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簡單技巧,讓你的文案寫出驚艷的「詩意」

2019-09-29     運營的小事

為了產品的需要,很多文案要寫的有些詩意,比如文藝風的服飾、相機、旅行等品牌,都寫過非常詩意的文案。

之前杜蕾斯,也直接出過一系列的《春日詩集》和《夏日詩集》。

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文案,寫的富有詩意(只是有詩意,而非寫詩)呢?下面就分享給大家幾個技巧。

1 什麼是詩意的文字?

按照之前寫文章的習慣,我總是先準確定義一個概念,再抽絲剝繭的破解它的要點,最後提供給大家一個具體的方法論。

但什麼是「詩意」?卻很難「準確」的去定義它,因為它過於虛無,而字典上的解釋又過於刻板。

所以在這裡,我們就不再去定義它,而是直接去看「詩意文案」的特點以及技巧。

2 文字的「陌生化」

文字的陌生化,是由俄國作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來的經典理論,也是「詩意文字」的基礎特點之一。

什麼叫「陌生化」?就是一種新鮮的、少見的、反常規的、反習慣的文字組合。

比如「我抬頭,看到一輪溫暖的太陽」,就是普通的日常的文字。

但是如果改成「我抬頭,看到一輪沉默的太陽」,用「沉默」和「太陽」進行組合,就是陌生化的文字,而它看著就會有新鮮感。

或者「我喝了一杯溫熱的水」就是一句很普通的文字,但是如果改成「我喝了一杯浸泡回憶的水」就感覺不一樣。

很多名家,比如木心先生的很多文字也有這樣的特點,我們看看下面幾句:

生活的最佳狀態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

我是在黑暗中大雪紛飛的人啊,你再不來,我要下雪了。

你的眉目笑語使我病了一場。

所謂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

大家看這幾句詩,其中的很多文字組合,都不是我們習慣見到的組合。

沒幾個人會將「冷冷清清」和「風風火火」這樣連續使用,也很少人會用「大雪紛飛」去形容一個人,更沒人會認為「眉目笑語」會讓人「病一場」。

在商業文案中的很多例子,也是經常用到陌生化的語言,比如《人生一串》的這句文案:

致我們七葷八素的口腹之慾

中華電信的「世界越快,心則慢」文案:

成長

被情感牽絆

時間失足

裂開縫隙

嚮往

朝回憶凝視

走向未來

還有NOMO相機的《時間停止》文案:

如何讓時間停止?

這是我心中說不出口的願望

想要凝住風

想要閃電變得像大地一樣

放慢起伏

這些心情 我想要你也知道

蠢蠢欲動的世界,在靜謐中顯影

四季從未輪迴,光陰不再流逝

時間夠我一直看著你

一直一直看

世界只屬於你我

有靜止的一千萬人在陪著我們

萬物懸在空中

所有人都在耐心地等著一瞬

直到我準備好

說「要有光」

3「意象」的使用

所謂的意象,就是作者通過一些外部的寄託物,來表達某種意境或者情感。

像我們熟悉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是通過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等事物,來表達一種蒼涼、雄渾的意境。

或者像「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就是通過「梧桐」和「細雨」等意象,來塑造出愁悶的心境。

而相應的,當讀者看到某些意象的寄託物時,也會感受到特定的情感。

比如看到「玫瑰」我們通常會想起「愛情」;看到「雲」我們通常會感覺「浪漫」;看到「秋雨」通常會覺得「憂愁」;看到「風」也許會體會到「自由」;看到「青燈」我們會覺得「孤獨」等等。

所以在商業文案寫作時,其實也可以借用詩詞文學中常見的意象,去向讀者構建和傳達信息。

像前不久徠卡相機的兩組文案《凝結漂泊的雲》、《顯影無形的風》,就是很明顯的使用了「風」和「雲」這兩種意象。

文案:

