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房企與千億巨頭最大的差距,是合作夥伴不行?

2019-08-20     明源地產研究院

就本質來說,房企其實是一個資源整合平台。拿地的錢很多是借銀行的,設計有設計院,建設有總包單位,銷售可以找代理公司,賣掉之後,物業可以扔給別的物業公司打理,自己持有也可以委託第三方機構運營管理。

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是房企獲得競爭優勢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之一。所以,對於房企來說,競爭不僅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也不只是品牌與品牌的競爭,更非產品與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背後整個產業鏈的競爭。

如果一個房地產項目只有5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是90分,乘在一起是59分,不及格!而一個房地產項目的環節遠超過5個。正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對合作夥伴的選擇至關重要。只有找到合適的合夥夥伴,在某些環節做到100分,才能保證一個個項目的成功,從而保證整個企業的成功。

來源:正略鈞策

找合作對象如談戀愛

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由於工作關係,明源君有段時間跟供應商(也就是房企的合作方)經常打交道。發現幾乎所有的供應商都希望跟碧桂園、萬科、恆大等合作。有些為了進入巨頭的供應商庫,甚至寧願虧本供貨。

同樣的,不少開發商選擇合作夥伴也有此傾向。找大公司、大品牌作為合作對象,可以降低風險。然而,最好的未必是最合適的。全部都用好的配件組裝一台電腦,性能未必最高。何況,還要考慮性價比。

明源君認為,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而這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能解你燃眉之急的,另一種是能幫助你提升中長期競爭力的。

1、只要能解燃眉之急,對手也可以變合作夥伴

雖然由於種種原因,高周轉一度受到輿論的廣泛抨擊。然而,由於調控頻頻,市場窗口期越來越短,快周轉已是房企的基本功。

這個時候,搶工期能力強,能夠助你快周轉的合作方,就是好隊友。

比如,土石方工程的門檻很低,但成本卻是比較難管控的,而且基本只能由當地的地頭蛇承攬。如果某家公司能夠在合規的情況下最快搞定,哪怕價格略貴一點,只要能算得過「大帳」來,那就是比較理想的合作夥伴。

再比如,目前很多三四線城市降溫較厲害,對開發商的快周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時候,摘地後以最快的速度出設計圖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某家設計院當晚就能出設計圖,那自然是你家房企應該合作的對象。

如果能接受商票和保理支付,那更好。眾所周知,房企前期儘量減少自有資金的投入,可以加大自有資金的回報率。特別是近兩年,隨著融資渠道不斷收緊,不少房企的資金鍊十分緊張,如此背景下,這點更被看重。

有時候,如果能解燃眉之急,甚至競爭對手也可以是最佳合作夥伴。

比如,某百強房企H企拿下一個大體量的舊改項目。雖然該公司很想獨自吃下這塊大肥肉,但是由於給到的拆遷時間極短,拆遷速度極快,每天支出都是幾個小目標。該公司帳上的錢不夠用。這時候,幾家巨頭聞訊而來,甚至趕去談判的負責人坐的都是同一航班。A巨頭當晚談,第二天錢就到帳了,救H企於水火,二者自然愉快地合作了。

2、能幫助你提升長期競爭力的,吃點虧也值得

前不久,中國金茂引入平安作為第二大股東。按理說,中國金茂是央企,不缺錢的。年報顯示,2018年末,中國金茂的資產負債率為71.19%,雖然比2014年上升了12個百分點,但比行業里大部分公司依然要低得多。而且,中國金茂的錢還很便宜。2017年的加權平均融資成本僅4.83%,2018年也是5個點左右,優勢明顯。

那為啥還要引入平安?用金茂的話說,這是企業改革,進入市場的一部分。然而,明源君認為,引入平安,對金茂的戰略也是有重要支撐作用的。

此前,金茂通過城市運營,快速沖千億。然而,金茂對此還不滿足,在「銷售+持有」雙輪戰略基礎上,又提出了「先造城市、再聚人氣、促產業,以城聚人、以城促產」的城市運營邏輯。這勢必須要更多長周期、便宜的錢。

