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52歲的老王,在本該當爺爺的年紀,膝下卻只有一個7歲的兒子。原來早年間老王和妻子因生活貧寒,營養不到位,妻子始終沒有懷上孩子。終於在45歲那一年,迎來了自己的孩子。因為是老來得子,老王夫妻倆對孩子都很寵溺,恨不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兒子。
因為兒子喜愛吃零食、油炸膨化食品,老王夫妻倆就在家裡專門準備了一個裝零食的柜子,以便兒子嘴饞時就能有的吃。
經常出差的老王不僅會給兒子帶當地的美食作為禮物,每次出差回來後也總會帶兒子出去大吃一頓。大多數時候吃的也是兒子最愛的披薩、炸雞和烤串。就這樣,老王的兒子在夫妻倆的寵愛下,每日的零食就跟三餐一樣,不間斷的吃。
突然有一天,正在吃零食的兒子突然開始嘔吐,腹痛不止,隨後便發起了高燒。心疼兒子的老王夫妻倆趕緊將兒子送往了醫院,醫生診斷後確認孩子得的病是「胃癌」。
聽到醫生的診斷,老王夫妻倆都快崩潰了,年僅7歲的兒子怎麼會得「胃癌」呢?醫生說那是因為孩子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的,經常吃一些油炸等不健康的食品,孩子的身體里便感染上了幽門螺旋桿菌,慢慢的就發展成了胃癌。
看著病床上虛弱的兒子,老王夫妻倆後悔莫及,可悲劇已經造成。由此可見,有時候對孩子過度的寵愛,反倒會傷害到孩子。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著想,父母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健康體質的決定性因素,孩子們之所以不愛吃飯愛吃零食,那就是因為沒有培養好飲食習慣。
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從兒童或者青少年時期就會形成。所以培養良好飲食習慣一定要從小抓起,提供孩子健康的食物,規定孩子按時吃飯,不能挑食,吃飯時就得注意細嚼慢咽、葷素搭配。長期以往,孩子的身體機制首先便會記住流程,那麼良好的飲食習慣自然就形成了。
俗話說的好「病從口入」,很多時候孩子的疾病並不是由食物引起,而是因為孩子不講衛生造成的。他們飯前不愛洗手,玩耍時又不愛護乾淨,到了吃飯時間時,渾身上下不僅沾滿了塵土,散發著汗臭味,還黏附著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細菌。
這些細菌會隨著空氣或者飲食進入孩子的口腔、腸胃,導致孩子生病。因此家長們從小就要教導孩子講究衛生,勤洗手、勤換衣,不要去不幹凈的地方玩耍,也不能吃不幹凈的食物。
零食,相對於正常的飯食來說,充滿了香精的味道和鮮艷的色彩,對於小孩子極具誘惑力。然而零食本身製作過程很簡單,不僅缺少營養元素還可能攜帶不幹凈的細菌。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減少孩子吃零食的次數和每次吃零食的數量。
在吃零食一事上,家長要給孩子制定規矩,固定的時間內可以吃適量的零食,孩子不能耍賴,否則就沒有零食可以吃。同時,家長們也要以身作則哦,儘量少吃零食和飲料,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健康的體魄才是做大事的前提,因此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不要以為儘可能的滿足孩子的需求,那就是愛孩子的體現。呵護孩子的身體健康,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才是真正的愛。
互動小窗口:你覺得家長應該溺愛孩子嗎?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南夕媽媽,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