肪(薯片、油炸方便麵、曲奇、糕點等)、看不見的鹽(醬油、調味料等)、看不見的糖(可樂、飲料、加糖果汁等);

5.使用少油快炒的烹調方式;

6.鼓勵孩子經常進行戶外活動,既能增強體魄,又能消耗多餘的能量。

最後,芽芽媽再次強調:

肥胖在現在社會中會帶來很多不良後果,除了影響健康,更嚴重的是影響心理成長。

不要等到孩子胖了,或者等到他們開始意識到體型之美的時候,才開始關注這個問題,趕緊重視起來,將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日常!

參考文獻

[1]陳建紅,張莉莉,王園.新生兒過度喂養因素分析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20,18(03):294-295.

[2]周楠. 學前兒童母親的喂養類型與體型感知及兒童飲食的關係[C]. 中國心理學會.第二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學會,2019:236-23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gZyfXQBd8y1i3sJEJ9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