在2018年年報中,金茂就寫道:在金融和服務方面,公司不斷強化創新牽引力,通過金融創新助力業務擴張……金茂資本將「融資能力」作為核心競爭力,積極挖掘城市發展更新過程中湧現出的商業機遇,堅持「以產引融,以融促產」戰略,持續推進城市運營金融服務創新……

引入中國平安,可以讓金茂更好的實現其戰略。因為,平安系資金最饑渴的一點,就是迫切希望找到能夠消耗大筆資金的投資標的。因此,金茂和平安互為最佳合作夥伴。

如果能夠彌補自身的短板,即便跟人合作短期吃點虧,也是很好的合作夥伴。

比如,當年融創和綠城之間的合作、併購出現了挺多矛盾,融創也付出了各種成本,但孫宏斌認為,融創是受益者,因為綠城極大地提升了融創做高端產品的能力。跟綠城合作後,融創在上海排到了第一名,要知道很多企業到上海30年,連前10名都進不去。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產品力,綠城是極好的合作對象;如果你想強化執行力,則恆大是很好的合作對象;如果你想完善組織和管理體系,那麼,萬科是不錯的合作對象。

即便是容易被邊緣化的中小房企,以恰當的方式合作,同樣能是彼此成為最堅實的依靠。比如,由10家小型房企組建而成的上海連合房地產,就與平安銀行、民生銀行等成功建立了合作關係,組建投資基金,在韓國、澳大利亞等地做投資,而且做得還不錯。可以說,這些小房企之間也是最佳合作夥伴。雖然失去了控股權,但是獲得活下去的機會。

企業的發展階段不同

合作對象的標準不同

商場如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甚至同一房企在不同市場形勢下,追求的目標都是不一樣的。這決定了,其最佳合作對象也會不同。

明源君調研過不少中小房企,很多房企採購甚至都不公開招標的,有項目,直接在現有的合作方裡面拉對應的人干就完了。很多時候,這些合作方可能就是老闆的親友。看起來非常不規範,但好處是響應快。而且,項目開到哪,他們跟到哪裡。

在粗放和野蠻生長的時期,這樣的合作方可能是最適配企業的,因為你項目少,規模小的時候,其實也很難找到很優秀的合作方。

可是,等到一定規模之後,就需要慢慢由小包轉向大包……

除了基本的資質,產品或服務的質量,還要看過往的業績和同行口碑,是否認同開發商的企業文化、價值觀等。此外,還要有個性化匹配自身發展階段的需求,比如對於迅猛發展的金科地來說,合作夥伴跨區域服務的能力特別重要;萬科部分區域特別看重合作方隊伍的素質……

越往後走,對產品力的要求會越高。以前合作愉快的小夥伴,如果不能跟上步伐,那只能遺憾地說拜拜。否則,你家房企的口碑很可能就會每況愈下。

比如,龍光對品質的要求、嚴格的制度,是說到做到的。即便合作夥伴拿到了檢測部門的合格報告,龍光也會定期派飛行小組進行檢查。一旦發現了嚴重的造假問題,即便因為長期合作而有不舍,即便找新的合作夥伴有磨合的風險,也會毫不猶豫地將誠信上的害群之馬清理出去。

當然,有一些合夥作伴不錯,但是當你的布局擴大以後,也未必能合作。比如北方有些項目會採用木質窗戶,但是用在南方就不妥,因為南方太潮濕了,很容易生蟲,腐壞。

除此以外,其他各個層面合作夥伴的選擇,都會有所調整。

比如,某房企老總告訴明源君,以前公司規模小的時候,我們有一百多家大大小小的合作金融機構。因為那個時候體量小,名氣小,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為了抓住機會,只要對方願意給錢,多小的金融機構,公司都積極謀求跟對方合作,而且是一家一家親自去談。可是,等公司做大以後,小的機構慢慢就開始清退了。因為小機構能給的錢有限,要價通常還比較高,一旦市場有點風吹草動,最早要抽貸的就是他們……