黃覺:凝結漂泊的雲

第一朵雲

漫不經心

忘了山川的名字

第二朵雲

翻越地平線

說著白色的語言

每一朵雲

在天空留念

每個瞬間

都在變

他們向大地投下影子

掠過城市和海

火光和灰燼

既是永遠

也只有一天

文淇:顯影無形的風

一陣風

吹亂了四季

我看見樹葉飄落

蘆葦起伏

指尖的風聲

掠過田野和路人

提醒我

按下快門

風踮起腳尖

從身旁悄悄經過

只有飛鳥

站在風的肩膀上

隱隱約約看穿

風的形狀

4「具象化」表達抽象情感

具象化,也是詩詞最常用的表達手法。

抽象的情感是無法打動人心的,只要將情感給具象化的表達出來,讀者才能有真正的感受。

  • 像如果要表達「和你在一起,就是最美好的時刻」,那麼詩意的表達就是「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和你一起躲過雨的屋檐(方文山)」。
  • 想要表達「閒愁幾許」,詩意表達就是「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
  • 想要表達「孤獨」,就是「從童年起,我便獨自一人,照顧著歷代的星辰(白鶴林)」。
  • 想要表達「多麼愛你」,就是「我有多愛你?你一句話我就狂奔著,不論疾風驟雨,我正學著克服對你的愛意,就像對抗一種頑疾。(網易雲音樂評論)」

那麼在文案中,具象化的表達情感,也會讓文案顯得更為精緻。

像這則日本花火大會的文案,是這樣傳達「表白的躊躇」:

下一個煙火就決定了要牽對方的手,

察覺已過了第五個。

印度的這則公益廣告,具體的表達孤獨:

孤獨和關節炎一樣痛。

還有這則「常回家看看」的地產文案,將「成長」具象化地表達出來。

我們曾像膠水一樣,

黏在父母身上,

歲月卻是溶解劑。

5 用新的角度審視事物

在創意文案時,我們總是在說「角度」,這個「角度」就是觀察事物的視角。

為什麼有些文字,讓人看起來眼前一亮?就是因為他為人們打開了新的視角,為舊事物建立起了一個新的聯繫。

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說:「創意,就是舊元素的新組合」,在這一點上「詩」和「廣告」都是想通的。

詩人阿多尼斯有一首詩叫做《在意義叢林旅行的嚮導》,就是將事物進行了重新審視,並用比喻將兩種常見的事物,進行新的聯繫。

在意義叢林旅行的嚮導(節選)

什麼是玫瑰?

為了被斬首而生長的頭顱。

什麼是眼淚?

最明亮的鏡子。

什麼是月亮?

太陽的忠實侍者。

什麼是絕對?

大腦來了月經。

什麼是裸露?

身體的開端。

什麼是痕跡?

停止行走的腳步。

什麼是記憶?

一所房子

只適合已逝的事物居住。

什麼是詩歌?

遠航的船隻

沒有碼頭。

什麼是枕頭?

夜之梯的第一階。

在經典的廣告文案中,這樣提供新鮮視角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

有皺紋的地方,表示微笑曾在那兒待過

花店是點亮了的夢,城市是夢生長的花園

人與人的親密關係,

有時不如一件打底衫。

和任何一種生活,

摩擦久了都會起球。

6 詩意的基礎,是對世界的細膩感受

「粗人」是當不了詩人的,自然也寫不出「詩意」的文字。

要有「詩意」,必須先有一顆詩意敏感的心思,對於世間萬物,有自己獨特的細膩感受。

都是被抓起來的君王,劉禪的感受是「此間樂,不思蜀也(這裡多嗨皮,我才不思念蜀地呢)」,這麼麻木的心思,很難寫出好文字的。

而幾乎同樣的境遇,大詞人南唐後主李煜的感受卻是:「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所以當寫一些細膩詩意的文字時,首先就要體會並沉浸在所要表達的情感和事物中,然後將這種沉浸的「感受」運用文字技巧詩化的表達出來。

這種對於世界的細膩感受,才是「詩意」的最初源頭。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本站根據CC0協議授權轉發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聯繫:[運營的小事]編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Qhtf20BMH2_cNUgeZJB.html