還有一個大的變化是,隨著整個行業慢慢由增量轉向存量,一些規模較小,但擁有很強運營能力的企業,慢慢成為開發商,甚至巨頭的最佳合作夥伴。

因為進入存量時代,產業、運營,變得空前重要,而這種能力並非一朝一夕能培養,或者不太容易在房企內部培養起來。尋找外部靠譜夥伴就成為不二之選。

比如碧桂園潼湖科技小鎮就和中城新產業合作。中城新產業控股負責產業的規劃和運營,住宅、商服等生活配套由碧桂園負責開發和建設,實現共贏。

好的合作方

需要尋找,更要培育

與很多人的認知不一樣,即便是巨頭也常常面臨優秀合作夥伴短缺的窘境。因此,如何找到並留住優秀的合作夥伴就至關重要。

1、線上線下多渠道拓展,擴大搜尋範圍,資源多了才有得選

資源少的時候,選擇便無從談起;只有資源多了,才有選擇的餘地。

傳統方式,拓展的渠道無外乎同行或者員工推薦、行業協會引薦等,再加上利用搜尋引擎搜索,可選擇的範圍十分有限。而且,線下長期未合作的供應容易「失聯」,真要用的時候又得重新找,加大了工作量。

目前,上述房企均已建立起內部的線上招采平台,併入駐第三方採購平台。通過將自身已在ERP上建設的采招管理子系統與雲採購進行打通,實現了「ERP+雲」的模式,使得供應商資料及聯繫人信息能夠及時更新,避免了供應商「失聯」的情況,還可以引流新的供應商。

金科更是研發了金科供應鏈平台。將原先金科地產內部的網上招標平台進一步延伸到外網。發標、投標、回標、定標等都在網上進行。

2、名聲在外,有助於合作方主動找上門來

融創在房地產業內有「併購王」之稱。談及併購,孫宏斌在融創2018年業績會上表示,「併購都是他們找我的,不是我們找他們的……去年成功的併購案例達200多個。」

為啥這麼多人找融創合作?孫宏斌認為,一是追求雙贏,不論誰控股,都保護雙方利益;二算大帳、不算小帳;三是不管多大問題全放桌面上直接說;四是求同存異。

明源君對話禹洲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龍安時,其也指出,由於跟禹洲合作的項目都賺了錢,久而久之,他就有了一個一個強大「朋友圈」,一些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人華僑,亦或是港商、台商朋友口口相傳,為禹洲帶來大量的併購項目信息。很好的降低了成本,而且幫助禹洲進入了諸多高壁壘的城市。

3、一起做大蛋糕,互利共贏,會讓合作夥伴一路緊緊追隨你

早年,明源君見到過不少甲方面對乙方居高臨下的現象,不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將合作的乙方當成是「同路人」「合作夥伴」,甚至內部禁止員工稱合作的供應商為乙方。至於金融機構、合作開發的同行,更是保持謙虛謹慎態度。

除此之外,標杆房企對優秀的合作方還給予各種優待,比如後續項目優先考慮,下一次投標有5%的優先議價權等,共同做大蛋糕。如此一來,雙方信息高度對稱,蛋糕越做越大,相互成就。

小結

比爾·蓋茨說:「你可以不想成功,但你不能不要合作,否則,連生存都有問題。」好的合夥夥伴,是選出來的,也是相互成就的。比如,一些房企打著找合作夥伴的名義,套取對方的方案。久而久之,真正優秀的公司,都不會跟你合作。

所以,想要吸引優秀的合作方,先要讓自己規範和優秀起來。現在,很多房企都在推合伙人制。公司的員工和公司,其實也是合作關係。一個價值觀有問題的公司,無論內部還是外部,都很難找到真正優秀的合作夥伴。(作者:明源地產研究院 凌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YZ2t2wBvvf6VcSZ6Q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